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毕业生到哪里去⑥|比逃离北上广更重要的是:能否直面人生
【编者按】
又到毕业季,许多问题年复一年地困扰着即将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们。哪座城市适合自己?是该先就业再择业还是可以选择慢就业?什么专业更有前景?要不要考公务员?这些问题没有固定答案,我们约了一些过来人谈谈他们的“社会之旅”,希望能给年轻人提供一些有用的借鉴。
我第一年当老师的时候,班上有个学生提出要转专业,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的父亲“听说”另一个专业更好。我问:“那你自己怎么想?”她说:“我也不知道。”于是我不再说什么,由她去了。过了两年,又有个学生提出要转专业,我问她为什么,她说她的父亲认为另一个专业更赚钱。我问:“那你自己怎么想?”她说:“可是我从心底热爱本专业,我不想转。”我说:“那你试着跟父母好好沟通沟通,让他们明白你的想法好吗?”她说:“好。”可是后来,她还是转去了父亲替她选择的那个专业,临走前她黯然地对我说:“没办法,我拗不过父亲。”
第二个学生让我难过了好一阵,她很有本专业学习的天分,但却在我最看好的时候改变了人生轨迹。我很难接受“父母之命”这件事情,大概跟我自己的经历相关。当年高中分文理科的时候,理科比文科更好的我毅然决然地转到了文科,仅仅因为我想报考的专业当年只收文科生。班主任数学老师几次三番地找到我的父母希望他们能够劝阻我这个“疯狂”的行为,但父母却相信我有我的道理,支持了我的选择。后来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数学老师再次建议我填报文理兼收的经管或金融类专业,一来因为热门、前景好,二来因为我的数学成绩很好,如果选择一个纯文科专业在她看来实在太“浪费”。然而我并没有采纳这个建议,而是义无反顾地把所有的志愿都填上了当初转到文科就心心念念的专业。我的父母因此再次收到来自各方好心的建议,老师和其他家长们都劝说“孩子任性,家长可不能糊涂。”“高考这么重要的事情可不能由着孩子瞎填乱报。”可我的父母依旧把选择权完整地放在了我的手里,他们依旧相信我有我的道理,当然,同时也告诫我须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当年那个我颇费周章且屡被劝阻所选择的专业就是我今天所从事的专业,如果从大一算起,迄今我已经干了16年。总是被人问起究竟是怎样的毅力和执念才能一路从本科读到博士,我的答案唯有“喜欢”。没有什么比“喜欢”更能让人执着,这和谈恋爱是同一个道理。
没有父母会愿意眼睁睁地看着孩子跳入火坑不想着拉一把,这在任何时期都一样,但不一样的是,在孩子跳入的“究竟是不是火坑”这个问题的判断上,我这几年的观察是,如今这一代学生的父母比我们那一代父母恐怕普遍要强势一些。这不仅仅体现在孩子求学的每个阶段,也体现在他们毕业选择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甚至此后的每一份工作之时。
刚当老师的头两年我还常常烦恼于每次与学生讨论就业,他们都说“我爸让我”怎样怎样或者“我妈让我”怎样怎样。后来我就渐渐地对这种套路有了充分的心理准备,可因此我跟学生之间也就渐渐地没什么讨论的空间了,因为无论他们跟父母的想法一致还是不一致,当选择权不在他们手里,我们就没有了讨论的意义。
当然,不是所有的学生在毕业选择上都会受制于“父母之命”,也可能多少会有些地域、学校的差异,我说不准这种现象到底在今天究竟有多大的代表性,但至少在我所接触的学生中,其表现之突出是我们读书时所不曾有的。
可能有人会说,“父母之命”未必就一定是坏事,父母的经验以及对孩子本能的爱护会让他们提供一个通常不错的选项。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事实上,孩子对父母所提供的选项确实也并不都是抵抗,顺从的也有很多,但除了恰好真正“心意相通”以外,“自己并没有什么主意与偏好”是顺从的另一大原因。换句话说,既然你不知道怎么选择那么索性就由父母替你做了得了,这也算是 “一拍即合”。此外,除了顺从,另一种接受就是抵抗无效的结果,就像开篇的第二个学生一样,自己的意愿父母不同意,但又拗不过父母,于是只好妥协,采纳父母的选项。
然而,在我看来,“父母之命”的问题并不在于他们提供的选项是不是够好,而在于孩子在“毕业”这个人生的重大关口丧失了自己直面人生的机会。
也许有人会说,不是每个孩子都有能力在毕业的关口直面人生,要锻炼也可以到工作岗位上了再锻炼,没必要在毕业选择的时候冒风险。但事实上替孩子决策的父母没有哪个是仅仅在毕业的关口才代替孩子,而是在他们人生的多个甚至每个重要关口或者关键事件中都充当了同样的角色。这样一来,即使你决心在孩子毕业之后就撒手,但他们已经因为从来就没张罗过自己的未来而无所适从。一个人的成熟与年龄无关,年龄的增长不会抵消成长应有的步骤。
更重要的是,有没有自己张罗过未来的人在对待工作的困难以及种种逆境时的表现往往是不一样的。一个人的责任、担当与韧性不是天生,需要在反反复复与命运真实的过招中才能产生以及逐渐加固。没有人希望自己命运多舛,但也没有人能够保证自己一帆风顺,毕业后的境遇够不够好不仅仅取决于工作本身的各项属性,也取决于人的各项属性。
我作为一名老师,当然不是鼓动孩子与父母对着干,而是希望父母能够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多地成为一个建议者而不要成为决策者。总有父母声称因为孩子自己不会决策才帮着决策,或者因为孩子没有主意才帮着拿主意,可是却从来不想想你的孩子为什么不会决策以及没主意。很多父母没有意识到的是,培养孩子就好比教他学骑自行车,如果你一直扶着,他永远都学不会,只有你放手,他才有机会蹬车前行,而离开你的庇护才会启动一个人自我保护的本能,这会促使他自己想尽一切办法控制平衡,他不会坐等摔死,而会在偏偏倒倒、磕磕碰碰中学会自我前行。
在上海这个城市,我能够很明显地感觉到如今这一代父母强大的掌控能力,既试图掌控自己的命运也试图掌控孩子的命运。他们常常很笃定自己做出的选择,对于孩子的教育以及就业并没有留下多少商量的余地。然而人生的复杂以及有趣之处恰恰在于并不总按你所设定的路线展开,不让孩子去直面自己的人生就意味着需要不断地用一种掌控替代另一种掌控以全力应付随时随地可能出现的无法掌控。
坦率地说,面对今天某些大学生,我常常有一种教小孩子的错觉,他们虽然已经20岁上下,但却难以与我展开一段成年人之间的对话。他们害怕人生的变故,或者根本就不知道人生还可能会有变故。我与很多已经毕业的学生还有联系,他们离开学校以后的际遇很大程度上也能够佐证自己直面人生的重要性。那些有方向感且勇于承担命运的学生即便遇到些许曲折也大都能获得自己想要的人生,而那些父母冲锋陷阵的学生直到今天也还没进入自己的人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逃不逃离北上广并不重要,因为哪里都有人生,能够忠于自己想法并且勇于奋斗的人们无论在哪都能开掘出一片天地,如果暂时不能,也不惧怕下一站的重新再来。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