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中国自主研制4500米载人潜水器28日开展全流程水池试验
“蛟龙号”是我国第一个载人潜水器,它曾经在2011年和2012年分别下潜到5000米和7000米的深度,对那里的情况进行了科学考察。此后,我国的载人深潜没有停止脚步,开始了自主研制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的制造。目前,这个中国自主研制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已经进入水池试验阶段。今天,中船重工702所4500米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胡震告诉记者,潜水器即将在明天,择时开展全流程水池试验。

从潜水器4月13日转场到水池开始,潜水器的水池试验一直持续至今,完成了超过20个测试项目的单项测试,下潜次数超过15次。胡震表示,全流程水池测试,不仅对潜水器是考核,也有众多亮点是观众可以通过画面特别关注的。
中船重工702所4500米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胡震:一个就是在潜水器准备阶段,人员进舱开启准备的这一套流程,第二个是潜水器入水以后,开出去下潜的过程。第三个就是潜水器坐底以后,开展作业的过程。
水池试验:潜水器的“试车场”
其实,潜水器最终能在海洋中圆满完成任务,水池试验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是潜水器从陆地开始走向水中的第一步。无论对潜水器,还是将来要操作潜水器的潜航员来说,水池试验都相当于一个训练场。而全流程水池试验,也就是要求潜水器在水池环境中,连续完成一系列科考当中的实际动作。

叶聪表示,如果把4500米载人潜水器比作一辆新车,那么水池,就相当于“试车场”。而潜水器的这个“试车场”,也比曾经的“蛟龙”有了很大提升。
叶聪表示,水池试验预计时间在两个月左右,最终要使潜水器和潜航员都符合出海的条件。
多重准备迎水池试验水下直播
央视新闻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明天将对潜水器的全流程水池试验进行直播,为了更好地展现潜水器在水下的性能和运动情况,专门邀请潜水员带光纤下水,提供直播信号。水下直播比陆地上的不确定因素更多,那么潜水员都要做哪些准备,初步探测的水池情况如何?

在陆地上进行了一系列装备和通讯的检查之后,潜水员入水,对水池的水温和地形等情况进行初步探查。
潜水员高晟:水下的情况比较复杂,它只有一个平台,而且在旁边有一个圆形水泥的环形,类似于一个深坑,水下有钢架和绳索,所以说我们潜水员也要注意。
(原标题:中国自主研制4500米载人潜水器28日开展全流程水池试验)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