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人为什么会“未老先聋”?做好这5点可避免

2022-03-04 12:3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知妹 腾讯医典她知 收录于话题#身体秘密 9 个 #耳朵 1 个

The world is sound(世界充满声音),因为一切都在振动。

读到这篇文章的你,你身体的每一部分都在以不同频率振动。

(来源:soogif)

技术历史学家艾米丽·汤普森指出:

“声学环境既是物理环境,同时也是我们感知环境的一种方式。”

但并不是所有振动的频率我们都可以听见。

人类选择性地听见20赫兹~20000赫兹区间的声音,这是演化的产物。

如果人类的远祖能听到世界上所有频率的声音,那他们的世界会无比嘈杂,也无法准确定位和识别有效信息。

在大约4亿年前,当两栖动物在陆地上定居后,鼓膜和耳蜗就开始演化了,因为对于生存而言,声音具有远远超过视觉信号的优势[1]。

(来源:soogif)

我们的远祖听到声音之后的首要任务是迅速识别它——弓弦的响声、头顶的雷声、正在接近的滚滚马蹄声、蛇发出的咝咝声,都是危险的信号。

这些声音频率主要分布在20赫兹~20000赫兹,也就是我们现在可听见的声频范围。

而我们是如何听见声音的呢?要从一只“蜗牛”说起。

想象你跟随着声波进入人类的外耳道,穿越鼓膜,途经中耳,慢慢走进内耳,你会看见精细可爱的耳蜗结构。(因为外形酷似蜗牛,而被称作耳蜗。)

耳蜗与听神经相连,一直延伸到大脑。(下方为视频)

当外耳从环境中采集的声音沿着耳道向内发送,会引起鼓膜振动。随后,如米粒般大小的听小骨(锤骨、砧骨和镫骨)通过来回舞蹈,传递声波,最后一块骨头(镫骨)连接到内耳。

人耳结构

中耳可以使到达鼓膜的声音,在进入内耳时被放大44倍[2]。

那么,这些被放大的机械振动,是如何转化为大脑分析理解声音所需的电信号呢?

答案就在于耳蜗毛细胞。

耳蜗上的毛细胞可以“数”清楚声音振动的频率,从而进行区分、处理这些信息。

从下图中可以看到,处理声波的过程中,毛细胞上的纤毛就像南徙的大雁——一会儿排成“一”字,一会儿排成“人”字。

有趣的是,耳蜗并非一个线性放大系统,耳蜗对不同频率声音的敏感性并不相同。

在20赫兹~20000赫兹频率范围的声音,人耳对高频声音(>8000赫兹)不敏感,对1000~3000赫兹的声波最为敏感[1,3]。

高分辨率扫描电镜观察耳蜗毛细胞[4]

也就是说,我们对中低频声音(如语言和音乐)的分辨能力十分强大。

这意味着人类舍弃了对高频声音的处理能力,为语言和音乐文明的诞生保留更多的资源——某种程度上说明,声音及其衍生物令人类独特。

人耳可听见的声音频率范围[3]

但,你知道吗:

新生儿可以听到20000赫兹,大约40岁时降至16000赫兹,而60岁时下降到10000赫兹左右。80岁时,大多数人对8000赫兹以上的声音都是完全听不到的[5,6]。

如果你现在20多岁,那很可能已经对17000赫兹以上的声音充耳不闻了。

随着人类年龄增长,对各区段频率声音的感知力都会逐渐衰退,老年性耳聋是人类难以避免的结局。

帮我们“数”清楚声音振动频率的耳蜗毛细胞,从我们出生的那一刻,就在消耗且不可再生。

毛细胞上方紧邻耳蜗盖膜,声音传来的时候,毛细胞的纤毛被压在耳蜗盖膜上摩擦,久而久之,纤毛就被蹂躏直至退休。

B.受损的耳蜗毛细胞[7]

A.正常的耳蜗毛细胞

原来年纪大了,不仅脱发,耳蜗里面的纤毛也所剩不多,且珍惜啊!

在20赫兹~20000赫兹的声频范围内,每一个频段都有一个恰好被人耳听见的最小振动强度,称为听阈。

按照WHO 2021年更新的听力下降分级标准[8],健听者的听阈一般小于20分贝,听损者的听阈则高于20 ~ 35分贝,残疾性听力损失则超过40分贝。

WHO 2021年听力下降分级标准

(点击看大图)

近十年来,我国听力损失者高达1亿人[8]。其中,不少是青壮年。

《中国听力健康报告(2021)》蓝皮书指出[9],我国报道的青少年听力损失的发病率为1%~19.23%不等。

噪音导致了这场不可逆转的听力损失——车水马龙、建筑噪声和娱乐性噪声(电玩城/KTV/演唱会/耳机等),这些声音过度摩擦耳蜗毛细胞,使人类提前进入“听不见听不清”的阶段。

