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西子湖畔“丽人行”,浙博展古代女性图像

澎湃新闻记者 陈若茜 综合报道
2022-03-08 09:02
来源:澎湃新闻
古代艺术 >
字号
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展。 视频来源:浙江省博物馆(04:55)
澎湃新闻获悉,3月8日,“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展”在浙江杭州西子湖畔西湖美术馆拉开帷幕,展览精选浙博馆藏的古代女性图像画作,同时配套展示相关的古代女性饰品、服饰、生活用品等实物,以及当代女艺术家的作品,通过160余件(组)展品,邀观众一起看画中丽人千姿百态,品画外丽人百味人生。

展览现场

公元前5世纪,中国就开始出现了带有女性形象的图案,到了汉唐时期,女性形象已经是绘画作品的常见题材之一。留存下来的古代绘画,尤其是明清流行的长卷和套画,有不少是专门描绘女性生活的。

 清绣云肩

明龙泉窑青瓷花觚

本次展览主线精选了75幅馆藏古代女性题材画作,围绕画作,还搭配展出80余件(组)与画面内容相关的古代女性饰品、服饰、生活用品等实物,种类包括瓷器、金银器、铜器、漆器、丝织品等。画作和配套的文物有机结合为信息组团,二维图像和三维画作相辅相成,可以让观众对画作上表现的古代女性装扮、器物陈设、生活用品等有更直观的认识。

谈及这个展览的亮点,浙江省博物馆副馆长、“丽人行”展览策展人蔡琴提到,现在很多人对古风、国潮都很有兴趣,所以这些图像给观众带来了很多直观的欣赏的一个点,最大的亮点就是把馆藏最好的女性图像有一个集中的呈现,并请了三位当代女性艺术家来进行她们作品的展示,她们的年龄也分别代表五零后、七零后和九零后。整个创新的点应该是内容促进技术,技术又反过来促进内容,是一个互联网真正被我们使用的非常好的创新展览。

 清 费丹旭 《听秋啜茗图》展览现场

展览分为“闺闱风韵”“云幕椒房”“庭院春深”三个单元,根据西湖美术馆三层的展厅格局排布展线,从外在到内在,带领观众逐步走近古代女性的世界。并通过详细的信息组团,延伸相关知识点,以进一步丰富观众对古代女性的认知。

第一单元“闺闱风韵”聚焦古代女性的外在形象。其中,“态浓意远”板块探讨在各种社会文化因素作用下,不同时代对于女性形象审美风尚的变化;“绣罗翠微”板块展示了古代女性丰富多样的发式、妆容、首饰、衣着,呈现出历代女性对于美的不懈追求。

清 沈史 《独立仕女图》(局部)

美丽是古代女性不懈的追求,加上“为悦己者容”思维的推波助澜,整装修容、追求外貌的姣好,遂变成古代女性生活中的重要环节。女性的梳妆过程具有隐密性和私密性,而古代绘画中有不少描绘女性梳妆打扮的题材,为我们窥视古代女性梳妆的闺中之秘提供了途径。

清 沈史 《独立仕女图》(全图)

绘画中展现的美女往往都经过精心的梳妆打扮,佩戴精致的饰品,身着多彩的衣物,焕发令人沉醉的风采。诸多的女性梳妆图除了展现闺阁女性梳妆打扮的美好姿态、顾影自怜的忧愁,也带有照镜反思、端整仪容和品德的教化意义。

第二单元“云幕椒房”着眼于古代女性的活动空间,分为“丽居静好”和“山水园林”两个板块。从室内的闺阁天地到户外的园林山川,相比于男性的广阔天地,画作中所描绘的女性空间充满了局限性,由此窥得在古代社会“男主外女主内”的规范下女性精神情感受到的束缚。

清 费以耕、张熊 《梅花仕女图横幅》

“闺阁”的原始意义就是内室的小门。男性活跃的社会公众空间是广阔的、宏观的,而女性日常生活的闺阁空间是局限的、微观的、宁静平淡、波澜不惊、循规蹈矩的。画中的重帘、帐幔,既是女性生活空间上的隔离和封闭,也是情感天性上的压抑和束缚。而这个“内”有几层意思和具体规范:社会阶层之间的分界其实更为本质,士大夫阶层的女性在很多方面是利益和特权的共享者。因此,相较于阶层之间的“墙”,同一阶层的女性的空间的界分,既不是“墙”的意象,也不是“屏”的意象,而是“帘”意象:它表明了界限,也暗示了连通;它并非不可穿越,但又确然存在。

