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没人会想到,90岁的他,站上了更高的科学高峰

2022-02-23 16:4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中国无机材料科学奠基人严东生

在“两弹一星”工程中

无论是火箭发动机还是导弹

都要穿上特制的“防热外衣”

才不会在高速飞行时因摩擦而损毁

但很少有人知道

每一件“防热外衣”

都深深镌刻着他的印记

“歌德写了一本回忆录

叫《诗与真》

书中说

当年是真实的事情

但到了晚年却是诗意的回想

这也是我现在的感受”

——严东生

“战略科学家”之“预见未来”

因为兴趣爱好而在某一学科领域做强做精甚至全球闻名的科学家不在少数,但拥有预见学科发展的眼光,并有机会在正确的时间点上作出正确决策的科学家,却少之又少。历史给了严东生机会,严东生则展现出战略科学家的惊人眼光。

身居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领导岗位的严东生,对研究所的科研方向进行了重大调整,将原先传统的硅酸盐材料研究转变为与国际科学前沿接轨的新型无机材料研究。在细分领域中,开辟了人工合成晶体、功能陶瓷、高温结构材料、特种玻璃、无机涂层材料等新的研究领域。这次学科方向的调整对硅酸盐所乃至中国无机材料科研领域都产生了深远影响,不仅奠定了硅酸盐所在此后60多年的发展布局,推动中国步入国际先进的无机材料研究领域,更解决了国家的多项重大需求,支撑了相关产业的建立与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从中科院领导岗位退下来的严东生敏锐地发现了纳米材料研究的国际趋势。在他的大力推动下,“纳米材料科学研究”成为国家“攀登计划”首批项目之一,该项目在5年后又被列入国家“973”计划,至今仍在继续拓展。而他倡导并组建的中科院高性能陶瓷与超微结构开放实验室,已成为同类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的佼佼者。“严先生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不仅仅是对科技事业的贡献,更重要的是他勇于创新、敢为人先的精神。”硅酸盐所研究员曾华荣。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科学外交家”之“晶体风云”

20世纪80年代,严东生积极推动中科院与美国国家科学院、德国马普学会、法国科研中心和日本学术振兴会等国外主要科学机构交流合作。在他的努力下,不仅有很多中国青年科学家走出国门,更多的华人科学家也回到中国。于是,严东生有了“科学外交家”的雅号。其中,让中国的晶体在欧洲核子研究中心闪烁,是他“科学外交生涯”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198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丁肇中来北京找严东生,询问能否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正负电子对撞机提供新型锗酸铋(BGO)闪烁晶体,要求尺寸大、数量多。严东生立即意识到参与该项目的重要科学意义,毫不犹豫地接受了丁肇中的请求。他带领团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大胆创新突破,发明了BGO晶体生长新工艺,改进了多项相关技术。中国晶体在国际评比中击败了各国晶体,获得了核子中心的订单。1989年,1.2万根BGO晶体订单提前完工。丁肇中逢人就说:“要BGO晶体,就到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去!”

当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决定建造大型强子对撞机寻找希格斯玻色子,需要新型钨酸铅(PWO)闪烁晶体来制造核心部件时,自然第一个想到严东生。2003年底,双方正式合作,然而这一回条件更加“苛刻”,在4年多时间里要拿出全部晶体。已经85岁高龄的严东生,不仅挂帅领导PWO晶体课题组进行攻关,还亲自到原料生产车间查看晶体质量。2008年3月,上海硅酸盐所成功交付了约5000根高质量的大尺寸PWO闪烁晶体,那一年严东生90岁高龄。

如今,我国的无机闪烁晶体占据了世界领先地位。我国首颗暗物质探测卫星“悟空”最核心的探测材料,就是308根长度为600毫米的“世界最长锗酸铋晶体”。这是对严东生科学外交工作的最大肯定。

“百年之行,九十为半。刚过一半,后边这一半要难一点。”

——严东生

2016年9月18日,严先生还是走了,享年98岁。

严东生给中国科学界留下的是一座不朽的精神丰碑。他的一生,是坚守科学报国信念、让理想照进现实的过程,是我们所处时代的史诗,以平实却又崇高的科学精神,燃亮灯盏。

我的年龄和身体已日益进入衰老,但有更多的中国青年科学家茁壮成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他们必将为国家的持续昌盛作出更值得称道的贡献。

——严东生

作者:耿挺

原标题:《没人会想到,90岁的他,站上了更高的科学高峰》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