(来源:soogif)

听力下降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人们对自己的听力损伤往往毫无知觉。

如果一个人近视看不清了,很快就会发现并及时佩戴眼镜矫正;但是人们发现自己听不清的时候,已经到了严重的程度。

比如,共处一室却听不见他人的轻声讲话;

与人交流时可能需要别人重复多次才能听清

经常听错别人的词汇;开会时若坐在后排听不清同事的发言;

在嘈杂的餐厅即使面对面交流仍然非常吃力;

如果你喜欢戴耳机,身边的人甚至都听得清楚你耳机里的内容……

这些都提示着你听力受损。

日益嘈杂的世界正在影响人们的健康,我们需要一个柔和的结界来缓和噪声的攻击,并恢复我们与声音之间和谐的关系。

下面一张图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声音频率。

向上滑动阅览

1

重视“听不清、听不见”的症状

2

听力测试是了解听力最直接的方式

WHO开发了一款听力测试软件hearWHO,只需5分钟就可以获得一份听力检测报告。

如果app提示你已出现听力损失,一定要尽快在医院耳专科或听力中心预约擅长耳聋耳鸣方向的医生,进行专业的检测(耗时约30分钟)。

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佩戴助听器/植入人工耳蜗。

(来源:hearWHO app截图)

3

培养健康用耳习惯。

娱乐性噪声是现在年轻人出现听损的主要原因。

耳机释放出来的噪声强度可达78~136分贝(>85分贝就属于强噪音了),更别说演唱会、酒吧、电玩城和广场舞。

若喜欢戴耳机听音乐、有声书,一定谨记60/60原则——音量不可超过60%,煲耳机不超过60分钟。

不戴耳机入睡。

嘈杂环境不戴耳机。当环境变吵的时候,人会无意识地调高音量,并且大脑会对此产生适应而察觉不到损害。

降噪耳机其实屏蔽的是外界噪音。如果耳机音量很大且长时间使用,依然会对耳朵有损伤的哦。

减少打电话的时间,条件允许的话用免提功能。许多工作中需要大量打电话的人,时间久了会出现听力下降、耳鸣等症状。

4

远离噪声

远离生活中的噪音源,如鞭炮/街边大喇叭/汽车鸣笛/食堂餐盘回收处等。

长时间搭乘地铁/高铁/使用榨汁机(如奶茶店员工),可佩戴入耳式海绵耳塞隔音。

演唱会爱好者,不要在前排或音箱附近。声音从业人员很警惕听力损伤,但普通人就没有这个意识了。

警惕职业噪声。国家要求85分贝以上的工作环境,企业需要对员工实施听力保护计划,如分发护耳器、定期听力检查、护耳知识培训等。

及时解决环境中的噪音,如从源头上阻止(施工/广场舞等噪音可以报警),或者关闭门窗、安装隔音装置。

这些伤害不是忍一忍就可以消失的。

5

其他注意事项

新生儿听力筛查。

减少接触耳毒性的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和化学试剂(如二氯甲烷)。吃任何药物前,最好都咨询医生或药师。

吸烟(包括二手烟)增加听力下降的风险,尽早戒烟。

不用利器掏耳朵。

坐飞机时多喝水、做吞咽动作,降低耳气压伤的风险。

耳朵有炎症及时治疗。

若已出现听力损伤,及时干预,必要时进行康复训练。

祝大家都能拥有一副好耳朵,更好地欣赏美妙的声音!

特约作者

丹庆|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医学博士

审稿专家

谭志强|湖南省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医师

参考文献

[1]迈克·戈德史密斯. 牛津通识课:声音[M].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1, 04.

[2]阿马尔·阿尔查拉比, 马丁·特纳, 沙恩·德拉蒙特. 人人都该懂的脑科学[M].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 09.

[3]吴皓, 黄冶物. 新生儿听力筛查[M].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4, 11.

[4]Harrison RV. The prevention of noise induced hearing loss in children[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12, 2012: 473541.

[5]Wang M, Ai Y, Han Y, et al. Extended high-frequency audiometry in healthy adults with different age groups[J]. Journal of Otolaryngology-Head & Neck Surgery, 2021, 50(1): 52.

[6]Wasano K, Kaga K, Ogawa K. Patterns of hearing changes in women and men from denarians to nonagenarians[J]. The Lancet Regional Health Western Pacific, 2021, 24(9): 100131.

[7]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How Does Loud Noise Cause Hearing Loss? https://www.cdc.gov/nceh/hearing_loss/how_does_loud_noise_cause_hearing_loss.html

[8]谢静, 贺璐, 龚树生. WHO世界听力报告的解读与思考[J].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1, 56(10):5.

[9]中国听力医学发展基金会, 龙墨, 郑晓瑛,等. 中国听力健康报告(2021).

内容制作

原标题:《人为什么会“未老先聋”?做好这5点可避免!》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