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当所庆遇上“女神”节:不一样的芳华 一样的美丽

广东省南丰强制隔离戒毒所
2022-03-08 17:1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澎湃号·政务 >
字号

每年的3月8日

对于省南丰所而言

都是一个特殊的日子

这一天,既是三八“女神”节

也是省南丰所的建所“生日”

在这特别的日子来临之际

小编邀请几位

60后、70后、80后、90后的姐妹

讲述不一样的芳华

请大家一起来感受“女神”们

一样的美丽

1984年3月8日建所的横山涡,只是一片农田瓦舍,工作生活条件极为艰苦。38年来,一代代南丰人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将封闭落后的老农场建设成了今天布局合理、环境优美、设施完善的现代化戒毒所。

60后

经历过时代的风霜

我是傲雪的梅花

周金莲

在“渦”里

我取得了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

自学考试本科文凭

在“渦”里

我从温饱走向了富康

从无车无房到拥有了安适的居所

风雨无忧的小车

在“渦”里

我从听不懂一句粤语

到适应、喜欢、深深融入这个地方

在“渦”里

我看到了孩子们一茬茬成长起来

在”渦“里

我见证了单位从落后、荒芜

慢慢变成现在这样现代、美丽

在”渦“里

我和同事们一起进步、成长

一起开心,一起努力

(我经历的四次警服变迁)

毕业从警十年后,1996年10月我从江西某劳改队调来了广东省横山涡劳教所,也就是今天的省南丰所。先后在所子弟学校、所服务公司,所机关科室、机关党总支等部门任职。从别人对我的称呼:老师、主任,经理、科长,书记、大姐等大致可以推断出是什么时期共同奋斗的同事。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二十几年间,那高低不平的红砖地面和斑驳掉灰的墙面慢慢变成了老照片,新院区、新宿舍、玻璃幕墙办公大楼、标准五十米游泳池、人工草地足球场、标准塑胶跑道不知什么时候就呈现在到了面前。私家车、商品房、孩子的成长与教育成了工作之余大家闲聊的热题……

2000年

2022年

庆幸,在我亲历了“非典”和“新冠”后,仍然能自由呼吸新鲜的空气。肉眼可见天空从蓝色变灰色再变回蓝色。我赶上了一个发展、稳定的好时代,真正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成果。有了对比,才知五十多年的进步竟然如此巨大。此生,知足、无憾!

何玉梅

时光荏苒,三十转瞬!

今年是我和谢乐明同志结婚三十周年

一路艰辛,经过了风风雨雨的十年锡婚

小心翼翼地度过了二十年瓷婚

又磕磕绊绊地走出了三十年的珍珠婚

三十年,我们收获的不仅是婚龄

还有刻在我们额头上的皱纹

印在脸上的沧桑

以及深藏在心底里的过往

当然收获更多的

是爱和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1991年,我初中、高中同班同学谢乐明参加了招干考试,来到当时的横山涡农场,成为了一名国家干部,1992年,我跟随他的脚步来到这里。那时,场所住宿条件有限,我们无奈需要“分居”生活。儿子出生后,在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下,终于分到属于自己的小窝。1997年,在横山涡小学作为临时代课教师的我,有幸参加场所最后一批干部招录考试,光荣地成为了一名人民警察。

2000年所里撤销学校,期间我经历了工作岗位的大变化,管理过招待所,做过司务长、采购员、图书管理员、会见管理员、大队管账员,也到妇女劳教所支援工作过,后来成为了一名财务人员。任何一次岗位的调整变化,我都是抱着感恩的心态面对,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收获了每一份不同岗位的真诚友谊,见证着场所的发展和成长!从茫然到坚定,从探索到实践,艰辛与喜悦并存,历练与进步同在。

正如我们当初无意中选定的都是“爱”的结婚日子:19920222。今年,我们共同哺育的“小鸟”已经羽翼渐丰翱翔天空,也于2月22日成立了自己的小家庭,那么,就让这份珍贵的爱一直爱爱爱下去。

