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俄罗斯指挥家捷杰耶夫为何遭遇西方乐界集体割席?

唐若甫
2022-03-01 15:22
来源:澎湃新闻
文艺范 >
字号

一场突如其来的特别军事行动让俄罗斯和乌克兰成为交战国,战争的硝烟弥漫渐渐演变为西方和俄罗斯这两个历史悠久的阵营的针锋相对。一批活跃在西方的俄罗斯音乐家再次被要求站队,表明立场。这时,人们的眼光纷纷聚焦到瓦列里·捷杰耶夫——一位俄罗斯国家意志的坚定支持者兼公众人物身上。

瓦列里·捷杰耶夫在纽约指挥伦敦交响乐团,2011年。 视觉中国 资料图

大权在握 剧院帝国

瓦列里·捷杰耶夫是俄罗斯首屈一指的指挥家。虽然他习惯使用一根标志性的牙签大小的指挥棒上台,但他的指挥“大棒”足以伏虎降龙。

他是声名显赫的圣彼得堡马林斯基剧院(苏联时代称为基洛夫剧院)当家人,也是慕尼黑爱乐乐团的总监和伦敦交响乐团的前任总监。

除了指挥,捷杰耶夫还有着高超的政治智慧,与俄罗斯国家领导人普京私交甚笃,也是后者的坚定支持者,由此获得大量政经资源用以武装他的艺术生产。虽然中国乐迷以他名字的谐音给他取了一个亲切的绰号“姐夫”,但不管是在俄罗斯还是在西方,人们往往会以“音乐沙皇”来形容他的一言九鼎和大权在握。

这些权力体现在他在俄罗斯占据着绝对主力的演出资源,也就是马林斯基剧院体。

马林斯基的名字来自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皇后玛利亚·亚历山德罗娃,马林斯基剧院体不仅指的是位于圣彼得堡、落成于十九世纪的马林斯基剧院,还有与其一河之隔的现代化的二号舞台,以及一街之隔的马林斯基音乐厅。此外,在俄罗斯滨海边疆区的符拉迪沃斯托克有着马林斯基远东分院也就是三号舞台,在与格鲁吉亚接壤的北奥塞梯首府弗拉季高加索有着北奥塞梯—阿兰分院,包含一座剧院和一座音乐厅,也就是四号和五号舞台。

加之每座剧院基本都有全产业链配备,包括全编制的交响乐团、古乐团、令人生畏的芭蕾舞团、合唱团和独唱班底、舞美制作部门、青年培训机制和学校、音乐节等,马林斯基如今代表着连莫斯科大剧院都无法企及的俄罗斯最高水准的古典音乐及芭蕾演出梯队,最丰富的古典音乐及芭蕾演出资源,最完整的古典音乐季芭蕾产业链覆盖。

在西方,捷杰耶夫对普京的支持早已不是新闻,也不是秘密,社会各界对围绕捷杰耶夫的任命往往伴随着游行示威和舆论抗议,但这些富可敌国的演出资源让捷杰耶夫在国际演出舞台上释放出令人垂涎三尺的吸引力,成为艺术经纪谈判的巨大筹码。

加之他的指挥技艺粗犷有力,对俄罗斯曲目了如指掌,背后有着强大的俄罗斯商业寡头赞助撑腰,音乐机构及主管部门无视抗议的声音而广泛视他为香饽饽,纷纷宽衣解带,竭诚相待。

在西方打出“艺术超越政治”的大旗下,他先后担任过纽约大都会歌剧院首席客座指挥、伦敦交响乐团首席指挥、鹿特丹爱乐乐团音乐总监,现任慕尼黑爱乐乐团总监、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荣誉主席及瑞士韦尔比耶音乐节音乐总监。

它们看中的当然有他无与伦比的艺术魅力,但不可否认,“俄罗斯的钱”是大量依靠商业赞助为生的西方古典音乐演出机构考虑的优先项之一,尤其是那些用金山银山堆积起来的音乐节,比如韦尔比耶。

但是,战争带来的风向突变制衡了这一优先项,政治正确的大旗转向为“政治高于艺术”,2月24日成了捷杰耶夫事业发展的风水岭。

大炮一响 表明立场

2月下旬,捷杰耶夫正在欧洲各国游历执棒,他的音乐会日程排满到让人窒息,这是他精力过人的印证,也是他人见人爱的标志。

2月18-22日,他携维也纳爱乐乐团及好伙伴、钢琴家丹尼斯·马祖耶夫欧洲巡演,履及埃森和法兰克福。23日晚,他飞赴斯卡拉歌剧院指挥柴可夫斯基歌剧《黑桃皇后》新版制作,由马蒂亚斯·哈特曼执导。次日,他原本计划飞纽约,与维也纳爱乐乐团原班人马开启25日晚卡内基音乐厅为首的美国巡演,次月再回到米兰指挥歌剧,5月份再率领马林斯基交响乐团开启美巡。

2月24日一大早,俄罗斯在乌克兰采取特别军事行动,两国交战,西方舆论一边倒,俄罗斯被孤立。

捷杰耶夫是俄罗斯人,与俄罗斯政治人物走得很近,又受惠于政治关系,身为公众人物,西方希望他在战争这种非敌即友的二元关系中明确表态,是支持俄罗斯还是支持乌克兰。

正与捷杰耶夫合作的斯卡拉歌剧院和维也纳爱乐乐团,以及他担任总监的慕尼黑爱乐乐团面临强大舆论,承受第一波压力。

在政治正确大旗下,政治立场占据上风。斯卡拉歌剧院率先向捷杰耶夫发难,米兰市长也就是斯卡拉歌剧院主管基金会主席萨拉以及歌剧院院长多梅尼克·梅尔,要求他表明立场,否则将不再邀请他指挥剩余的《黑桃皇后》场次。

