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上海未来的街道应是什么样?慢行优先步行有道,凸显历史风貌

戚颖璞/上观新闻
2017-05-13 13:55
浦江头条 >
字号

街道,是很多人对城市的第一印象。如果要回答“什么是宜居城市”,人们会想起茂密的林荫道,窗明几净的沿街商铺,安静有序的车流,陆续经过的骑行者……作为城市最基本的公共产品,街道是市民关系最为密切的公共活动场所,是城市的“毛细血管”。

“令人向往的未来城市,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公园是最宜休憩的,市民是尊法诚信文明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刚刚闭幕的上海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上,对于未来城市的描绘引发热议。什么是适合漫步的街区?未来我们的街道是什么样?2016年,上海市规土局、市交通委、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发布了《上海市街道设计导则》(以下简称:《导则》),从中或许能找到答案。

步行与活动空间

从“道路”转向“我们的街道”

“构建人性化的街道,首先要转变人们对城市与街道的认知。”上海市规土局市政规划管理处处长胡晓忠表示,在现代城市生活中,街道日益被赋予多重角色。一条理想的街道,不仅仅是允许车辆、行人通过的基础设施,还应该能够促进人们的交往与互动,寄托人们对城市的情感和印象,推动环保、智慧的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增强城市魅力和激发城市活力。

打造一条安全而有活力的街道,需要社会多方的参与。因此,《导则》不仅仅面向规划师或设计师,而是意在统筹协调各类相关要素,让所有与街道相关的管理者、设计师、沿线业主与市民等群体,明确街道的概念和基本设计要求,达成对街道的理解与共识。

那么,如何促成“从道路到街道”的转变?这就需要从街道设计的理念、方法、技术和评价四个方面入手,比如从“主要重视机动车通行”向“全面关注人的交流和生活方式”转变,从“道路红线管控”向“街道空间管控”转变,从“工程性设计”向“整体空间环境设计”转变,从“强调交通效能”向“促进街道与街区融合发展”转变。

从“主要重视机动车通行”向“全面关注人的交流和生活方式”转变

从“道路红线管控”向“街道空间管控”转变

从“工程性设计”向“整体空间环境设计”转变

从“强调交通效能”向“促进街道与街区融合发展”转变

慢行优先,打造更安全的理想街道

可以漫步的街区应当是安全的,除了确保交通有序、过街安全、设施可靠以外,市民还需要怎样舒适的公共活动空间?

未来的街道应当强调“慢行优先”、“步行有道”。《导则》提出,要合理控制机动车道规模,增加慢行空间,设计车速30公里/小时及以下的城市支路可适当缩减机动车道宽度,大小混行的路段机动车道宽度可减少至3.25米,小汽车专用车道宽度可减少至3米。鼓励机动车流量较小的社区道路采用机非混行车道,集约利用空间和控制车速;设置共享街道和全铺装交叉口,改善慢行体验。居住区内的街坊路和公共通道可采用水平或垂直线位偏移等方式,对车辆路段和节点速度进行管理。在2007年至2012年外滩改造中,中山东一路(外滩段)的11车道就被缩减到4条车道和2条临时车道,人行道由原来的2.5至9米拓宽到10至15米,大大增加了沿街历史建筑的公共活动和观景空间。

步行通行区宽度推荐值

《导则》重点关注人行道空间的设计,人行道要进一步分区,形成步行通行区、设施带和建筑前区。沿街建筑底层为商业、办公、公共服务等公共功能时,鼓励开放退界空间,与红线内人行道进行一体化设计,统筹步行通行区、设施带和建筑前区空间。比如,大学路从设计之处就具备了2米的设施带用于种植树木,3米的建筑前区变成沿街餐饮的外摆区域,并为行人提供了3米的步行空间,“人性化”的设计引来了不少人流。

在一个慢行城市,骑行需要是顺畅的。《导则》提出,需要确保骑行网络完整、连续和便捷。尽量避免设置禁非道路。《导则》鼓励单车道支路在路口后置机动车停车区,扩大非机动车停车区;鼓励设置非机动车道路。

