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恢复高考40年⑤|3+X到3+3,文理是否该分科引发思辨

澎湃新闻记者 李思文 实习生 叶芳婷
2017-06-07 09:23
来源:澎湃新闻
教育家 >
字号

【编者按】

1977年恢复高考至今恰逢40周年,在历经多次大大小小的制度革新之后,2017年,新一轮高考改革正如火如荼。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教育家栏目将选取40年中的10个节点推出系列报道,记录恢复高考后的部分重要改革。通过回望这40年来高考改革“故事”,我们可以更清晰地认识高考这一牵涉民生甚广的教育公共政策,为回答“未来改革将向何处去”提供“经验”支持。恢复高考40年,改革一直在路上。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寻求更为公平公正的人才选拔制度,让每一个同样努力的人得到机会,让每一个不同特质的人能尽其才,这样的改革初心不会变。

2017年是恢复高考40周年,也被称之为“新高考元年”。

这一年,作为全国性高等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试点,上海市、浙江省2014年开始启动的新高考改革将迎来首届毕业生。

全国其他省份也开始陆续推进新高考改革方案,2018年,广东省将实施新的学考制度,高考统一考试科目由6科减少到3科(语数外),其他6门科目则变成6选3,作为等级性考试计入高考录取总分,被称之为“3+3”考试模式。

尽管新高考改革广东省没有走在前列,但“3+3”考试模式的前身“3+X”方案,却是广东省最先开始探究的。

早在1995年,在教育部的部署下,广东省就已经开始研究高等教育招生考试科目改革办法,并于1998年提出了“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以下简称“3+X”方案)。

在“3+X”方案中,“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X”则是指在政治、历史、地理、化学、生物、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文理大综合中选考1至2门。1999年该方案正式实施,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

至2001年,全国已有18个省份实行“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2002年,教育部开始在全国推行“3+X”方案,多数省市延用至今。

首届文理分科,学生迷茫选

2000年,在广东省实施“3+X”方案的次年,一直走在高考改革前列的江苏省,紧随改革的步伐,开始进行了高考科目改革的探索,实施“3+文科/理科综合”的考试模式。

2000年至2003年,短短4届高考,江苏省经历了由“3+文科/理科综合”到“3+大综合”,又到“3+文科/理科综合”的三次改革。

江苏南通人李涵(化名),上大学后又选择了复读,恰好亲历了江苏省两次“3+X”高考科目改革。

他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说,2000年刚开始进行高考科目改革时,无论是学校还是学生,都对文理分科没有全面的认识,更没有招生经验和就业结果可以借鉴。

抱着“理科大学比较好考”的想法,2000年,李涵以理科生身份参加了人生第一次高考。

然而,因为对理科认识不足、偏科严重,李涵并没有成功找到自己的方向。

“我当时有个影视梦,一直想学导演和编剧。”他说,自己偏爱文科,语文和英语成绩也相对出色,却由于2000年是第一年改革,信息不对称,糊里糊涂地选择了理科。

考上一所二本理科大学的他,很快就开始感到了学业上的吃力,“就是在学专业知识的时候,感觉自己跟不上物理和数学的学习进度。”

一向成绩优异的他,在一个纯理工科专业里,不仅无法追逐自己的梦想,甚至连完成平时的功课都是问题。

经过再三斟酌,2001年初,大一上学期刚结束,李涵做出了退学回老家重新复读参加高考的决定。

这一年,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开始实行“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江苏省改革后也在一直进行探索、调整。

二次高考,再遇科目改革

正在李涵犹豫退学之际,他意外得知2002年江苏将再次进行高考科目改革,“当时备战高考的老师和学生们都听到了风声,而我就是冲着2002年的高考大综合改革回去复读的。”

回想起2002年由“3+文科/理科综合”改为“3+大综合”的改革,李涵感慨颇深,这一场高考改革,让他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受益者”。

他告诉澎湃新闻,这一年的改革突如其来,尽管提前一年已经得知高考将以大综合的形式出现,但在备战高考时学校和老师仍不免有些手忙脚乱。

“我们学校之前是只重视语数外理化,政治历史还算凑合,但生物和地理老师就缺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复习,老师也不知道该怎么把握难度。”李涵回忆称,当年为了应对大综合的考试模式,老师们给学生订了许多种类的报纸,鼓励大家看报学习知识,而其他科目,则一直赶进度。

