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里弄文化与“最上海”的城市根脉

2022-02-26 08:3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8条百年弄堂,8栋独立老建筑,60幢石库门房子,木门清水墙,铜皮雨水管——“今潮8弄”作为昔日虹口区18街坊旧改征收后的一份“旧改答卷”,从去年底开业至今,短短数月已是四川北路商业区的新晋网红打卡地。恢复城市肌理,“修旧如旧”,“今潮8弄”自带“海派国潮”的热搜标签,再次凸显了海派文化记忆最基本的建筑载体——上海里弄。

历史建筑作为“凝固的音符”,不仅是城市历史发展的“见证者”,也是城市历史变迁的“精神坐标”。开埠之后,上海的租界迅速扩张,形成了公共租界、英美法等国租界、华界(闸北和南市)的地理和行政区隔,即所谓“三界四地”。租界的发展刺激了房地产市场,新的建筑样式如雨后春笋般铺张开来。江南地区多有里弄,而上海的里弄在形成过程中吸收了西方建筑样式。兼具江南民居和西式联排建筑特色的石库门萦绕其中,里弄经过早期里弄住宅、后期里弄住宅、新式里弄住宅、花园里弄住宅等几种形态的演化,逐渐成为最具上海地域特色的建筑构成。

随着上海人口数量的急剧攀升,里弄本有的建筑特色加上空间的层次感和错落感,因地制宜,造就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亦中亦西,亦新亦旧”的市民文化。里弄因地形结构复杂,人员流动频繁,一度为成为掩护红色火种的最佳场所。中国共产党在渔阳里发起,中共一大在树德里召开,中共二大在辅德里召开,而中共三大的机关旧址在三曾里,无数新青年在大大小小的弄堂里留下红色足迹。可以说,在重要的历史时期,里弄守护了中国革命的希望。

里弄集聚了江南文化、海派文化和红色文化精神,一砖一瓦间孕育了诸多“最上海”的人文故事。里弄也见证了上海市民文化的兴衰,邻里间的日常互助和共享烘托出浓厚的社区文化氛围,是根植于几代人心中的文化记忆。1981年问世的大型纪录片《邻里情》,记录下上海百姓在局促空间中的邻里互助历史。镜头中的“文明示范楼”久兴里8号,居住着16户人家、57人,人均居住面积不足6平方米,邻里之间却相处和睦,互帮互助,公用设施的使用井然有序,“螺蛳壳里做道场”,展示出老上海人的生活现实和处事智慧。

随着旧改的推进,包括久兴里在内的百姓都得到了动迁安置,这也是改革开放给万千百姓留下的幸福注脚。如今上海面对的已经不再是昔日“大拆大建”式的城市更新,而是在更加精细高效的城市治理中对充满上海特色的历史建筑进行保护,在城市建筑及遗址遗迹的“活化”利用中延续城市文脉。如今上海还留有一定数量的旧改地块,淹没在现代的钢筋混凝土之中,其原有的建筑格局和文化特性亟待发掘和利用,而高楼大厦夹缝中的老弄堂,同样也是“最上海”的历史根脉。

2013年,上海第一次提出“风貌保护街坊”的概念。2016年底,上海开展了全市外环线以内50年以上历史建筑的全面普查工作,重点排查全市石库门里弄建筑的保存状况,提出了一份以里弄为特征的风貌保护街坊名单。上海全市现有总共250处的风貌保护街坊,风貌保护街坊的划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里弄文化的没落,但是在落实具体细则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各方群体改造意愿不同导致的矛盾。

游客对“今潮8弄”的趋之若鹜,“修旧如旧”的弄堂建筑点亮的是每个人心头的记忆,自带怀旧或好奇的滤镜,但是历经百年的里弄建筑无法再为人提供理想的居住环境。对于里弄建筑的保护利用,如果仅凭“怀旧”,是难以为继的。在进一步明确风貌保护街坊定位的同时,应将改造过程和公共文化服务相关联,风貌保护街坊的功能定位应与百姓的物质文化需求相契合。找到恢复城市肌理和保障现实民生的平衡之道,为里弄街坊的保护和改造注入人文温度,“最上海”的城市根脉,才能沿着弄堂清水墙的砖缝沟壑,蓬勃生长。

(曹晓华,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