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蓝瓶咖啡,昙花一现?

2022-03-04 11: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开业当天排出百米长队,等待3小时才能买到,黄牛叫价百元一杯?

当Manner等咖啡新势力疯狂扩张之际,顶着“咖啡界苹果”的蓝瓶咖啡正在以一种更精致的姿态切入国内的咖啡赛道,成为当下最热门的咖啡品牌。

然而在魔都,最不缺的就是网红咖啡店,当消费者尝鲜的热度退去过后,蓝瓶还能做多久的“顶流”?

排队3小时,黄牛炒到百元一杯

蓝瓶咖啡成顶流网红

距离中国内地首店开业刚刚过去8天,蓝瓶咖啡的内地第二家门店也紧随其后即将在上海静安嘉里中心开业。

2月25日蓝瓶咖啡首店开业当天,门口一眼望不到边际的排队人群让这家咖啡新晋的网红咖啡在社交媒体上赚足了眼球。

微博、小红书上清一色的打卡帖,甚至有消者打飞的来上海排队只为喝一杯蓝瓶咖啡。

据店员介绍,开业当天早上6点便有众多咖啡爱好者前来排队,如果从8点开始排队,预计等待时间将超3小时。不仅如此,原本均价40一杯的咖啡,价格经过黄牛的哄炒达到100元一杯,但即便如此,仍有不少顾客前来询价购买。

咖啡界的“苹果”

和别的品牌有什么不同

在当下极度内卷的咖啡赛道,咖啡的口感与味道似乎都大同小异,相比之下,如何讲好品牌故事反而成为了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因素。

蓝瓶咖啡于2002年创立于美国加州,经过多年发展,于2017年被雀巢收购,目前已在全球开设有100多家门店。

作为一家有20多年历史的咖啡品牌,蓝瓶咖啡以新鲜烘培的有机咖啡豆闻名,定位为精品咖啡馆,之所以一直被全世界的精品咖啡爱好者所关注,得益于其对于咖啡品质一贯的严格要求,以及品牌文化的长期建设。

选址方面,蓝瓶咖啡并没有将中国首店选在常规的商场或办公大楼,而是将地址选在了历史建筑“裕通面粉厂宿舍”,这样一种复古气息浓厚老旧建筑给蓝瓶咖啡的品牌无形中增添了更多的故事性,也给消费者带来些许文艺气息,吸引更多人前来打卡。

凭借简约和富有格调的设计风格,蓝瓶咖啡也被称为“咖啡界里的苹果”。

除了选址外,蓝瓶咖啡主打的核心概念仍是“精品咖啡”,其对咖啡的品质有极高的要求,全部咖啡都是48小时内烘焙完成。然而品牌在提供高品质咖啡的同时也意味着消费者需要支付更高的价格。

根据蓝瓶咖啡的菜单来看,咖啡价格普遍在30到50元之间,大众点评上人均消费高达82元。相比之下星巴克的人均价格在50元左右。但即便如此,消费者仍乐此不疲的前来打卡。

定价双标、赛道内卷

蓝瓶咖啡会是昙花一现吗

对于魔都而言,最不缺却的就是网红咖啡店,从瑞幸到manner再到如今的蓝瓶咖啡等一系列咖啡新势力,每一阵网红之风刮过总能吸引无数消费者疯狂打卡,然而热度退去过后,真正能沉淀下来留住顾客的品牌仍是少数。

连日来,蓝瓶咖啡在魔都已成为炙手可热的咖啡品牌,但在大众点评上,蓝瓶咖啡的评分仅有3.7分,大多数消费者对于给出低分的理由普遍是等待时间过长、价格偏贵、品质不足等。

有消费者表示,开店初期咖啡店的体验并不如预期,员工操作流程生疏,现场也出现了下错单叫错号等一些零碎的问题。

另有消费者表示,蓝瓶咖啡出现了定价双标的情况,在上海店的拿铁42元,同样产品,在香港38.75元,纽约29.97元,东京28.57元,上海店是目前全球最贵的一家蓝瓶咖啡。

除了当下消费者反馈的一些问题外,蓝瓶咖啡想要在国内实现长远的布局也并非易事。

根据2021年上海发布的《上海咖啡消费指数》显示,上海目前拥有超过6900家咖啡店,是全球咖啡馆最多的城市。

即便算上即将开业的另一家,蓝瓶咖啡在国内也仅有两家门店。相比之下,动辄便扩张百家余门店的Manner等咖啡新势力,蓝瓶咖啡在数量上并不占优。

此外,在当下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中,快餐式的平价咖啡更符合都市消费者的实际需求,而主打精品咖啡的蓝瓶想要获得主流市场认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开业至今已过去8天,“裕通面粉厂宿舍”门口的消费者依然络绎不绝,蓝瓶咖啡的国内首店算是开了个好头,然而市场也永远不会缺消费者,魔都也永远不缺网红店,狂欢过后,人们仍然会乐此不疲的奔赴下一个网红店打卡。对于蓝瓶咖啡而言是否能够留住消费者,是否能够在极度内卷的咖啡赛道保持竞争力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

lanjingcj

专为记者打造的平台

行业热点丨传媒大咖丨传媒动态

微信勾搭小助理

lanjingzhuli

原标题:《蓝瓶咖啡,昙花一现?》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