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巾帼风采丨守望幸福 钉在水库上的“螺丝钉”——记湖北省三八红旗手、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李从秀

2022-03-02 17:4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她们,有着不同的职业,

来自不同的地方,却一样默默坚守;

她们,用柔弱的双肩和坚毅的毅力,

赢得了群众的认可、社会的尊重;

她们,拥有不同的人生和故事,

或苦心经营,或埋头基层,

却一样用坚定的信念执着追求着自己的理想。

她们,是湖北省三八红旗手(集体),

其动人事迹,

展现出新时代撑起“半边天”的新风采、新力量。

3

8

三八红旗手

今天,我们要给大家介绍的是——

湖北省三八红旗手、全省优秀共产党员

安陆市水利和湖泊局幸福水库管理处职工 李从秀

李从秀,女,1977年12月出生,高中文化,2010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8年至今在安陆市水利和湖泊局幸福水库管理处工作。她荣获“2018年2月荆楚楷模”月度人物;2020年12月当选孝感市“最美妇联人”;2020年1月荣获“全省水利系统先进工作者”;2021年6月荣获“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光荣称号。

2万公里有多远?

23年,每天3公里的积累。

23年有多久?

8000多天,一整个青春岁月。

一位小小个子的姑娘,可以用23年做什么?

安陆市幸福水库“守坝人”李从秀,像“螺丝钉”一样,从20岁就“钉”在水库边,泥巴裹满裤腿,老茧布满双手。只为守护周边20个村、2万亩农田、上万村民的安全……

穿着妈妈做的鞋,走了几万公里

安陆有140多个大大小小的水库。李从秀工作的幸福水库,库容量1132万立方米,承担着雷公、木梓两个乡镇周边20个村的2万亩农田水利灌溉,水库离城区远,环境十分艰苦。

9月的水库边,日头很烈。李从秀戴着草帽,手拿镰刀,一路巡逻,一路清除杂草。她一米五几的小小个子,走起路来十分轻快。大坝40多度的斜坡上,她如履平地。

1998年,李从秀通过招工来到幸福水库管理处。

“刚来的时候有一种‘两眼黑’的感觉。一个小院、一排破旧瓦房,位置偏僻、交通不便,连购买基本的生活用品都要步行好几公里路。更重要的是,我作为水库唯一的女性,和一群大男人在一起工作,很多不便。但我深知,作为一个农村的孩子,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便暗下决心:既然来了,那就死心塌地地干!”

这个决定,让李从秀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3年。

2010年,李从秀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每天早上5点半,李从秀就匆匆起床,打扫好院子,便开始了一天的护水巡逻。

沿渠巡查一次要走近3公里路。李从秀每次一趟走下来,耗时2个多小时,衣服全部湿透,泥巴裹满了裤腿、鞋子。多的时候,一个月的巡渠护水里程就高达300公里。

常年在坝上行走,摔跤变成了家常便饭。摔破皮是常事,有时候腿上青一块紫一块,李从秀都记不得在哪儿磕碰的。

如今,大坝、渠道什么地方容易长草,下雨天什么地方容易积水,水库一年需要多少蓄水才能满足灌溉,李从秀早已烂熟于心。

除了雨天,李从秀每天巡渠都会穿一双灰扑扑的黑布鞋。

“这是我出嫁前,妈妈一针一线亲手给我做的,做了几十双。妈妈纳的千层底,走路舒服、透气,十分适合巡渠穿。”谈及妈妈做的鞋,李从秀眼里闪着幸福的光:“因为走路多,一年要穿烂几双。”

汛期和抗旱时期,除了白天,晚上也需要巡渠。同事们总是劝她:“晚上天黑,虫子又多,你一个女同志就别去了。”她却二话不说走在最前头说:“我20岁就在这儿工作,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条沟渠、每一个岔口、每一条路我都比你们熟悉,你们跟着我走才不会出错。”

暴雨中“逆行”,守护一方平安

“水利人也是‘逆行者’。汛期,滂沱大雨中,大家都纷纷回家,水利人则往大坝上赶,巡水护堤;旱期,烈日当空,大家都躲在空调房,水利人则奔赴田间地头,了解旱情,蓄水灌溉。”安陆市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长李维享这样形容水利人的艰辛。

李从秀深感,水利人除了艰辛,还有危险。

2016年7月20日,安陆遭受50年罕见强降雨,幸福水库水位迅速上升,溢洪峰值达到1米,下泄流量近200立方米每秒。虽然水库下游溢洪道冲毁严重,但不少村民依然冒着危险在溢洪道捕鱼。

当天,李从秀一边观测雨水工情,一边劝说疏散群众。凌晨2点,直到洪水慢慢减退,泄洪量减小,李从秀才回到宿舍休息。临睡前,她还放心不下,又翻身起来,独自一人拿起手电筒到水库边巡逻。

