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专访|李诞:对明星毫无兴趣,有时间应该去写小说

澎湃新闻记者 杨茜
2017-05-04 16:42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你昨天去草莓音乐节了?”

“对。以前从没去过,因为特别傻,一群文艺青年,脸上贴一小旗,系一红领巾,以前我恨不得上去踹两脚,勒他们。现在性格好点了,蠢不蠢的无所谓了。今天有李志,可惜,有演出。”

“可是听李志那群人跟你也应该有爱好上的志同道……”

“哎呀哎呀,快别说啦别说啦!”

“……”

见到李诞,等他瘫到办公室两个椅子上,就以这样重口味的对话开头。

“昨晚又喝多了,我不应该瘫着跟你聊,不过真撑不住。”从微博踪迹搜寻,大学时代开始,李诞以酒代水,喝多了的日子数不过来,即便远离家乡去南方的广州读大学了,一八三大个,喝酒,仍透露出他身上内蒙古人的气息。

《吐槽大会》李诞

瘫下来后,李诞脱掉外套,T恤露出来,上面有四个字:走向成熟。简单一句话,但对李诞目前的状态是巧合的注解:

大学之前是看谁都像“傻”的文艺少年,大学之后以“自扯自蛋”的名字在微博因写诗和写小说渐有名气,并出版一本小说集《笑场》,以喝酒平息“怎么那么多傻x”愤慨的文艺青年。最后的最后,被王自健找到,纳入了《今晚80后》的脱口秀写作团队,《吐槽大会》上把段子、嘲讽和思考说得浑然天成,开始一一接受并实践曾经自己认为很傻的行为,染发、去音乐节、做大家眼里的段子手、承认努力很有用……的脱口秀新星“蛋总”。

《吐槽大会》不应该只是现在这样

在《吐槽大会》之前,上一档引起全网观众阶层欢呼的综艺是《奇葩说》,那是将女权、生死、出柜等时代前沿话题拿来反复讨论的辩论节目,被冠上的标签是睿智、真实、动情、真话。敢于讨论和正视这些话题拨动了年轻人心弦。这造成《吐槽大会》一出来,被挑动了神经的年轻人彻底兴奋了。至今为止,已经消失的以周杰为主咖的第一期依然是点击最高的一期。

当然,大胆会付出代价。第一期很快消失,一切重新开始。经过8个月,《吐槽大会》卷土重来,头一期内容平缓,对主咖李湘最主要的火力点集中在身材和女儿安吉拉上,没有涉及到更敏感的点。但越到后来,有底线的段子也精彩起来,王刚、唐国强、曹云金等不被主流综艺关注的明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到第一季结束时,12期节目的播放量逐步上升到14.5亿,单期最高有2.1亿次。数据之外,也是朋友圈和微博的刷屏,李诞和池子的走红。

《吐槽大会》庆功会上的李诞

庆功会上,李诞作为主策划人在台上对着PPT讲数据,说成绩,还顺带不时逗逗台下的广告金主们开心。但半个月后,李诞跟我说,他其实不算很满意,“《吐槽大会》不应该只是现在这样。”

策划《吐槽大会》的起因,是几个在《今晚80后》的脱口秀者觉得观众差不多可以接受这个形式了,就不甘心得想搞一个真正脱口秀节目,而不只是以段落形式存在于一个大锅炖节目里。李诞看到美式喜剧脱口秀这个行业会作为消费升级的体现逐步被国内观众接受追捧,特意跑到美国学工业流程,《Comedy Central Roast》在美国已经是成熟的脱口秀节目。

主咖确定后,有严格的节目流程。除了李诞和池子,还有一群编剧,都是有经验的现场单口喜剧演员,主要负责其他明星的台本。由于制作周期和播出周期基本同步,台本在录制前一天就得交上去。李诞作为策划人,觉得自己还是挺认真努力的,池子因为容易纠结,几乎会改到上台之前一两个小时。

在冲向主咖的火力背后,是一群编剧每周开会、搜集新闻、微博、知乎评价,确定火力点。最主要的,是和明星本人沟通,确定哪些火力点他们可以接受。至于这些点到底好不好笑,一是靠编剧多年现场经验自己判断,二是李诞会最终把握,做适当修改。