70后

美好会随着时间到来

我是坚定的白玉兰

吴 姝

时光匆匆,不知不觉间

我来到南丰所已经26年了

1996年的我

在青海省建材学校任教

丈夫在西宁监狱从警

生活在省会城市,一切都甜蜜

1996年8月24日

刚结婚8个月的我们

提着一个大行李箱来到横山涡

没想到广东居然有

这么偏僻落寞的地方

没有公交车、没有超市

连一条通往上班地点的

水泥路都没有

巨大的落差让我倍受打击

下班回家天天哭

可以说是肠子都悔青了

从青海调干来到横山渦后,我便在所学校任教,住在最边远的三大队,每天骑着自行车往返四趟上下班。那条路大雨大淹,中雨泥泞,蛇虫爬行,全程颠簸。一天,遇到能见度极低的大雾天气,只能凭着感觉揪着心慢慢骑行。过那座小石桥时,恐惧感重重袭来,生怕跌落桥底无人看见,只能掉转回头到大队公用电话室,打电话告诉校长雾太大不敢去上班,需要请假迟一点儿。放下电话,眼泪已止不住流了下来。

相片中的二层小楼,是曾经的横山涡小学教学楼。这所小学,自1972年建校至2000年撤校,二十八载春华秋实,输送出的学生大部分接过父辈的使命,继续战斗在戒毒战线,是我所民警职工的最初摇篮。曾经在这里工作的同事,年长的已过耄耋之年,年少的也年过半百了。他们数十年躬身教坛串讲耘育新人,倾尽丹心执着讲台铸师魂,把最美好的情怀给了学生,把最美丽的青春给了戒毒事业。他们是我所场所发展的亲历者,更是场所人才储备人才建设事业的实践者和引路人。

1999年在城里买了一套顶层为8楼的步梯房,儿子在这儿出生长大,直到上中学,2012年我们买了现在的联排房,儿子去了更远的地方追求他的梦想,我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南粤温暖的气候让日子平静而又舒心。26载春去秋来,26年前的无奈与窘迫已成为故事,今天南丰所的发展与我们今天的生活水平是那时想象不到的。感恩生活给予我的一切。

罗素玲

有这样一种职业

一个人带着三种身份

既是人民的忠诚卫士

又是守护健康的白衣天使

更是拯救迷失心灵的导师

我的父亲就是一名

具有多重身份的人民警察

也是一名医务工作者

我们姐妹俩对他的工作耳濡目染

长大后双双选择报考医学院

后又先后通过公务员考试

更巧合地是

我们一起考到省南丰所医院

如愿以偿地成为了像父亲一样的人

从监狱系统转任省南丰所时,我所是全省省直单位唯一的男性艾滋病戒毒人员集中收治点,虽然存在职业暴露的风险,但我仍积极投身救治艾滋病患者的工作中。从警20年来,我先后获得个人二等功1次,个人三等功2次,并荣获全省五一劳动奖章,

警营姐妹花

/////////

时常有人问我,戒毒所医生累吗?挣的钱很多吧?我想用现在最流行的“凡尔赛”来“炫耀”这个是职业,一身的四季警服是国家标配——很帅吧!那么多的医疗药品和器械——很贵吧!那么多的戒毒人员病例——很有文采吧!面对许多有传染病的戒毒人员进行生理脱毒和心理脱瘾工作——很刺激吧!我们必须让每一个戒毒人员重塑自己并回归家庭和社会。这就是我“炫丽富有”的工作。

(我与儿子、侄子)

2020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汹涌袭来,儿子正准备参加高考。临进院区之时,我给他留下了一封信:“在你人生最重要、最关键、最需要支持的时候,妈妈多想陪伴在你身边,为你做可口的饭菜,为你倒一杯热水,为你加油。然而,当前形势,我只能歉疚地对你说一声:对不起!妈妈是一名戒毒所的医务工作者,除了陪伴呵护你的成长之外,还有一份更大的社会责任!大事见担当,危难显本色。我没有理由选择退缩,每个人都应该义不容辞、全力以赴、众志成城、共度时艰。妈妈是一名普通工作者,不过,在面临职业必须面对的困难和风险时,必须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儿子,妈妈相信你也能行!

