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学习课堂 | 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这张特殊合影让人热目

2022-02-23 14:1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编者”按

近期,望奎法院创建学习型法院工作已全面启动,我院将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育活动,从创建方式、学习内容、推进措施、活化载体等方面划重点、精实施、强推进,采取“五学”方式,突出“五课”内容,强化“五组”推进,活化“五个一”载体,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活动,切实提升创建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实效性,有力推动创建学习型法院活动充满生机、富有活力、持续健康发展。

学习内容

这是一张特殊的“合影”,来自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志愿军战士伍万里的背后是缴获的敌人的坦克和物资,腰间挂着修补好的雷公赠送的护目镜。

这一幕虽然没有在电影中呈现,但却让人热泪盈眶。还记得伍万里的那句,“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和平年代的我们再一次感受到那段岁月的壮怀激烈。

水门桥有多重要?

电影中,志愿军在严寒下,三炸水门桥,战至最后只剩一人。水门桥为何成为争夺焦点?

水门桥旧址

1950年12月初,新兴里的美军被歼,东线美第10军全线动摇。美第10军军长阿尔蒙德命令所有部队向咸兴、兴南地区实行总退却。

为免于全军覆没,美陆战第1师师长史密斯不断呼叫航空兵进行空中支援,连停泊在附近海面上的航空母舰舰载机也全部出动,掩护美陆战第1师撤退。

位于古土里以南6公里处的水门桥,是美陆战第1师南撤的必经之路。

一场围绕水门桥的“炸桥”与“修桥”就此展开……

电影之外,历史上真实的结局是怎样的呢?

志愿军战士用生命多次炸桥,然而美军依靠强大的国力,空运来架桥组件,最后修好了水门桥。史密斯意识到:美军通过水门桥,肯定还会遭到志愿军伏击。为慎重起见,他决定先派小分队前去侦察。

1950年深冬的一天,长津湖的气温骤降至零下38摄氏度,志愿军第20军第58师第172团部队担负在水门桥边的高地上阻击美军的任务。

当美陆战第1师先头部队侦察至此时,眼前的一幕令他们惊呆了。志愿军许多战士呈战斗队形散开,卧倒在雪地里,人人都是手执武器的姿态,怒目注视前方,没有一个人向后,冻僵在雪地上。

志愿军整整100多人的连队,在极端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与阵地永恒地坚守在一起。

美陆战第1师突围南撤一路丢盔弃甲,损失过半。美第10军一路跌跌撞撞,乘船从海上撤离。

冰与火的两重考验

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对空间环境的刻画让观众不禁为之揪心、为之震撼。

比如,漫天纷飞的大雪,志愿军战士被冻伤的双手,捂热的土豆……

再比如,美军的轰炸机飞过,燃烧弹点燃了整座山丘。志愿军战士躺在燃烧弹烧过的地方取暖,把电台埋在暖土里化冻……

不仅是燃烧弹,真实历史上,美军还用上了二战中杀伤力极大的火焰喷射器,烈焰可以瞬间吞噬战士的身体……

青山处处埋忠骨,

何须马革裹尸还。

电影中的七连是残酷战争中的一个缩影。

在两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197653名抗美援朝烈士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其中,9867名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被安葬在距离长津湖战场遗址不远处的烈士陵园中。

1958年2月14日,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抵达朝鲜平壤。2月20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发表声明,表示:中国人民志愿军全体官兵完全赞同我国政府的建议,决定于1958年底以前分批全部撤出朝鲜。

此时,距离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兵朝鲜已经过去了7年零4个多月。

战场上,志愿军战士们前赴后继、冲锋陷阵,他们背负着祖国的重托,就算战至仅剩一人,仍抱着胜利的希望。他们,为的是保卫刚成立不久的新中国,为的是我们后辈不再饱受战争之苦。

原标题:《学习课堂 | 第七穿插连应到157人,实到1人!这张特殊合影让人热目》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