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90后特警伉俪的镜像人生:同练摔跤、大学同班、同时从警
前不久的第十七届上海车展,两人首次共同执勤,走在一起巡逻,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2015年,两人结束爱情长跑,结为夫妻。工作忙碌,这个双警家庭总是聚少成多,经常一两个月才同时享有完整的双休日。但在一起七年,这对一身武艺的伉俪,已将彼此视为了亲人。
因摔跤结缘

多年的职业摔跤经历,卜子贻左耳廓、右无名指、肘关节、膝关节都负过伤,有的至今留有伤痕。
她是江苏淮安人,天生一副好体能,小学里400米跑到全县第一,马上被挑中练了田径。省里面组建摔跤队,也选中了她。之后,她又进了上海摔跤队,在上海读初中、高中,在全国三跤总决赛获得第五名。
“从小就性格挺倔,爸爸就让练了体育,”自称性格“稍微有一点点暴躁”的卜子贻告诉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记者,她爸爸的择婿标准就是性格好,能包容女儿的性格,司家艗则完全符合这个标准。
和卜子贻一样,司家艗也曾是专业的摔跤运动员。
因为父亲是一名柔道教练,司家艗的童年是在垫子上度过的。他学的是中国式摔跤,获得过全国青年锦标赛第四名。

2009年,司家艗和卜子贻一同考入上海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专业,成为同班同学。同在摔跤队,两个人在每周两节的专项课、早操、俱乐部中也有了更多交流的机会。

“是我追的她,就觉得这个女孩子很开朗,聊得来。”司家艗回忆,上大学后,两人平常经常一块玩,到了大一快结束那会儿,正式确立了恋情。
卜子贻对司家艗的第一印象则是话不多,脾气很好。熟络了以后,才发现了他活泼的那面。
卜子贻说,平常因为意见不合,她有时也会向司家艗“吵吵”。“要求他稍微向我靠拢。大多时候他就靠拢了,就算没靠拢,后续也会慢慢靠拢。”
双警家庭

毕业后成为特警,两个人说这是一致的选择。“当时知道我们能报特警,就觉得特别酷,像港剧里面的飞虎队。” 卜子贻说。
2013年7月1日,两人同天入职成为特警队员。司家艗分配到青浦公安分局特警支队,卜子贻则在上海市局特警总队。
第一年是最辛苦的。司家艗说,三五个月的封闭式集训,再加上两个各自值班、加班,最多时两个人大半年都没见到面。
最初,两人分别在青浦和市区借了房子,周末经常两头跑。直到去年结婚购置新房,才有了共同的家。
工作依旧很忙碌。直到现在,他们也只有一两个月才能共同享受一次完整的双休日。工作后,两人至今没有在一起跨过年,一起度过除夕。
2015年情人节,司家艗都买好了电影票,卜子贻却在吃饭时接到紧急执勤任务,匆匆忙忙走了。
司家艗说,因为工作特殊性,经常不能告知彼此具体任务,只能提前打个招呼说,可能要出去一段时间,但彼此都非常理解,“如果没有这样的信任,就组不成双警家庭。”
特警伉俪
身为特警,司家艗和卜子贻如今都是上海反恐工作队伍中的一员。
“我们是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司家艗说,平常他们更多的时间在于训练,因为上海的治安环境好,他也没参与过类似解救人质的行动。
司家艗印象最深刻的一次任务,是一辆货车闯卡后,他跟随武装巡逻车追随。他回忆,那是他从警后离枪最近的一次,如果司机做出极端行为,只能开枪。所幸最后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在市局的卜子贻经历则更为丰富些。她参与过扫黄行动,同车押解女囚转移,在亚信峰会时配合刑队反扒,每年除夕还要在外滩武装巡逻,处置突发性事件。


特警需要的各项技能中,卜子贻最为头疼的是射击。“因为之前练重竞技。需要有冲劲,教练也会想办法激发你的斗志,但射击需要更平和的心态。” 卜子贻说,从警生涯也让她性格变得柔软起来,处事更周到、细致。
擒拿和格斗无疑是两人的专长。每年到这些个项目的考核前,司家艗也免不了需要指点指点同事的动作。卜子贻同样会在训练中露一手。在一段30多秒的格斗训练视频中,她即使对位男队员,也连连抱摔,丝毫不落下风。
今年在青浦举行的第十七届上海车展,两人都参加了安全维护工作。这是他们极少共同参加的任务。2015年的十六届车展上,两人也都参加了,但还是没打上照面。
今年,两人的备勤点则挨得很近,中间就隔了个卫生间。巡逻两个人一对,他们的时间正好凑在一起,走在展厅里,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这就已经很知足了。” 司家艗说。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