“青春点燃梦想,奋斗托起使命”,这是我的座右铭。我很骄傲在南丰所这片热土上,谱写了“警察蓝+天使白”的交响曲。我知道自己的日常工作既平凡又特殊,但我热爱这份工作,敬畏这个岗位,担起这份职责,严谨认真细致负责的态度已深深融入了我的骨髓。

80后

幸福在我手中,

我是骄傲的红玫瑰

杜木燕

照片合集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2005年我顺利入警,成为了一名戒毒工作人民警察。从警至今,我不断提升自己,提高自己处变不惊应对各种问题能力,道德、信念、独立、韧性、思想、追求等,立的是个人处理事情的态度。

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二人世界也逐渐升级为四口之家。一个人漂着或许没什么不好,但一定是扎不了根的,只有成家以后才会安定下来,借助着婚姻更好地理解自己,成全自己。为人母之后,更是觉得成长自己,才是帮助孩子、幸福家庭的唯一途径,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身教重于言传。这个阶段的我们对自己的认识也更为深刻,更加清楚自己的优势资源,扬长避短,在工作上也开始逐渐展露自己的所长,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三者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相互成就,呈现出了80年代人如今的模样。

在这17年里,我感受到了南丰所特殊的地理文化,南丰人的朴实热情,传承了南丰人积极向上,不怕困难,迎难而上的坚强品质,个人的身心在南丰所这片土壤里得到淬炼。

见证了南丰所从劳教所向戒毒所的转型,目睹了南丰所申报部级现代化文明劳教所的创建,参与了实行全国统一戒毒工作基本模式走向戒毒工作定型期的建设,现在80年代人成长为南丰所的中坚力量,我感到很自豪。

有了“三十而立”的沉淀,即将踏入四十的我们才会真正的“不惑”,如果“三十而立”是一种确定,那么“四十不惑”就是一种肯定。相信四十的我们会少了激情多了沉稳;少了冲动多了冷静;少了放纵多了责任;少了幻想多了务实。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生活不是看见美好才选择出发,而是勇敢地走下去才看到美好。这就是看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不喜不悲的一种心境,又因为那份从容淡定,初心不改,笃行不怠,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易 丽

热爱和责任都是我工作动力的源泉。80后的童年,香港警匪片盛行,贝雷帽的帅气和眉宇间的正义深刻在孩子们的童年。我手中泛黄的小学毕业册里,梦想栏一半以上的同学都写了警察,这其中,我也在列。

多年以后,谁都没料到我找了一名警察做男友,更没料到我为了爱情追随男友的脚步也当了警察,后来还组成了双警家庭。想想年少的自己,那弱不禁风的骨架子,那多愁善感的玻璃心,压根与想象中的警察挂不上边,连我也不敢相信。2005年大学毕业,在男友的鼓励下,我报考了广东省戒毒管理局的公务员招录。一切顺利,我穿上了警服,成为一名光荣的戒毒人民警察。

时光荏苒、岁月匆匆,一转眼就在工作岗位上奋战了十七年,从家庭到警营,从青葱到不惑,从职场小白到业务熟手。变化的是岁月洗礼,不变的是坚贞的初心与使命,和肩膀上的那份责任与担当。回首往事,我不禁沉思许久:17个年头,我已从青春女生成为两个孩子的母亲,生活的担子越来越重了,但生活的乐趣越来越多了;我已从不熟悉业务常常问这问那的“小易”变成了岗位上互相交流经验的“丽姐”,工作压力越来越大,但工作能力越来越强了……一路走来,得到许多老同志的帮助,也帮助了曾与我一样的年轻人。

滑动查看更多

在男性戒毒人员场所,有风险的、劳累的活都由男民警包揽着,女民警更多的时候负责配合及内勤工作。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台打印机、一台电话机,便是我们的天地,或在电脑桌前敲敲打打,或拿着报表、文件穿梭在楼层之间,从一开始的慌乱无措到如今的有条不紊,我们凭着认真与勤奋,练就了一身好本领,像一朵鲜红的木棉花在平凡的岗位上屹然绽放。

面对海量枯燥的数字文稿,我们不畏繁琐,一丝不苟;面对高压紧张的工作节奏,我们有条不紊,丝丝入扣;我们甘于寂寞、淡泊名利,青灯孤月、笔耕难眠;我们甘于平凡、默默奉献,青春无悔、润物无声。没有惊天动地的豪情壮举,只有默默无闻的执着坚守;没有慷慨激昂的豪言壮语,只有勤勤恳恳的低头耕耘;没有轰轰烈烈的丰功伟绩,只有平平凡凡的细水长流。只为当年入警时的诤诤誓言,只为爱国为民情怀和职业自豪感。

