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俄罗斯进攻乌克兰将加速欧洲清洁能源转型,地缘政治将发巨变

2022-02-26 09: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阅读原文

俄乌冲突专区

当地时间24日,在承认乌克兰东部的“顿涅茨克人民共和国”和“卢甘斯克人民共和国”独立后的3天,俄罗斯总统普京不顾北约国家警告,还是进攻了乌克兰,宣布在乌克兰东部顿巴斯地区进行“特别军事行动”。

 

这一举动震惊了国际市场,全球股市纷纷大跌,同时黄金等避险商品大涨。

震动最大的是能源市场,布伦特原油主力合约很快站上100美元,刷新2014年9月以来新高。

同时,欧洲天然气价格飙升。截至24日下午,荷兰TTF基准天然气期货价格连续第四个交易日上涨,涨幅超22%至109.08欧元/兆瓦时,日内涨幅一度达到41%。

 

此前,市场一直担心,俄乌冲突升级和随之而来的制裁,可能扰乱全球化石燃料供应。该来的还是来了。

作为对普京行动的回应,德国总理朔尔茨宣布计划停止审批认证北溪2号管道(Nord Stream 2)。

其他金融等制裁措施还会不断加码,未来走向何方,这既要看普京的决心,也要看美欧等国家采取什么回应措施。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欧洲国家将痛下决心,加速能源转型,减少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而且会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规模。

一个最新的消息是,欧盟委员会将于下周宣布脱离俄罗斯能源的战略计划,其中就包括能源多元化和加快向可再生能源的过渡的规划。

这需要一个过程,短期内也会很痛苦,欧洲人民需要为此付出高昂的代价,但这也是欧洲不得不要走的一条路。这将使欧洲在政治上比过去更自由地对抗俄罗斯。

 

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一直是欧洲国家(尤其是德国)对俄外交无法真正强硬起来的原因之一。即使俄乌战争不爆发,欧洲也在酝酿降低对俄罗斯的依赖。

俄罗斯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生产国之一,因此任何限制出口的行动都可能产生全球连锁反应,推高价格,减缓经济增长。

欧洲尤其脆弱,因为它严重依赖俄罗斯的化石燃料,尽管近年来决心改用更清洁的能源。

根据欧盟委员会去年的一份报告,石油、天然气、煤炭和其他化石燃料占欧盟总能源消费的70%以上。俄罗斯为欧盟国家提供了超过41%的天然气,近27%的原油和从天然气中分离出来的液体产品,以及大约47%的煤炭。

即使是在可再生能源方面投入巨资的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也仍然严重依赖化石燃料,尤其是在取暖和运输方面。非化石燃料资源仅能满足这些需求的16%和7.5%。

 

这也导致德国与俄罗斯一直有纠缠不清的关系。德国前总理格哈德·施罗德还曾担任过俄罗斯最大的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公司(Rosneft)的董事长。

多年来,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阻碍了它对普京的强硬采取强有力的反制措施。

随着俄罗斯军队抵达乌克兰领土,德国或许已经受够了。先是叫停了耗资100亿美元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紧接着,欧盟政策制定者表示,现在,俄罗斯-乌克兰危机正在迫使欧盟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促使欧盟制定计划,永久、深远地脱离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

欧盟委员会主席乌苏拉·冯德莱恩上周六在一个以安全为重点的会议上说:“一个强大的欧盟不能如此依赖一个威胁要在我们大陆发动战争的能源供应国。我们在可再生能源上将加倍投入。这将提高欧洲在能源方面的战略独立性。

冯德莱恩还抱怨说,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这个冬天只给欧洲输送了最低限度的天然气,但价格和需求却涨到了顶峰。

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尽管乌克兰冲突的现实可能很严峻,但在经济上,它可能会成为欧洲脱碳努力的主要催化剂,迫使欧盟各国政府认真投资于更多的零排放可再生能源,以及汽车和家庭的电气化。

这样做可以确保能源独立,摆脱普京领导的俄罗斯。事实也证明,对欧洲来说,单一依靠俄罗斯,反而日益成为一个更大的能源安全威胁。

 

一些人担心,俄乌冲突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任何能源安全问题,可能会分散欧洲领导人对实现本世纪中叶气候目标的注意力。

还有一些人认为,就是因为气候政策和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太激进,这是欧洲能源供应不稳定的罪魁祸首。

