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英国际低碳学院落户临港,助力上海建设全球低碳科创中心
5月18日,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临港地区开发建设管理委员会、英国爱丁堡大学签订协议,成立中英国际低碳学院。上海市委常委、浦东新区区委书记翁祖亮,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党委书记姜斯宪以及英方代表出席,并为上海交通大学中英国际低碳学院揭牌。

依托上海交大相关学科优势,基于临港科技创业中心建设国际低碳示范区的总体需求,落户临港的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将聚焦低碳领域产学研一体化协调发展,培养交叉性、复合型、国际化人才,开展前沿性、创新性、应用性科学研究,推动低碳技术研发与成果孵化,打造低碳领域国家级科创示范基地,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低碳科创中心提供支撑,并为将来建设全国性碳交易平台作出贡献。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将成立3个研究中心:碳资源化利用研究中心、互联网+智慧能源研究中心、节能减排技术研究中心,还将建立两个研究所:碳金融与管理研究所、废弃物资源化研究所。以此5个机构为基础,汇聚中英及世界各地一流学者进行协同创新,打造世界一流的低碳研究基地。

除与爱丁堡大学交流,低碳学院正寻求伦敦大学学院、帝国理工大学等多所世界一流大学合作项目,逐步开展更多双学位硕士项目、联合培养博士学位项目,并为学生提供短期和常规学期交流交换等互访机会。
据悉,今年9月,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将同爱丁堡大学先期开展环境工程(低碳方向)双硕士学位项目,实行“1+1+0.5”的培养模式:即第一学年在中英国际低碳学院就读,通过爱丁堡大学选拔的学生第二学年赴英深造,一年后返回上海进行最后6个月的学习。参加该项目的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上海交大和爱丁堡大学的两个工程硕士学位。另外,学生全部享受“双导师”制,即同时得到上海交大与爱丁堡导师的学术指导。学院还为每位学生配备一名产业导师,帮助他们完成学科研究和社会实践衔接,开拓在上海和英国的实习机会。

除了逐步开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硕博学位项目,学院还将致力于人才高端培训。针对政府、低碳机构及实体企业中不同领域、不同层次人员的学习需求,初期计划每年接纳800人次的各类培训,提供节能法制和政策、节能量与碳交易、“十三五”节能形势和任务、碳金融、碳管理、循环经济类以及低碳经济与技术创新发展前景与模式的公开课程。
(原标题 中英国际低碳学院落户临港,双硕士项目每人都配产业导师)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5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