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摔跤吧!爸爸》:关于体育类型片市场前景的思考

季平常
2017-05-18 07:53
来源:澎湃新闻
有戏 >
字号

最近笔者补上了拖了许久的《摔跤吧!爸爸》,顿生些许感慨。除了对阿米尔·汗的钦佩和赞许,最多的莫过于对印度成功运作体育类型片的艳羡——毕竟像如此质量的现象级体育类型片,在目前的中国影市中尚未出现。

从票房的走势分析来看,《摔跤吧!爸爸》的日票房线不同于一般的商业大片的类反比例函数曲线(峰值出现在首周末);它的曲线是一条类指数函数曲线(峰值出现在次周末),是典型的后发型影片。

本片的首日乃至首周末排片遭到挤压,而在经过一周的口碑发酵后,这部以女权励志为核心的体育类型片,目前已达到4.16亿人民币(合38.7亿卢比),已平了它在印度国内的票房纪录。按照现在趋势来看,中国市场表现将大幅超过其国内市场。

数据来自猫眼电影专业版

提到《摔跤吧!爸爸》,就要提到之前对于这部影片的女权之争:片中父亲对于女儿的魔鬼式训练是否剥夺了她们对人生自由选择的权力?而且这个问题在几大社交媒体上的讨论热度相当之高。

但如果各位看过纪录片《印度的女儿》,可能就会明白印度是一个女性基本权益都得不到保护的国家,你还要和她们谈梦想和权力,有点“何不食肉糜”了。影片也是通过先抑后扬的方式,来表达其中对于女性平权的态度。

《印度的女儿》

笔者印象最深的,就是吉塔获得全国冠军过街游行的时候,许多镜头给到了街上那些蒙着面的少女们,她们木然的表情和眼中的羡慕与无奈,与坐在彩车上光彩奕奕的吉塔形成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所以吉塔的父亲是伟大的,他不但没有剥夺女儿的人生,而且给了她更强大的能力与对人生更多的选择,把她从依附男人和无尽家务的女性生活中解放了出来。就好比我们这些没有背景的穷学生,咒骂着充满应试教育原罪的高考,但依旧要承认,它给了我们的未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关于电影本身的讨论,相信是见仁见智的;但是笔者想说的,是由本片阐发的关于国内体育类型片的一些思考。

其实从商业回收率上来说,体育类型片的优势不算大,但基本的盈利能力还是有的。但更重要的是它的获奖率——主流的电影评选对于传统的体育题材还是有倾向性的。

红字为内地制作的体育电影,其余为港台或内地与香港合拍。

可以看到,国内体育电影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影类型一直在中国的电影市场占有率较低,除了存在客观的技术难度以外,投资回报率较小也一直是一大因素。但《破风》、《激战》等电影的良好表现与口碑预示着体育电影有着极大的市场前景。而且就中超和CBA的而言,商业体育比赛的受众数量显然是很庞大的,有转化成电影观众的潜力。

更重要的是,在商业类型电影的范畴上讲,内地体育电影仍属空白。也就是说,这一类型电影的市场生态尚未建立,只要有一部标杆性的作品强势出现,就能有非常大的发展前景。

但是体育电影开发的困难也是显而易见的:

一、从产业环境上来说,我国是体育大国,但不是体育强国。国人对体育认识有偏差,除了职业足球、篮球、乒乓等主流项目,对于其他运动多不甚关心。

二、而且在十几年的类型发展中,内地电影人在体育电影创作中偏爱青少年励志题材,因为有来自国家对于儿童电影的补贴支持。但是这些电影无论从制作还是叙事角度都无法跟市场接轨。而且容易使体育电影被固化成“样板戏”,不受观众待见。

三、体育电影在客观的操作上是存在一定困难的。从编剧到导演到其他技术主创,都必须具备一定的体育专业知识与经验,同时演员也需要受专业的体育训练(比如彭于晏在拍摄《破风》时进行专业车手训练),必须流畅地展现赛事中那种扣人心弦的紧张感。

四、 更重要的,对于出品方来说,能否过审存在极大风险。

至今未见动静的李娜传记片《李娜》

中国体育电影想要突围,不单单是资金上的问题,更是创作态度与技术手法上的突破。

首先是调整创作态度。为体育电影预留生存空间,扩展选材渠道,可以采用“IP改编+原创”的模式,将品控做在源头上。

而且要在叙事上突破“ 不懈努力取得成功”或者“克服心魔取得成功”的单一俗套模式,不要为励志而励志。尊重体育类型片的特征,以“人”为核心,突出精神,讲出真情实感。(例如《百万宝贝》、《百元之恋》)

同时也可以借鉴日韩的纪实风格,还原体育竞技的历史场景,在尊重体育类型片的特征前提下,做一些类型融合。在这一点上,韩国应该是走在了亚洲电影的最前面,从讲述马拉松的《马拉松》到讲述女子手球的《我人生中最精彩的瞬间》再到跳台滑雪的《国家代表1》;从女子冰球题材《国家代表2》再到中韩合拍的《大明猩》。韩国体育类型电影在探索了一条产业化的道路下,积极地进行不同体育项目的创新和试验。

《马拉松》(2005)、《国家代表1》(2009)、《我人生中最精彩的瞬间》(2008)、《国家代表2》(2016)

再说回《摔跤吧!爸爸》,从结构的完整性上说,主要分成吉塔成为全国冠军前后两个部分。从少女被迫开始训练伊始,再到醒悟认清现实,再到成为冠军进入高校,最后排除干扰获得世界冠军;情节的设置上有轻有重,符合一般类型片的剧情套路(也可能是为了照顾本土受众水平)。

而在技术层面最值得说的,是运动场面的呈现。一般快速的运动镜头是非常不容易捕捉的,为了考虑效果,会选择由一组快速镜头拼合而成;但是在本片中,所有动作都由演员亲自完成,单个镜头也很长,给人一种实打实的直播感。

印度尚可在摸索中诞生像《摔跤吧!爸爸》这样优秀的体育类型作品,而我们又何时能出现属于我们自己的“阿米尔·汗”,拍摄出属于自己的优秀的体育类型片呢?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