慕尼黑爱乐乐团紧随其后。慕尼黑市长及乐团团长要求总监捷杰耶夫明确表态,并下最后通牒,如果不表态将把他立即开除。捷杰耶夫选择保持沉默。

维也纳爱乐乐团在飞赴美国的途中,受到来自巡演第一站主办方卡内基音乐厅的压力。双方一同在24日发出声明,表示大都会歌剧院总监雅尼克将代替捷杰耶夫出任乐团美巡头两站在卡内基音乐厅的指挥,独奏家从马祖耶夫变为韩国钢琴家赵成珍。这一决定展示了纽约作为人才高地,能在24小时的提前量里敲定两位重量级音乐家救场这一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不过决定似乎与乐团次日的声明自相矛盾:乐团里的乌克兰和俄罗斯团员骨肉相连,同台演出。指挥台上的俄罗斯人却被白白“牺牲”了。

在这三家横跨欧美的顶流音乐机构带头作用下,其他音乐机构竞相跟进,完成与捷杰耶夫的切割,以求在舆论风暴中自保。

鹿特丹爱乐乐团向捷杰耶夫发出最后通牒要求他明确立场,否则将把他除名并取消年度的捷杰耶夫音乐节。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瑞士韦尔比耶音乐节接受了捷杰耶夫的辞呈,并把同意他辞职放大描述成“正确而迫切的决定”。斯卡拉歌剧院和卡内基音乐厅均表示不会再邀请捷杰耶夫指挥。

就连代理捷杰耶夫、因为他的繁忙业务而赚到盆满钵满的英国菲尔斯纳经纪公司,也来凑热闹。

在一份声明中,经纪公司总监创始人马库斯·菲尔斯纳振振有词道:“不能因为艺术家的国籍而让他们承担责任。所有的艺术都有政治倾向,但不是所有的艺术家都是政治人物。不过,艺术家也当懂得爱国与积极支持政权存在明显区别。基于此,也是因为捷杰耶夫不会也不愿公开收回他对俄罗斯政权的长期支持,菲尔斯纳公司代表捷杰耶夫的利益变得没有可能,也没有必要”。

至此,捷杰耶夫就像弃子一样,完全被西方抛弃。欧美音乐机构在短短几天之内,就完成了与捷杰耶夫的切割。

唇寒齿亡 利益捆绑

发生在捷杰耶夫身上的遭遇,不禁让人想起查尔斯·迪图瓦在西方女性运动中倒下之后,虽未经法律定罪,但依旧在类似于公民舆论法庭的审判之下被“定罪”,而瞬间被整个西方社会切割抛弃的历史。

两个案例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缘由虽有天差地别,但其核心内容均是不变的个人和万变的社会之间矛盾最大化到无法解决从而分崩离析。

在因为爱泼斯坦而起的女性运动兴起后,迪图瓦成为突出焦点和主要矛盾,人们迫切需要升起一面祭旗来“杀鸡儆猴”,否则这股运动在古典音乐界无法交代,难以落幕。

捷杰耶夫对俄罗斯政权及国家领导人的公开支持素来已久,但站在俄罗斯的立场,他曾旗帜鲜明地反对战争。

2008年,南奥塞梯发生了俄罗斯和格鲁吉亚的局部军事冲突。在相邻的北奥塞梯长大的捷杰耶夫,在战火平息后访问被摧毁的南奥塞梯首府茨欣瓦利的犹太区,并在老城市中心的广场指挥户外音乐会,演出柴可夫斯基最后两部交响曲及肖斯塔科维奇第七交响曲。公开演说中,他把这场据俄方报道带来近2000人死亡的军事冲突与纽约“9·11”相提并论,并说:“从坦克把子弹和炮弹射向手无寸铁的孩童,这是无耻的,全世界都应该知道这点。”

基于这些公开发表的政治观点,表达反战思想的惯例,西方社会要求捷杰耶夫发表对俄乌冲突的观点并标明立场,其实无可厚非。但是,西方音乐机构从一开始就明知捷杰耶夫的政治立场,却以他不明确表态为借口,抡起舆论的大棒,一夜之间完成与捷杰耶夫的切割,是否真的合适呢?

德国交响乐团协会秘书长吉拉德·梅滕斯2月28日在接受德国中央广播电台(DLF)采访时,提到慕尼黑爱乐乐团对捷杰耶夫下最后通牒“要普京还是要乐团”时,一针见血地评价道:“2013年,当传出要任命捷杰耶夫为慕尼黑爱乐乐团候任首席指挥的消息时,慕尼黑就爆发游行,人们因为捷杰耶夫对普京的公开支持而反对这一任命。然而,慕尼黑市政府当局无视民意,还是与他签约。市政府很清楚他们邀请了一位一直带有强烈政治倾向的指挥家。九年过后,乐团一夜之间把捷杰耶夫扫地出门,这一决定未免显得太廉价了。”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责任编辑:陈诗怀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