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上海电影节|四部蒙吉作品,聚焦平凡人的不平凡生活
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都会邀请世界重量级的电影大师坐镇评委席,担任主持金爵奖评选的重任。而对于普通影迷们来说,随之而来的“主席影展”单元着实令人期待。

今年,担任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评委会主席的,是罗马尼亚著名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蒙吉不仅善于运用镜头语言讲述故事,题材也都着眼于罗马尼亚的社会现实,聚焦平凡人的生活。
虽然30岁才正式踏上光影道路,但蒙吉的首部长片《幸福在西方》就入选了戛纳电影节,2007年更是凭借代表作《四月三周两天》斩获金棕榈大奖。此后的《山之外》,在戛纳收获最佳编剧奖和最佳女主角奖。《毕业会考》则为他赢得了2016年的最佳导演奖。
本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主席影展单元,蒙吉的这四部影片将公开展映。
幸福在西方(2002)
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
主演:多雷尔·维桑 / 科卡·布卢斯 / 盖布瑞·斯巴修

动荡的社会局势,让人们走上了一条感到失落与阵痛的生活之路。蒙吉在《幸福在西方》中,以自嘲的方式,把问题抛在大众面前,焦虑感从故事和人物中不断渗透出来:幸福真的在西方吗?年轻一代又该何去何从?
四月三周两天(2007)
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
主演:安娜玛丽亚·玛琳卡 / 劳拉·瓦西里 / 弗拉德·伊凡诺夫

不料,她们所筹的钱无法满足医生的要求。于是,卑鄙的医生提出用Otilia的身体做交换。为彻底帮助Gabita,Otilia答应了医生的要求。
事后,她开始思考自己同男友的关系:如果她意外怀孕,男友会是怎样的态度?影片名字“四月三周两天”,正是Gabita从怀孕到堕胎的时间长度。
克里斯蒂安·蒙吉在片中展现出过人的场面调度能力,场景衔接流畅自然,长镜头一气呵成。关于责任、关于男权、关于法律,蒙吉点出一个个话题,最终勾勒出这个特殊时代中普通人的无奈与悲哀。
山之外(2012)
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
主演:考斯米娜·斯特拉坦 / 克里斯蒂娜·弗罗托

影片的两个主角名叫阿丽娜和维克琪雅,她们在同一个孤儿院长大。成年之后,维克琪雅觉得修道院是自己心灵的庇护所,于是成为了一个修女,而阿丽娜则远走德国。她们已经很久没有联系了,但是她们的命运却因为一桩意外之事重新连结到了一起。
相比其他几部作品,蒙吉在《山之外》中“尝试拍摄另一种电影”——继续大量使用长镜头,但几乎不用配乐,借用自然界的声音制造出与情节相辅相成的背景音。他认为,音乐和剪辑是外部元素,他不想过多利用它们。
此外,他还在片中起用新人饰演单纯的修女,效果出色。
影片在宗教、身体和欲望上的表达令人震撼,被评论“为罗马尼亚电影新浪潮带来了新鲜的血液和空气”。
毕业会考(2016)
导演:克里斯蒂安·蒙吉
主演:阿德里安·蒂蒂耶尼 / 玛丽亚·维多利亚·德拉格斯 / 拉雷什·安德瑞斯

让罗密欧没有想到的是,艾丽莎竟然在会考前夕遭到了陌生男子的袭击,手臂受伤导致她在之后的考试中发挥不佳。
为了不影响艾丽莎的前途,罗密欧一意孤行贿赂官员买通阅卷老师,全然不顾妻子和女儿的感受。殊不知,这一连串的举动,令他坠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与蒙吉以往的作品一样,《毕业会考》依然是观照现实、针砭社会时弊的题材。2016年,蒙吉带着这部《毕业会考》登陆戛纳。在他自己看来,这部电影的内容是关于妥协与原则,关于决定与选择,关于个人主义与团结精神,当然还关于教育、家庭以及岁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