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整整1.1万毫升的鲜血!22年来,你们的故事太令人动容...

2022-03-07 11:0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献血救人不容易,阿奴为你们骄傲!”坐在自家宅前,眯着眼睛,看着女儿朱满怀、朱正宝一本本鲜红的“无偿献血证”和获奖证书,78岁的金山区山阳镇长兴村2组村民倪永芳笑得很甜,并给两个女儿竖起了大拇指。

一腔热血 坚持廿载

朱满怀、朱正宝是姐妹俩,淳朴善良,豪情满怀,充满正能量。截至目前,她们俩一个献血8000毫升,一个献血3000毫升,虽然都已年过半百,但她们表示,只要符合要求,就会奉献到底。

“我妈年轻的时候是生产小队的妇女干部,工作中要处处带头,还常常做‘无名英雄’。那年我大概五六岁,她参加了义务献血,她告诉我们,献血能救人,可能那时就在我心中埋下了义务献血的种子。”现年53岁的朱满怀对此仍记忆犹新。

2000年,在长兴村村办幼儿园担任教师的朱满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她感到无比光荣。那年10月,听说村里有献血的名额,她就主动报名,并给姐姐朱正宝也一起报了名。那天,朱满怀顺利地献血200毫升。不巧的是,姐姐朱正宝正好还在市区跑运输,被告知回不来了。朱满怀心急如焚,她马上又撸起袖子,代替姐姐献了200毫升。

▲朱满怀献血中

▲朱正宝献血中

在之后的22年里,她始终坚持在义务献血的路上。2020年,朱满怀荣获“2018-2019年度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2021年,恰逢建党100周年,她又两次撸起袖子,献血800毫升,表达对党的感激之情。

▲朱满怀

“无偿献血是积德行善的事,有机会救人一命,这事一定要做,而且我是O型血,可以帮助的人更多。”朱满怀坦言,我以前血压只有60/90,现在稳定在76/110之间,比以前更好了。

身体力行 影响他人

朱满怀当过村办幼儿园教师,后来又被调到山阳镇海趣、金世纪、山新居委会等地担任社区干部,分管红十字、民政老龄等条线工作。在她的影响下,身边不少人也加入到义务献血行动中来。

▲朱满怀

▲朱正宝

“我年轻时跑运输很忙,没想太多。做一件事不难,难的是坚持下去,妹妹一次次地献血,对我的影响很大。”从2009年开始,姐姐朱正宝加入了义务献血的队伍。2021年,她两次献血共600毫升。

海趣居民区居民张金梅是朱满怀在工作中认识的,在朱满怀的影响下,张金梅已义务献血3200毫升;朱满怀的儿子冯晓强则在十多年前就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志愿服务 永不停歇

志愿服务无止境。

就在今年2月25日,朱满怀、朱正宝分别荣获金山区血液管理事务中心授予的2021年度无偿献血宣传招募“服务明星”和“服务奉献奖”荣誉称号。

原来,从2019年开始,姐妹俩还加入了流动献血车上的无偿献血宣传招募志愿者队伍,为市民们答疑解惑,号召越来越多的人自愿加入到无偿献血队伍中来。有时候她们在枫泾古镇做志愿服务,有时则在金山万达广场,更远一些还去过上海火车站。

▲朱满怀在万达广场做志愿者

从山阳到枫泾,虽然都在金山,但毕竟两地有一些距离,姐妹俩经常很早出门,换上3辆公交车才到枫泾。不论寒冬酷暑、刮风下雨,只要有志愿服务,她们都会提前赶到,站好每一班岗。

▲朱正宝在枫泾古镇做志愿者

有朋友和她们开玩笑说:“你们两位奶奶不在家里享清福,偏偏要在外面‘喝西北风’,真是‘吃饱饭没事干’。”姐妹俩笑了笑:“志愿服务让我们充实又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在生活中,姐妹俩都是热心人:邻居老陈有糖尿病,子女都住在城里,朱满怀就经常帮他测量血糖;年过八旬的赵老伯头发长了,朱满怀就多次帮他理发;遇到陌生人问路,朱正宝耐心帮忙指路……姐妹俩都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助人为乐的社会美德,把志愿服务融进生活,在温暖他人的同时,也照亮自己。

通讯员 | 王萍

编辑 | 何小燕(见习)

原标题:《整整1.1万毫升的鲜血!22年来,你们的故事太令人动容...》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