褪去了曾经的懵懂和青涩,逐渐走向成熟与坚强,曾经的80后,现在已经成长为工作和生活的主力军。80后民警已然是南丰所的中坚力量,我们肩上承担了新时代社会对警察更高的要求。阳光正好,花开正艳,铿锵玫瑰,为警则刚,我愿将无悔的青春奉献在崇高的戒毒事业中。

90后

未来我来了,

我是不一样的三色草

黄绮琪

来南丰所之前

听过身边的监狱民警朋友

讲过不少他们在监狱内的

所见所闻和他们的具体工作

所以我对监所工作是有所了解的

但新的单位、新的身份

新的人事物、新的工作职责

还是让我经历了

初来乍到的紧张和不安

也感受着戒毒民警队伍的

严肃、认真

时光荏苒,转眼间入职南丰所已一年有余了,这一年里,我由懵懂的“南丰”新人逐渐成长,怀着一种尽快成熟的冲劲,快速转换角色、进入状态,逐步熟悉和掌握了工作。

2021年1月份入职后,我被分派到总所办公室,刚开始进入角色,3月份随着我所全面铺开政法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我被抽调去所整顿办、党史办。刚开始我无所适从,也很“懵”,对于教育整顿这项专项工作具体是怎样的,我要干什么、能干什么心里都没底。但随着所领导的高度重视,专班主任的统筹协调、合理分工,工作人员的逐步充实,整顿办这个小而精的集体真正成立并运转起来后,我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和职责。尤其是在此期间我负责出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的考题,令我受益匪浅。出题的过程也是我学习的过程,通过不同专题的政治轮训,我在潜移默化中经历了深刻的党性教育的洗礼,提高了理论知识水平,拓宽了党史视野。

经过这一年的工作锻炼,如今重新回归办公室,负责内勤,并协助编辑信息简报,相比入职之初亦更加从容淡定了。虽然我不能像民警一样身穿藏蓝警服,守护场所安全稳定,但办公室的工作繁琐杂碎,需要耐心、细致、严谨,只有内勤工作做到位做得好,才能保障办公室工作的正常运行。

第一批“90后”的女性已至“而立”之年了,一边是初老的慌张,一边是面对未来的焦虑,好像一切都未落定,而时间却催着你拼命往前跑。而我只想说,30岁正是好时候,30岁依然风华正茂,“90”后的新时代女性不仅能平衡好家庭与事业,也有经济独立的底气,有足够的能力为自己兜底,对自己负责!

朱 蕾

时间过得很快

一转两年过去了

我感觉无论是在

思想上、工作上

还是生活上都成长了不少

经过两年时间的沉淀

越来越懂得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的意义

肩章从两拐变成了一杠一

对戒毒工作的认知

也从课堂走到了实践

那些带过的班、值过的夜

熬过的封闭都成为

我从警生涯中不可磨灭的印记

完成支援女所任务回归南丰所之后,发现所里变得越来越宜居了,宿舍被修整了、有塑胶跑道了、有充电桩了、饭卡充值可以线上支付了、去食堂的路被扩宽了.......我们这个偏远的“村庄”正在一步步朝着新时代美好家园迈进着。

再次回到档案室工作,心态也更加沉稳,对档案工作也多了一份敬畏之心。档案是一条河,由远及近地流淌着世间记忆。每次翻阅一本本学习资料、一页页档案、一盒盒本册时,都像在与一段历史对话,感受到时代变迁的气息。这就要求我必须戒骄戒躁,认真对待每一份文件。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征程展现新作为,希望自己能立足岗位,不忘初心,坚持学习,将负责的工作做细、做实,昂扬奋发,砥砺前行。

老中青三代

通过不同的角度

回顾省南丰所38年来

一路豪情一路歌的历程

“半边天”们以忠诚担重担

视使命如生命

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镌刻时代芳华

谱写崭新的历史篇章

记录传承时刻,展现藏蓝青春

谱写最美华章

策划:办公室

原标题:《当所庆遇上“女神”节:不一样的芳华 一样的美丽》

阅读原文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