突然,李从秀看到两位村民半夜在溢洪道消化池下段撒网捕鱼,并且离深水区越来越近。

此时,洪水湍急,一旦掉入水中后果不堪设想。

“你们赶快起来!不安全……”情急之下,李从秀大喊着跑了起来。谁知,话音刚落,李从秀脚下踩空,整个人跌倒滚向5米长的溢洪道脚下……

听到呼喊声的村民,迅速赶过来,发现李从秀被卡在一棵树上动弹不得。

李从秀身侧就是滚滚的洪水,如果没有树卡住,她就被洪水卷走了。

被救起来后,李从秀手指流血,衣服也划破了,脚也扭伤了,但看到安然无恙的村民,她才放下心来。

第二天,李从秀跛着脚,依然投入工作,绝口不提昨晚发生的事。直到那两个捕鱼人愧疚地说起此事,同事们才知道李从秀的惊险一幕。她却笑着说:“谁遇到这样的事,都会冲上去的!”

水报是防汛最基础最重要的工作。2016年7月1日,狂风大作,电闪雷鸣,一场倾盆大雨不期而至。20毫米,40毫米,60毫米……水文表上显示降雨量不断攀升,路面变成了河流,强降暴雨3小时,降雨达300毫米。

为了详细掌握水文数据,李从秀冒着大雨、顶着雷电往返水库多次。衣服湿了顶着雨淋,人摔倒了爬起来,及时把第一手资料上报,确保水库安全度过汛期。

23年来,李从秀参与处置各类突发事件400多起。她守护的水库,没有发生过一起安全事故。

不论走到哪儿,回“家”才安心

幸福水库管理处小院里,有一个不到10平方米的房间。一张床、一张桌、一个风扇,这便是李从秀每天居住的地方。虽然房间连空调都没有,但在李从秀看来,这是她最温馨的家。

水库管理处主任王明安与李从秀共事23年。他说:“水库管理员工作琐碎枯燥,每天巡坝、除草、清杂、查险……如同设定好程序的机器人,但李从秀从不叫苦。”

管理处也曾经有过年轻人,但都待不长。有的觉得回城太远了,有的受不了清贫“下海”了。23年间,安陆水利局局长换了6任,管理处前前后后调走了50多人,但李从秀,一直坚守在这里。

李从秀的丈夫身体不好,长期服药,局机关党委领导体谅她生活困难,主动询问是否需要调到局机关工作。李从秀却拒绝了,她说:“守着水库挺好的。”

李从秀承担着管理处“五员”角色:早上保洁员、炊事员,白天管理员,晚上资料员和信息报送员,经常熬夜。长期扎在男人堆里,炼就了李从秀刚毅、坚韧的“女汉子”形象。管理处的生活物资都要到最近的雷公集镇采购。2010年前,水库还没修通村公路,也没有电动车。文弱的李从秀每次都是靠着扁担将几十公斤物资、走几里土路挑到管理处。

不光能自己维修除草机等各类设备,李从秀还研究出了一套人工除杂和药物除杂相结合的办法护坡除杂。如今,近4万平方米坝坡的杂树杂草得到全面控制,坝容坝貌彻底改观。

2009年6月下旬,夏日炎炎。水库正进行除险加固工程。李从秀一边监督施工质量,一边帮忙拌砂浆、提灰桶、推斗车。

突然,李从秀腹部剧烈疼痛,突发疾病晕倒在大坝上,立刻被送往医院手术。

手术出院后医生叮嘱李从秀需要回家休养3个月。当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中,考虑到单位人少,很多事忙不过来,李从秀主动要求返回工作岗位。因为这,李从秀留下了后遗症,伤口经常隐隐作痛。

有时候忙碌一天,全身酸软无力,同事们劝李从秀休息,但她总是闲不住。

她说:“当初干这份工作或许是为了生存,但经过了这么多年,放在心上的更多是责任,是情感,也是一份快乐!”

李从秀的婆家离管理处只有1公里路,女儿也一直住在家里,但她却很少回家。有时候回去吃顿饭,晚上还是要赶回管理处。

“水库关系到周边农民的安全,我一天不回去就放心不下。水库就是我的家。”

怎样的动力能坚持23载?

李从秀笑笑说:“其实我干的都是一些不起眼的小事,但是当我看到大坝坚如磐石,看到水库周围整洁的环境,看到村民们洋溢的笑脸,我知道,自己的坚守,值得!”

原标题:《巾帼风采丨守望幸福 钉在水库上的“螺丝钉”——记湖北省三八红旗手、全省优秀共产党员李从秀》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