最终成绩确实斐然,但李诞觉得不对,不是这样的。“差点劲儿。”李诞说。

“差点劲儿”的原因倒不是因为不够“犀利”,那个理由在他看来,只是脱口秀有很多东西可说,他们没有做得更好而已,也有嘉宾选择的问题,他想在第二季请到更多元化的阵容。

“就算从流量的角度,大家也不会一直爱看明星。说来说去就那些东西,不红了过气了,没劲。说点有意思的呗,中国那么多有意思的人和事,比如罗永浩老师来了,他身上那些东西,肯定很精彩。”

他在微博上回答过一次关于主咖想请谁的问题,答案是:“我想请的人都不贵。”具体问是谁,李诞说,不是钱的事儿。

“我想请的人不是钱的问题。比如马化腾,不是贵的事,不可能有人给得起出场费,他也不会要这个钱,这不是钱的事儿嘛,谈不了。我还特别想请一些商界的人,文化界的,于丹啊,罗永浩啊,还有音乐界的。第一季就请过了,这些人觉得我们是综艺节目嘛,但其实我们不是那样的,现在也没办法。”

这可能是目前最遗憾的事。“我对他们无感,真的对明星毫无兴趣。”记者问所以初衷不是请明星?话没落音,李诞敏感得反驳了“初衷”一词。

“没有没有,没有初衷,初衷是想挣钱。不要谈情怀,太尴尬了。”

他露出匪夷所思的表情,接着讲“情怀”这个词不靠谱,“来做这事就是情怀了,没情怀谁还干啊?所有人做事哪个没情怀?没情怀谁能干好?现在都说情怀,太傻了。没情怀压根就不会做。”

至于第二季到底要请谁,能不能遂他心意请到罗永浩,他说只能尽力。

不满意和焦虑也体现在自己身上。李诞不是脱口秀多年从业者,王自健在节目里说了很久这个唯二的朋友,他才站到观众前。那时候他还没染发,没涂指甲油,穿干净棉布衣服,上台后絮絮叨叨说些段子,大多数跟家人,跟生活有关。比起当时,后来《吐槽大会》上的李诞显得光芒四射。

他说那时候因为没得话题可聊,自己没结婚,没生孩子,大学毕业短暂去过广告公司就来了,没有阅历能说啥?

“脱口秀是讲生活,然后讲观察讲观点。生活里可讲的还是很多,我还是没写好。”说到当时表演,李诞又自责一遍。

这种自责反思常常出现,他认为自己半路出家,虽然对脱口秀表演来说,风格第一,内容第二,表演才排第三,但表演得好,是能“哐哐加分”的,比如池子的脱口秀。

“我就不会表演,还挺焦虑的,想找个老师学一学。现在自己瞎练。”他提到最近的看的英剧《九号秘事》第三季有点咬牙切齿,“那帮英国人自己写自己演自己导,我真服了他们。你看着他们就很焦虑,很嫉妒,太厉害了。”

告诉他其实目前他的观众认可度已经很高了,至少风格和内容优势很大,他叹气摇头,“不不不,那是时无英雄。中国干这行的太少了,很多天才还没有被发现,慢慢的这行人多了……”追问人多了他干嘛去,他一接话就连着给了三个去向,“去挣钱啊。啊哈哈哈哈。不是不是,帮助他们。哎呀,其实,我有时间了应该会去写小说。”但说完后他咂摸一下,又解释,“我不知道我会不会变”。

李诞在微博调侃自己与《人民的名义》演员撞脸。

努力的人可耻吗?

想不清方向的原因,可能是脱口秀舞台之外,他身份多重。其中最中意的是作家,“我的第一爱好是写小说”。

作为小说业余爱好者,他已经出了一本书《笑场》,并且反响不错,很多微博网友觉得里面第一部分《扯经》看着好玩。

《扯经》是用完全的对话体写了一个小和尚和师父的故事。话中充满段子意味,但搞笑之余透着思考的小聪明。这种灵气是他在小说这个事上的天赋。从某种角度说,相比逗乐,他更认同自己在文字上的这点天赋。