第三单元“庭院春深”关注古代女性的多维身份。其中,“逝水流年”板块中三个小节的画作分别展现了古代女性作为才女的琴棋诗画才艺、作为贤妻良母的家庭生活和女红劳动。

清 费丹旭 《听秋啜茗图》

中国古代女性是有“人设”的:一是身体不能超越家居范围,二是行为不能超越家务范畴,三是意识不能超越家庭范式。从出土文物到耕织图、院体画、外销画,再到民间画作,对象包括皇室女性、贵族女性、普通农妇。她们是女儿、宠妾或妻子、母亲,却唯独不是自己。有条件的士大夫会在其私家宅院中开辟后花园,以供家中女眷游玩解闷。这样的条件可谓优渥,但也将她们牢牢困锁在内宅后院之中。虽然被封闭在“后花园”,但她们并不是“后花园”的主人。古代的私家花园,本是男人为自己营造的心灵休憩的场所,作为他们附属的女人,不过和那些花草石山一样,是花园中不可或缺的高级审美元素。于是诸如教子、纺织、刺绣等,更大量的是消闲,如理妆、弹琴、下棋、看书、画画、写诗、烹茶、饮酒、游戏,甚至就是凭栏闲坐发呆就成了闺秀重要的生活内容。

清 恽冰 《玉洞仙株图》

“闺阁芳菲”板块精选古代女性画家的作品,探讨她们的精神世界和自我意识。封建上层社会妇女有了闲暇,又不甘全无生活目标。为此,亟待教化,演习种种才艺,袁枚就是热衷此教的文人之一,“授业”旨在使女人变得更忠实、驯服,在精神上和生活中进一步被奴役。有的家庭,女性的行为也可能得到父兄、夫婿的欣赏、珍重和支持,如蕉园诗社的每个才媛(前后有12位骨干)均有诗集问世,她们中的部分同样一专多能,能诗擅画,她们的才干也有被记录到官方的史志中,得以使整个家族获得荣耀。虽然仍然不过是男性世界的分支细流而已,但女性抑或可以是读者、作家、书家、画家的身份出入公众的视野,有的还成为职业画家,维持生计。

清 叶衍兰 《摹随园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局部)

清 叶衍兰 《摹随园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局部)

清 叶衍兰 《摹随园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局部)

清 叶衍兰 《摹随园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局部)

清 叶衍兰 《摹随园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局部)

展览对《摹随园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这一重点展品进行动态展示,该图记录了清代杭州人袁枚在西湖宝石山庄授业的雅集盛会,画中的每位闺秀都凭借才情留下了自己的姓名,观众可以通过动画逐一认识画中的人物。

尽管展览的主题围绕“中国古代女性图像”展开,但本次展览还特别设置了当代女性艺术家空间,展出施慧、潘汶汛、刘禹君三位不同年龄段女性艺术家独具风格的艺术作品,展开一场古典与当代、画里与画外、个人与群体的对话。古今呼应,展现当代“丽人”的才思。

 展览现场

置身于“丽人行”展览空间,观众将被许多融合展览特质的细节设计包围,在欣赏展品、品读故事之余,还可以在这个特别的场域中去发现与对话,感受细节中的余味。

清泥金彩漆三屏式梳妆镜台

清孟臣款紫砂壶

清喜生贵子福寿双全铜镜

展览的形式设计通过整体色调传递了古代女性温婉的品性,借助大量的门、窗、帘、屏风等元素营造古代女性空间的氛围感,并搭配四季植物、庭院风景、闺房摆设,带给观众沉浸式的体验。

展览现场

“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线下展脱胎于2021年“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云展览”,线下展中的所有图像都可在云展览中搜索。观众在观展过程中,可以在展柜前打开移动端的云展览,搜索感兴趣的图像,进一步了解该画作的作者简介、题跋释文等信息。也可在大厅通过多媒体互动浏览和搜索“丽人行”云展览。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3月8日与浙江省博物馆的“丽人行——中国古代女性图像展”同步启幕的还有安徽博物院的“绿鬓朱颜——明清时期女性题材绘画展”、江西省博物馆的“瓷 · 婳——女性主题艺术展”、苏州博物馆的“江南佳丽——苏州博物馆藏仕女画展”、湖州博物馆的“美人如画——十九至二十世纪东亚女性人物画艺术展”。 五馆联动形成一个主展馆加四个分展馆的“1+4”展览模式,并借助数字技术实现五馆间“云互动”。各地观众可以跨越疫情的阻隔,通过多媒体屏查看其他博物馆展览的现场画面,浏览各馆展览的展品。

展览海报

(本文图文资料由浙江省博物馆提供)

    责任编辑:顾维华
    校对:丁晓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