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老三届”的高考:一年学完六年课程,备考前两月突击背书

澎湃新闻记者 邹娟
2017-06-06 15:59
来源:澎湃新闻
浦江头条 >
字号

【编者按】

1977年高考,570多万人参加。他们中有工人、农民、复员军人、下乡知青……他们抱着隐匿许久的求知之心,在寒冬腊月里,尝试找寻人生的春天。

统一考试、择优录取,寒门不再难出贵子。而高等教育培养出的一批又一批专门人才,逐渐成为支撑中国社会转型和发展的中流砥柱。

今年是高考恢复40年。澎湃新闻记者走访了多位1977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他们中有仁心仁术的医生,有著作等身的作家、有培育一代又一代学子的教授……他们的高考故事都与上海有关。他们尘封了40年的高考记忆,将在新高考改革的春风下化成雨滴,滋润新一代国家栋梁的记忆。

今年64岁的戚秀卿,至今仍清楚记得,1969年3月31日,在上海彭浦新村,她和另800多人,登上一列开往贵州省贵定县的列车。

当时她16岁,插队落户贵州农村。那时也许她并未想到,8年后的另一场“高考列车”,会改变她的命运。

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制度,25岁的戚秀卿得以赶上这班“列车”,考上南京铁道医学院医学系,专攻心内科,成为一名医生,又担任医学院教师。她说:““我特别感谢高考。不管高考怎么改革,高考制度都是必须的。”

插队落户:每年过年回家一次

1969年,戚秀卿登上开往贵州省贵定县的列车。如果求学生涯顺利,她应该1967年初中毕业。但“文革”的到来,让她的初中生活在初二划上休止符。

当时,1966、1967、1968三届初、高中毕业生,合称“老三届”,他们因文革在校堆积,到1968年,六届中学生同年毕业,造成巨大的就业危机。

因是三姐弟中的老大,戚秀卿必须去“插队”。一趟开往贵定的列车,开启了她做农民的生涯,户口转为农村。对于一名在上海生活了16年的姑娘来说, 要适应这么大的转变,并不是一件容易事。

戚秀卿还记得,当年,列车抵达贵定,当地派了好几辆卡车,拉知青们到指定的公社。当时,戚秀卿一行40名知青坐在大卡车的敞篷里,颠了一天,次日下午开到贵州修文县公社。

慢慢地,戚秀卿适应了当地环境,也试着让自己不那么想家。那时,知青基本上每年过年回家一次,每到回家,知青们都欢呼雀跃。但为了让自己适应农村生活,戚秀卿硬是捱到第二年过年才回家。

上师范校:成为一名乡村教师

1971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确定和重申了一整套政策,包括“工宣队”长期领导学校;让大多数知识分子到工农兵中接受再教育,缩短高校学制等。同年,安顺地区师范学校(中专)恢复招生,学生毕业后分配做乡村教师,农村户口变为城市户口。

1972年9月,戚秀卿成为师范学校学生。在学校学一年知识课,第二年教学实习,通过成绩测试,就可顺利毕业。

这一年,戚秀卿像“疯了”一样读书,她不但把学校里发的教材全部学完,还利用回上海的时间,逛旧书店,淘一切能淘到的课本,1953年版的数学教材,就是她在旧书市场淘到的“宝贝”。

“可能是自尊心强,那时候,班上从初一到高三的学生都有,就是单纯地想读书,读一切能读到的书,觉得不能学得比别人慢比别人差。老师教得也快,基本上一周教完一本教材,一年就把初中高中六年的课全部上完。老师还顺带教了一部分大学的数学知识。”戚秀卿回忆道。

1974年,戚秀卿顺利领到居民户口,并成为安顺地区一名乡村教师。她说,那个年代教书并不十分受尊重,在一些家庭,“读书无用论”的观点仍然存在,学生不愿学,老师教得就格外辛苦。

考上大学:每晚挑灯夜战学习

真正的转机出现在三年后。

1977年8月8日,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讲话,强调从1977年起,恢复从高中毕业生中直接招考学生。当年10月,戚秀卿在《人民日报》上读到消息:从这一年开始,恢复全国高考。

当时的消息是,因为已错过秋季招考时间,当年高考定在12月。而且,因为时间紧迫,这一年的高考,由各省市自主命题。

没有犹豫,戚秀卿报名高考。没有复习提纲,只知道理科要考数学、物理、化学、政治和语文,所有复习资料都要自己找。

好在戚秀卿本身“底子”好,又喜欢读书,备考的两个月,基本就是找来几本语文和政治书,“突击”背书。

到了12月高考,戚秀卿告诉自己的学生,要出去两天,让他们自己上自习,回来再补课。考完也没多想,继续回来上课。

上海高校招生名额比较少,戚秀卿退而求其次,志愿填报了离上海较近的南京铁道医学院医学系。

1978年2月,回上海过年的戚秀卿收到安顺发来的喜报,自己被南京铁道医学院录取。

1978年3月,当她走进医学院新生报道时,已25岁。当时班上最大的“老大哥”31岁,已成家生子。

与她同一年进医学院医学系的傅舒昆回忆,那一届同学学习如饥似渴。当时医学院晚上九点熄灯,他们就跑到一街之隔的化工学院去自习。往往温书到十一点才回宿舍。

1982年,戚秀卿大学毕业,分配回上海。“可能也是那段特殊经历,77年上大学的那批同学,特别能吃苦,也特别重感情。”戚秀卿说,他们那一届,系里300多名同学,毕业后不管在什么岗位,都特别认真能吃苦。现在,他们年级有三分之一的同学在国外,但毕业20周年、30周年,每次同学聚会,全世界各地的同学都一定会赶回来聚到一起。

“我特别感谢高考。不管高考怎么改革,高考制度都是必须的。”30岁那年,戚秀卿成为一名医生,此后30年,专攻心内科,还成为医学院的教师。经历过自己的高考,也看到不同年代学生的转变,戚秀卿由衷觉得,高考是必须的,但是不一定每个学生都要去走高考的独木桥,而且学生填报专业一定要选感兴趣的。不然对学生和国家资源都是浪费。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