但从《笑场》出版后,他就没再正式发表过小说了。作家的身份对后来因为脱口秀才认识李诞的人来说,是完全陌生的。

为什么从写小说变成写段子?他解释一是之后发现,之前自认为的那点天赋不够用,二是因为直接做了脱口秀。

“其实我一开始没有文学自觉,《扯经》就是逗,那个时候没有段子这个词,就是写很逗的东西。但后来我不写了,特别抗拒,我没信心,因为在我心里文学特别神圣,写小说不能不当回事写。客观评价,我的文字感觉是及格的,但天赋不足以支撑我写出好作品来。”

尽管长时间没再有作品出来,但这个最大的爱好,还能在他的微博上窥见一二。

翻看李诞微博,可能完全意识不到他是在台上能用五分钟甩出几十包段子包袱的人,除了一个【抄台词】的小栏目,其他微博内容也都口气严肃,文艺,讳莫如深。

李诞微博截图

在微博问答中,池子收到和回答的问题都是“怎么用嘴皮子撩妹儿”,或者“说一个你不想被别人知道的秘密”,而李诞回答的是另一番景象,除了跟《吐槽大会》有关的,就是跟写作、幽默、或者脑洞有关系,回答得也严肃又严谨。类似于撩妹和段子的问题他不喜欢,不想答。

“微博问答对我来说,是要思考的。我为什么定价定挺高的,你就问问题谨慎一点,别问傻问题。我想让大家问一些我没想过的事。”

李诞印象深刻的一个微博问答

最近一个印象深刻的问题,是“一想起宇宙这个概念来就特别恐惧,怎么才能克服这种恐惧?”李诞觉得这个问题非常有质量。“一是他很有勇气,二其实他是有问题意识的。很多人被这个问题困扰过,但总结不出来,也意识不到。我是觉得挺有成就感的,给这个世界减少一点丧不好吗?”

他也很少在微博上提及《吐槽大会》的事。

“我至今所有的成就、工作,一切都是因为我当年在网上写写写。”李诞说。

但两三年过去了,成就了他人生头一个小巅峰的是脱口秀,不是文艺青年时期想的写小说。人喜欢的事情不是擅长所为。“悲剧呗。我发现说脱口秀比起写小说,喜欢我的人更多,评价也更高,你的写小说自信心很容易被击溃,还写什么,去演吧。”

确实,比起写小说,脱口秀让李诞成名了。说起来,喜欢搞笑的确是比爱上文学更早,也更本真。

80后小时候喜欢周星驰是平常事,但李诞小学时稍微不那么一样得还崇拜吴宗宪,并且最大梦想是做吴宗宪身边的NONO。

“我小时候特别想当NONO那样的人,特别快乐,我都不想当吴宗宪,最想做NONO这样的人,在吴宗宪旁边,出来的时候说两句,逗人笑两下。”

理由倒不是真的喜欢当配角,“我觉得这个工作我干的了,这有什么难的。别的我不吹牛,这个活我绝对能干。吴宗宪老师的角色我够呛。”

听完后记者总结,“因为你做那个配角全凭天赋就行了吧?”李诞一拍大腿,“对啊!我就是懒,我从小就是个想靠天赋吃饭的人。”

随着年纪增长,在脱口秀事业上的顺利,李诞还是放不下小说。“就这么挣扎了两三年,后来想通了,如果等你的创作跟上你的审美再写,那可能三百年以后,你永远跟不上。后来想,垃圾就垃圾吧,没天赋就没有吧,你不写永远不好,先写起来,慢慢练吧。”

这个改变是基于对“努力”这件事的态度改变。

“我以前特别瞧不起努力,觉得努力就代表傻x。而且努力你不说出来大家还是好朋友,但如果你说出来了,努力的人很恶心。这种想法其实很幼稚,你还不让人家努力了?你躺床上有什么资格评判别人?其实努力很了不起。”

他也终于承认,自己在小说上的天赋完全不够达到自己的要求。“客观评价,我文字的感觉是及格的,但是小说更需要练。像我这种人,天赋不足以支撑我写出好作品来。脱口秀也一样,越演越知道,一开始靠段子,后来要努力的。”他为了增加脱口秀的表演经验,现在重新从节目回到酒吧里练表演。

说完他自己总结,“没那么各色了(北方话,意思是古怪)。”

