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一期建设完成,具备厘米级定位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6月7日宣布,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一期)通过验收。专家组评审认为,我国已基本建成自主可控、全国产化的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初步形成基于北斗的一体化高精度应用服务体系,系统建设迈入边建、边用、边运行、边服务的新阶段。

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可以带来米级、分米级、厘米级和后处理毫米级的高精度服务,在车道级导航、精准农业、建筑物监测、工程施工等方面为大家带来全新的高精度体验。系统能力达到国外同类系统技术水平。
该系统于2014年9月启动研制建设,由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会同交通运输部、国土资源部等部门统一规划、共建共享,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承担系统建设总体任务。系统建设分两个阶段,一期主要完成框架网基准站、区域加强密度网基准站、国家数据综合处理系统,以及国土资源、交通运输、地震等6个行业数据处理中心等建设任务,在全国范围提供基本服务;二期计划于2018年年底完成,主要进行区域加强密度网基准站补充建设,进一步提升系统服务性能和运行连续性、稳定性、可靠性,实现全面服务能力。

共享单车的智能锁中就嵌入了北斗高精度技术,可以为共享单车带来更好的定位精度,尤其在复杂场景,可以将综合定位精度从五十到一百米提升到三米左右,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为单车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撑。
除此之外,北斗高精度服务还可以用于智能网联汽车、无人机、自动驾驶等,将时空定位的水平提升几个数量级,从十几米到厘米级别,使得这些应用更加便利,同时为政府的管理提供更为基础的公共服务能力,进而促进我国相关产业的蓬勃发展。
北斗建设到什么程度了?
根据今年年初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的消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按照“三步走”战略,目前已建成由14颗组网卫星和32个地面站天地协同组网运行的北斗二号卫星导航系统,2017年我国即将进入北斗三号卫星工程,计划发射6-8颗北斗导航卫星。启动北斗系统全球组网,并在2018年前后完成约18颗全球组网卫星发射。
根据计划,北斗三号卫星导航系统将在2018年前后率先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提供基本服务,2020年形成全球服务能力。
(原标题: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一期建设完成 具备厘米级定位)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