保障步行优先级,营建绿色的理想街道

《导则》指出,在空间保障优先级排序中,应将步行通行排在首位,其次是公共交通,再次是非机动车通行。在轨交站点周边,应形成连续便捷的换乘路径。公交车站宜设置候车亭,无法设置独立候车亭时,应提供相应照明、遮蔽与信息设施。在交通衔接方面,应将公交车站、轨交车站、非机动车停放设施与重要公共开放空间和公共服务设施进行整合,方便不同交通方式相互衔接转换。

空间分配优先级排序

可以步行的街道,还需要宜人的生态景观。《导则》指出,景观休闲街道、宽度超过20米和界面连续度较低的各类街道宜形成林荫道。林荫道宜采用落叶乔木,夏季能够提供遮阴,落叶后冬季阳光可以照入街道空间。商业与生活服务街道中,绿化为人服务的作用高于景观装饰功能。《导则》建议以绿化覆盖率取代绿地率作为街道绿化评价指标,鼓励以树列、树阵、耐践踏的疏林草地等绿化形式取代景观草坪、灌木种植,形成活力区域。人行道鼓励采用透水铺装,鼓励沿街设置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雨水湿地对雨水进行调蓄、净化与利用,并进行雨水收集与景观一体化设计。

在街道空间有限时,路侧设施可以用作多功能带,满足行道树种植、非机动车停放、商业和休憩活动、停车带设置等需求。街道空间分配留有弹性,针对周末和工作日形成不同的空间分配和使用方式。鼓励街道空间分时利用。

凸显历史风貌,构筑更有活力的理想街道

保存的历史风貌区展现的是上海的城市气质。《导则》提到,历史文化街区重在保护外观的整体风貌,整体性保护街巷网络和街坊格局。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与历史文化风貌区的历史建筑、城市肌理、空间格局、绿化等。

上海还拥有更多的普通街道,《导则》认为这些街道同样要塑造风貌、形成社区特色。比如,四平街道就对苏家屯路、抚顺路进行重新布局邀请专业设计师、建筑师,还有大学师生众筹创意,对社区空间进行微更新,将鞍山新村的一觉角打造成集休闲、建设、娱乐和景观为一体的社区景观街道。因此,《导则》鼓励居民参与相应空间环境设计,强化社区认同。社区道路鼓励使用色叶树和花木,按照“一街一树”进行种植,强化内部街道的识别性。此外,鼓励街道家具和其他环境设施设计艺术化,在街道中间设置公共艺术作品。

打造符合功能,在不同地块设置商业、办公、居住、文化、社区服务

有活力的街道还体现在细节之处,赋予城市更多的温度。比如沿路种植行道树,设置建筑挑檐、骑楼、雨棚,为行人和非机动车遮阴挡雨。非交通性街道沿街应设置公共座椅及休憩节点,形成交流场所,鼓励行人驻留。在道路交叉口、轨道交通出入口等步行交通密集区域,鼓励设置公共地图、介绍标识、导向标识等。景观休闲街道宜设置跑步道与自行车专用骑行道,并提供相应路径指引设施与饮水设施。街区、街坊和地块进行土地复合利用,形成水平与垂直功能混合,在相邻街坊和街坊内部不同地块设置商业、办公、居住、文化、社区服务等不同功能。

辅助出行,推进更加智慧的理想街道

打造智慧街道,需要完善出行辅助。如提升交通信号灯智能化水平、提供具有时效性的公交信息发布、由公共自行车租赁点提供周边租赁点信息及预约服务等。如今,风靡上海的共享单车就是通过扫码开锁、APP定位等科技手段,利用人人可以负担的成本,让更多城市里的人用自行车出行,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共享单车企业也反过来对城市服务领域进行纵深探索,通过和研究机构合作,挖掘单车数据分析城市街道对慢行交通的契合度,提供优化的空间设计方案。

智慧空间街道模式

《导则》提出,需要对智慧街道进行设施整合,智能集约改造街道空间,优先保证道路基本功能。智慧街道还需要增加维护城市安全、关注弱势需求为主的智能监控,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信息交互,加强街道环境检测、降低能耗的环境治理等。

(原题为《城市温度|上海未来的街道应该是什么样?》)

    校对:施鋆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