但这些担忧和观点,显然低估了欧洲能源转型和向清洁能源迈进的决心。这次乌克兰危机以及石油和天然气价格的飙升,进一步促使欧盟在向清洁能源转型方面“加倍”努力。

欧盟已经颁布了一些世界上最雄心勃勃的气候政策,为转向无碳能源发电和工业实践设定了快进目标。至关重要的是,这其中许多措施还为应对国际化石燃料供应的限制提供了缓冲。

根据一些当地媒体报道,将于下周公布的新的欧盟能源新战略,呼吁到2030年将化石燃料的使用量减少40%,并要求欧洲能源公司在今年夏天将天然气装满储气罐,这样欧洲大陆明年冬天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就不会像过去那样严重了。

即使在新战略之前的六个月,一系列努力也在进行中。意大利消费者被敦促将燃气热水器换成电动热水器。法国总统马克龙宣布了建造十几座核电站的计划,如果真的建成,这些核电站将限制俄罗斯向法国公用事业公司出售天然气。德国去年12月批准了680亿美元,以加快其气候和绿色基础设施支出。

欧洲能源网络公司Corinex的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Peter Sobotka说:“就像上世纪70年代的欧佩克危机引发了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并制定了强制执行国家燃油效率标准的新立法一样,这场危机可能会迫使欧洲以更快的速度投资于分布式能源、可再生能源和需求响应技术,以确保其能源未来的安全。” 

分布式能源通常是分散的,或者就在它使用的地方被利用,比如在发电厂安装风能和太阳能。需求响应技术则着重于帮助消费者在非高峰时段使用能源。

欧洲一位匿名的政策制定者对媒体表示:“我们正试图摆脱对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到了2028年、2029年、2030年,当俄罗斯决定把我们拒之门外时,我们可能会说,‘好吧’。

欧盟的这些努力仍需得到27个成员国的批准,这将使各国政府更容易向正在为高昂的能源账单而苦苦挣扎的消费者和公司提供补贴。它还将加快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审批速度。

根据欧盟统计局的数据,2020年,可再生能源项目占欧盟能源消费的22.1%,比2020年的目标高出约2个百分点。

一个短期的解决办法是从美国、卡塔尔、阿尔及利亚和其他地方等主要生产国寻找液化天然气(LNG),因为它可以用船运输很长距离,直到可再生能源迎头赶上。但欧洲现有的LNG终端吸收额外供应的可用产能有限。

比依赖天然气更具争议性的是,欧洲可以部分重启最近退役的燃煤电厂以及核电站。尽管基础设施退役,燃煤发电仍然是最灵活的选择。但这样容易遭到环保人士的质疑,也会影响欧盟2030年气候变化减排55%的目标。

 

欧盟政策制定者承认,向可再生能源的转变是复杂的,这种转变不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这意味着在当前的地缘政治危机期间,欧洲仍将依赖俄罗斯满足其能源需求。

如果俄罗斯在明年冬天之前完全切断天然气供应——虽然很多专家认为这一步不太可能——将迫使整个欧洲大陆做出一系列痛苦的选择。

俄罗斯天然气的替代品很复杂,需要时间。即使是向欧洲出口液化天然气的设施,也需要几年时间才能扩大。天然气供应商需要建立更多的能力来将其冷却到超低温,这样它就可以通过专门的海上油轮运输。欧洲需要建造更多的工厂来加热天然气,这样它才能通过管道输送。

另一种替代能源——核能,在欧洲的前景也很复杂,建造时间很长,一些国家表示反对。

在法国,核能提供了该国约70%的电力,马克龙面临着十几个反应堆可能在2035年之前退役的问题,这将使核能在法国电力中的份额减少到只有50%。尽管他提议建立一个新的核电站群组来取代老化的核电站,但他也表示,法国需要转向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因为建造新反应堆可能需要长达15年的时间。

总而言之,要退出像天然气这样的燃料需要做大量的工作,欧洲在过去五年里一直在这样做,这一次只是会加速进度,还需要欧盟成员国齐心协力。

在可预见的未来,欧洲仍将依附于俄罗斯的能源。但从长远来看,供应来源的转变将重新调整强权政治秩序。如果欧洲切断与俄罗斯的贸易联系,俄罗斯在经济上受到削弱,那么它可能会使俄罗斯成为一个更不可预测的地缘政治参与者。

普京会把更多的天然气转向中国吗?中国能全盘接收吗?

未来五年到十年,我们将见证这个地缘政治和经济大转变。

--------

参考资料:

[1]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2/02/23/1046429/how-the-ukraine-invasion-could-accelerate-europes-clean-energy-shift/

[2]https://www.marketwatch.com/story/want-to-stop-making-putin-rich-renewables-does-the-russia-ukraine-crisis-speed-up-or-slow-europes-green-energy-push-11645641207

[3]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climate-environment/2022/02/23/russia-ukraine-eu-nordstream-strategy-energy/

--------

关于我们: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