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冬奥时刻|飞扬火炬设计师李剑叶:用中国设计、中国文化、中国科技讲述新的中国故事

2022-02-24 10:5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像红旗漫卷,像丝带飘扬,如生生不息的落叶,如敦煌飞天的霓裳……

缠绕、灵动、飘扬、旋转,在上升中火焰燃起,这正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火炬“飞扬”。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上,飞扬火炬惊艳四座,作为第一支开放形态的火炬,其的设计可谓是体育与文化,艺术与科技之间的巧妙结合。

北京冬奥会火炬为红色与银色,寓意冰火交融。北京冬残奥会的火炬为金色与银色,寓意辉煌与梦想。作为奥林匹克标识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火炬在整个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传递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在火炬设计中既能服务实际应用,又能融合本国文化,同时还能体现奥运精神?

200多天奋战,两尺高的手稿,20余人的磨合……冬奥会、冬残奥会飞扬火炬外观设计师李剑叶和他的团队绞尽了脑汁。

小小火炬 满满细节

“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道德经》里对于虚和实的辩证关系在飞扬火炬设计中展现得淋漓尽致。

“飞扬火炬的设计理念,我觉得大家能够联想到东西很多。这是因为它确实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其实也是中国当今的社会精神面貌的缩影。”

在采访中,李剑叶手持飞扬火炬模型,展示了飞扬火炬中蕴藏的文化符号。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主体采用银色和红色,象征冰火相约,照亮冰雪,也温暖了全世界。自下而上的内外双层结构如丝带飘舞,最后和飞扬的圣火融为一体。红色线条围绕着火炬上下贯穿,象征着激情的冰雪赛道,表达了人类生生不息、向往和平、追求卓越的期望和奥林匹克运动的力量。祥云纹样巧妙渐变到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体现了北京作为世界首个“双奥之城”的独特魅力,又蕴含着“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思想。

“我们其最初的时候有个关键词叫‘红旗漫卷’,在近百年来,我觉得中国伟大复兴的道路 上,红旗作为中国的符号、象征,带给中国人不竭的力量。当然也是我当时看《我和我的祖国》这部电影的片头,其中红旗飘舞的画面给我的触动启发,于是我想把它浓缩到飞扬火炬中来。”

李剑叶表示,飞扬火炬的设计中还隐藏了很多的小细节:北京2022年冬奥会火炬的圣火在内外飘带的夹层处点燃,形成盘旋腾空的火龙,这条火龙由燃烧管上24朵由小变大的火焰组成,24朵火苗组成的圣火寓意二十四节气等。火炬交接时,两只火炬的顶部可以紧密相扣,不仅在设计上进行了创新,又象征着不同文明交流互鉴,表达让世界更加相知相融的冬奥愿景。

同时,飞扬火炬整体外观与北京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主火炬塔形态相呼应,体现了双奥之城的传承与发扬。

自下而上从寓示吉祥的祥云纹样逐渐过渡到剪纸风格的雪花图案,旋转上升,如丝带飘舞,最后呈现为飞扬的火焰。祥云传达吉祥的寓意,是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延续;雪花表现冬奥会的特征,是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创新。

火炬交接时,两只火炬的顶部可以紧密相扣,如两只手相握,代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世界更加相知相融的冬奥会愿景。

截稿前3天 仍未成型

奥运火炬的设计要求包括三方面:一是设计内涵上要体现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精神,二是在功能上要体现艺术和技术的高度融合,三是要考虑到奥林匹克精神的传承。这就要求在火炬的设计过程中,设计者既要吃透奥林匹克精神的内涵,也要鲜明地融入本国的文化,最终打造出一个独一无二的奥运火炬。

如何打造由中国特色、中国韵味的奥运火炬,这一切要靠团队自身对奥林匹克精神和中国文化内涵的领悟与把握。李剑叶和团队在起步阶段的首要任务即是梳理线索,进行头脑风暴,并提炼出冬奥火炬传达的理念,他坦言这一步花了很长时间。

“一开始最大的困难其实是对于信息的梳理,因为我们传统文化的东西太多,我们究竟要提取哪些作为我们想要表达的一些传统文化的元素,这是一个难题。其次,在火炬的设计中,我们有一些核心的概念想要去表达,比如说我们说道法自然,这么形而上的、抽象的概念要把它具象地表达出来,也是非常难。”

从墙上的草图,不难看出设计推进过程中李剑叶和团队的不断尝试,“从文字到草图是第一步,我们画的草图当时全部收集起来应该有有两尺多高,在众多元素中寻找到了一些灵感之后,我们其实还要经历从灵感到最后成型的火炬转化,火炬的结构、形态、材料、工艺等等都是我们需要去解决的问题。”

2020年的8月底是组委会要求的截稿时间,但直到截稿前三天,飞扬火炬还不是现在的样子。推翻了40多版设计方案,正当设计团队寻寻觅觅不得要领的时候,李剑叶带着疑惑找到了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艺术总监林存真,想从她的观点中获得一些新的启发。

林存真在研究商议时,随手把玩起办公桌面绿植落下的一片叶子,突然发现这枚叶片灵动优美,十分接近要表达的形态。于是她迅速拍下叶子旋转的视频,给大家参考。

而这让百思不得其解的李剑叶灵光一现,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完成火炬设计的工作后,李剑叶感慨到: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想可能我们的设计过程也是有些相似之处的,经历了前期庞大的信息收集整理,后期不断地修改调整,最后让我们取得突破的正是最自然、最生动的信息符号,这也正呼应了我们最初的设计理念——向自然致敬。

“火炬的设计,应当承载更多的文化表达,类似于古代的礼器,用于国家仪式。‘道法自然,天人合一’,这其实就是中国人的一种生命观,我觉得和当下‘人类命运共同体’一说是一脉相承的。携手共赢与共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与人和谐相处。我想,这也是奥林匹克运动存在的原因,通过体育运动让世界相知相融”。

更年轻 更动感 更未来

飞扬火炬承载的、表达的中国文化元素很多,但是李剑叶认为其中最关键的还有一点是打造火炬所运用的现代中国的高新科技、所彰显的现代中国的精神面貌。在他看来, 在整个的文化长河里能够留下的艺术作品,都会经历一些非常困难的阶段,能够把中国的文化元素、文化符号浓缩在这一支礼器中,表达中国人的文化自信,向世界传递中国式浪漫和各国人民一起想未来,这是飞扬火炬设计的初心。

“如果说2008年的时候,我们在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上向世界展示了我国5000年文明壮丽的画卷,饱含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和宝贵财富,相对而言,这一届的冬奥会,在我看来更加面向未来,更加有科技感,表达的是中国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愿望和想象。所以在此次的飞扬火炬设计中,我们希望它更年轻、更动感、更具激情,就像这次赛场上的运动健儿们,这些‘00后’‘90后’的运动员们展现了他们的青春活力。”

李剑叶激动地讲到:“很多我设计界的同仁也非常感激这次飞扬火炬的设计,因为我们这次是用中国设计、结合了中国文化和中国科技,像全世界用小小的飞扬火炬,阐述了新的中国故事。”

(图片来源于受访者)

记者:朱珠

责编:李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