由于在高考前的模拟考试中成绩出色,加上自己平时涉猎广泛,第二次参加高考的李涵没有感受到太大的压力。

在高考的现场,他也很快发觉,考试内容覆盖面虽广,难度却不大。“其实考的很简单,就是知识面比较广,基本上考试内容都是书本上的,看到就能学会,有盲点就丢分。”

回忆起2002年的高考,李涵十分感慨,“平时爱看‘闲书’、知识面比较广博的同学就考得很好,但对于那些死读书做题的人就很吃亏,有些物理、数学特别好的学生,大综合的总分一下子就下去了。”

高考成绩出来后,李涵发现自己的历史、化学、政治三门都没有任何扣分,发挥出色的他,成功被北京广播学院(现中国传媒大学)的编辑专业录取。而在“3+大综合”考试中发挥失常的同学则大多留在了省内读普通的二本。

在李涵看来,尽管2002年的高考改革试点不算成功,2003年江苏高考又恢复了“3+文理小综合”的模式,但对于他们那一届那说,仍是一场公平的考试,每一位学子的机会都是等同的。

专家:“3+X”模式多变,大综合确实存在问题

李涵所经历的两次高考改革,都是源于1998年广东省率先提出的“3+X”高考科目改革方案。

1999年2月,教育部正式发布文件《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俗称高考“3+X”改革方案。)

改革方案发布后,2000年广东、江苏、浙江、山西、吉林五省就已经开始按照方案进行了改革试点,2001年,这一改革又开始扩大到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02年又增加了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尽管各个省市都在按照方案进行改革,但因为“3+X”中“X”所存在的多样性,每个省所推出的改革方案皆有所不同。

“这个X就代表了变动、多样化,当时实施初期,大多数省都选择了‘3+文理小综合’,但也有其他省份在做不一样的尝试。”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介绍称,“比如当时上海实施的是3+1,河南和辽宁就是‘3+大综合’。”

“但试验了几年下来,大综合的两个省就都坚持不住了。”谈及李涵2002年所经历过的大综合改革,刘海峰认为,这种文理交叉的大综合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

“首先就是命题,一道题既要涉及到物理和地理,还要有政治和历史的知识点,出题时是很难的,也很难把握难度。”刘海峰表示,在改革的初期,命题是一大难点。

其次就是关于师资问题,“我们的老师都是分专业分科培养出来的,比如物理系老师到了中学教物理,生物系毕业教生物,都是一科对应一科,现在到了高中要让他教文理融合和的试题,这个压力是很大的。”

刘海峰说,在师资和命题难度的双重压力下,像河南、辽宁等实施过“3+大综合”的省份,很快就“招架不住”了,转而选择了“3+文理小综合”。这也是江苏省实施了一届大综合改革后,次年又恢复了“3+文理小综合”模式的原因。

除了“3+大综合”,对于多地实施的“3+1”模式,刘海峰也认为存在一定的问题,“主要就是科目之前的可比性问题,因为不同科目之前的难度是有差距的,这样在选考的时候,学生就会出现偏向。”

刘海峰指出,在“3+1”实施的过程中,不少学生因为物理比较难,而放弃物理转选生物,导致生物专业的学生过多,而出现了改卷“压分”的现象。

同时,由于科目偏向过于严重,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比如生物这个科目,那么多人选,是不是都能对应大学专业?如果不能对应,又该怎么样进行调剂?如果物理专业招收的人数不够,能不能从生物来挑?又该如何进行不同科目间的成绩比较?”

正是由于“3+1”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广东省很快也坚持不下去,“3+X”改变为了“3+文理小综合”。但这是不是意味着“3+文理小综合”就是适合高考的分科模式呢?

刘海峰认为未必,“有比较才有鉴别,经过多年的实践后,相比较而言,小综合是比较适用的模式,所以很多省份都选择了小综合的模式,但这并不代表小综合就是最好的,只是存在即合理。”

谈及高考改革,刘海峰认为,虽然高考一直都在进行尝试调整,但万变不离其宗,“还是在努力做到几个‘有利于’。”

“高考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有利于选拔人才、有利于促进中学教学、有利于保障教育机会的公平,还有就是要有利于科学、公平、高效的选拔人才。”刘海峰说。

    校对:刘威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