叛逆和没那么_____

如同把小说家拉下神坛了,这种实际上对天赋和努力对立性的消解,虽然没讨论出终极原因,但可能跟这两年的一些事有关。其中两件是快手和喊麦。

李诞曾在微博上长篇大论花功夫写了对快手的看法。他贴出快手的一些视频截图,说这是魔幻中国好的一面,有旺盛的生命力。他给我解释半天,“你不觉得他们是那些悲惨社会新闻的背面吗?多有活力,精彩中国。”他不同意爱看快手是因为能看到各种人生这么肤浅的理由,也讨厌用过度深刻的理论解读这些人代表的文化现象,“不要用这些角度,很尴尬的。就是看,看人间百态。”

因为李诞对快手的关注,他张罗了快手成为《吐槽大会》的赞助。“不是他赞助了我才去看,反过来的。他们需要懂快手的人宣传。”

喊麦同样如此。他坚持这是中国的嘻哈,“就是那种生活,喊完了就谢谢大家,说自己的生活,泡了什么妞,去哪儿玩儿了,跟谁干了一架,这种感觉的‘气’特别好。”《吐槽大会》上mc天佑的出场也是他的功劳。

谈及喊麦内容low的争议,李诞不认为喊的不好,比如天佑的代表作《女人你们听好了》。“谁也别装,特别烦网上那些中产,我不知道他们收入怎样,状态贼牛,看两集美剧就觉得自己是纽约人了,北京坐地铁上班,一下班回家石家庄的,你说跟那些喊麦的有什么差别?特别不厚道,觉得自己怎么回事了一样,大家都一样,众生皆苦。”

说着对快手和喊麦者的同理心时,和要“踹两脚”音节小青年的李诞全然不同了,尽管他更常听的其实还是李志。他冷静得对待“国内中产”对那些人的鄙视,看不起,从一开始就抱有怀疑。李诞说自己,“总喜欢叛逆”。叛逆别人多了后,都开始叛逆自己了。

“我小时候就特别讨厌染发的,谁染发想踹谁,后来就想改变,我就想染一回又能怎样呢?而且我以前从来不在微博上发照片,我发的第一张照片就是染了发的照片,以前打死我干不出这些事。”

染发一开始出于叛逆,但事件后续让他觉得,很有意思,“我刚染完发,‘80后’的团队都说,你这太难看了不能上台,快染回去吧。你知道什么叛逆吗?我就想去他的我就染,结果上台了大受欢迎。后来变成一个标签了,曾经说你染发难看的那些人都来说,求求你了染吧染吧。你看,多有意思。”

甚至在对“幽默”和“喜剧表演”的理解上,“叛逆”心理都能占个位子。

“喜剧来源于什么?都可以归结到恐惧解除。比如说我模仿一个残疾人,这个在生活里是很可怕的,你怎么能模仿一个瘸子呢?但我就模仿了,大家就不能不笑,不笑这事就是可怕的。喜剧演员不歧视残疾人,这个社会就都不歧视了吗?他们就是装x。我把这个事戳破了,你自己反省去吧。”

在李诞对自己的评价里,从对什么都叛逆到“没那么____”是主要句式,对音乐节“没那么有所谓蠢不蠢了”,对世界“没那么各色了”,其中很重要的,是对别人叫自己段子手“没那么反感了”。

段子手这个新职业兴起不久后,北京铜雀公司就成立了,旗下一些段子手至今在微博人气高涨,李诞说“好多都是朋友”。但实际上他没法接受段子手这个词,“我以前特别敏感,段子手太傻x了,怎么能叫段子手呢?他们集合了我最讨厌的几个标签,一是企图心太强, 二是特别努力,然后天赋不够。讨厌他们简直顺理成章。”但因为《吐槽大会》渐渐出名后,演出多了,被叫“段子手”的次数也猛增,他说自己逐渐放弃抵抗了。

“现在随便了,也不是说不介意了,肯定还不喜欢,但不会跟人争辩了,你说就说吧。”另外,对待其他段子手的态度也变了。“现在觉得干嘛呀,人家就挣个钱。”

最终,时间快到了约好的大学演出时间。李诞缓缓瘫起来,说宿醉感已经好多了,幸好今天只是主持人,如果是平常录节目,会紧张得要死。

他今年三月在微博上写,喝了这么多年,去年冬天开始离开了酒桌。问他为什么以前执迷于喝酒?毕竟喝完酒人变傻x的几率很高。他手一叉腰,“哎呀,这个世界太傻x了,太多傻x了,总被他们气着,喝多了就没事了。”

    校对:余承君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