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找成都脾气最差的面馆老板摆龙门阵,我能坚持几秒?

2022-03-11 12:3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刘看看 试物所

成都,作为初代网红城市,每天产生的网红店种草内容的流量,比地铁一号线的人流量还大。

路边摊、苍蝇馆子、小吃美食……更是各大kol和up主的选题重灾区。

但近几年,一些成都小店的特色标签正在悄悄走向极端。

特别是有些美食探店短视频,一说到成都的店,最爱打的几个标签就是:

#成都脾气最不好的老板

#成都最任性老板

#最爱骂人的老板

这些标签里的“暴脾气老板”,往往都有几句名言:

“不要拍照!禁止摄像!”

“不许把我发到网上!我不想红!”

“你爱吃不吃!”

来势汹汹的样子,感觉是给他们颁发营业执照的时候,就把“和气生财”四个字从他们的字典里剔除了。

更奇怪的是,这些“暴脾气老板”们每每出现在互联网上,反而红得越快,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顾客。

“老板敢这么歪,一定很有实力!”

“想看下老板到底有好歪有没得我歪!”

“我好欠哦,就是想去挨骂。”

老板脾气火爆和这家店的生意火爆程度,有着某种神秘的联系吗?

也让我不禁疑惑,这些“暴脾气老板”到底是真的歪?还是掌握了什么流量密码在搞“暴脾气人设”啊?

在向百万名成都粉丝征集了他们提名的“成都脾气最怪的老板”后,我做好了脑壳被骂冰的准备(注:冰,四川话裂开的意思)

决定去和成都那些最“任性”的老板们摆摆龙门阵,听听他们到底凭什么这么“歪”?

第一家店,我选择了大名鼎鼎的宁记脆绍面。

招牌脆绍面被改成“受气面”

面还没吃到,就被老板气饱了?

大名鼎鼎的宁记脆绍面,在西体路的老小区深处。

勇敢的@xxy 第一次去的时候找不准位置,在街上找了个散步的嬢嬢问路。嬢嬢一听:

“宁记嘛!老板飞歪那家,对门巷子里面就是!”

不愧是开了超过七年老店,已经在西体路周围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歪得街坊邻居都知道了。

大众某评上食客关于宁记的评价,可以说是对于宁记老板暴脾气花样百出的“反击”。

“老板就是地痞。”

“花钱找气受!专门去吃的人是不是脑壳有问题?”

“不晓得老板在跩啥子啊!”

无数条差评挨个翻完,一个“恶霸老板”形象缓缓浮现,甚至拍照也不被允许。

有食客去了之后面没吃完,结果被老板发现之后严正警告:

“必须要吃完!”

说实话,吓得我恨不得立马换个选题。

毕竟我也是个暴脾气,万一到时候和老板打起来了到底算不算工伤呢?

为了避免在第一家店就和老板“割孽”(吵架),我总结了一下宁记的“雷区”作为攻略。

1.不要说太多废话

2.不要质疑老板的手艺

3.不要私自添加调味料,特别是醋!

4.不要拿起相机随便拍照

5.不要耽误和面,面端上来了赶紧霍了吃

6.面只有牛肉脆绍和猪肉脆绍,没得蔬菜,不能加也不要问

只能说吃面的禁忌比吃阿莫西林的注意事项还多。

还有一个宁记常客@xxy 透露的秘诀:老板骂你,你就笑,伸手不打笑脸人!老板其实也是个刀子嘴豆腐心。

被理论知识层层武装之后,带上过年走亲戚时才会装备上的甜甜乖巧假笑,心中默念着莫生气就算被血骂我也要稳得起……

就这样,本人小心翼翼地走进了西体路。

宁记的店面看上去,就跟普通成都老小区门口的面馆没有区别——甚至要更“苍蝇馆子”一些。

没有专门的铺面,就是普通小区一楼的住家户改成的店面。

门口两块小招牌、坝子里两把遮阳大伞、伞下支起了三张桌子和具有年代感的独凳,就是宁记的全部了。

亲历成都嬢嬢大战“暴躁面馆老板”

胆战心惊,硝烟四起

此时正是工作日上午十一点半,还没到用餐高峰期,店里没有其他客人。只看到一个大爷坐在铁门里耍手机。

我也不敢确定这是不是“宁记老板”,毕竟大爷坐在那儿玩手机的样子,看上去安静又和善……

也不像网上传的那么暴躁嘛!

正当我在铁门外暗中观察,生怕打草惊蛇被老板发现的时候。突然背后一阵“叽叽喳喳嘻嘻哈哈”的声音由远及近。

回头一看我心中立马开始拉响警报:一大波成都嬢嬢正在向宁记袭来。

嬢嬢们好像是刚刚逛完街正在找午饭的馆子,每个人身上披着丝巾、脸上挂着笑容、嘴上聊着八卦……

而我站在她们旁边,紧张、慌乱、无措,看着她们越过我,走向宁记的大门,边走边跟小姐妹商量:

“这儿有家脆绍面,吃不吃这个嘛?”

“哎呀也不晓得好不好吃嘛,进去看一哈喃。”

我像是眼睁睁看着一盒点燃的火柴从眼前飞过,直接飞向了一个装满了炸药包的军火库。

如果有人还记得上一部分总结的宁记老板雷区,那你就会发现这群成都嬢嬢正在雷区蹦迪,而我在思考现在网购一件防弹衣来不来得及保命。

坐在板凳上的老板听到客人的声音走近,就把手机收了起来,从板凳上慢慢站起身。

成都嬢嬢们还在嘻嘻哈哈,对着招牌指指点点:

“哎呀~只有两种面嗦?好不好吃嘛?”

“都没吃过,不晓得嘛~要不要告(试)一哈。”

嬢嬢们都以为老板是站起身,是招呼客人,殊不知这个动作是老板炸药包的引线被她们着火的丝巾点燃的预告。

嬢嬢们此时:

老板此时:

旁边的我:

老板站起来之后,面无表情地说出了七个字:

“不好吃,不要来吃。”

成都嬢嬢们此时笑容还挂在脸上,根本拿不准老板是在搞幽默,还是认真的。

毕竟就算牙尖如成都嬢嬢,在路上赤手空拳毫无准备地被怼了,也不能立马反应过来。

甚至有几个嬢嬢还在心里盘算到底是要牛肉绍子还是要猪肉绍子的时候,老板又重复了一遍:

“不好吃,不要来吃。”

嬢嬢们的笑容凝固了。

老板打开手机继续耍,悠哉悠哉,没有任何要煮面的打算。

我瞬间理解了网上所有打差评的人的心情,确实有点气人哈。

此刻我只能找颗大树双手抱头蹲下避免被误伤。

“啥子哦?还不想卖嗦!”

嬢嬢团中反应较快的那位已经回过神了,好气啊!原来刚刚是被阴阳怪气了啊!

“不卖就算*了,好了不得啊?”另一位嬢嬢瞬间摆好了作战姿态。

“问一句都不得行了啊,卖面的歪啥子啊!”主攻手嬢嬢立马开始准备火力压制。

我掏出手机预备在事态严峻之前,拨打幺幺零求救。

幸好嬢嬢队伍里还是有些温和的理智派,不愿意在逛街的大好日子吵架:

“算了算了算了,我们走,换一家!”温和派嬢嬢们三言两语,好不容易把姐妹们劝住了,避免了一场血战。

看上去暴躁易怒的宁记老板

竟然比我想象中好聊天?

眼看着成都嬢嬢团骂骂咧咧的声音渐行渐远,还在耍手机的老板抬起头才发现:

原来旁边还有一个瑟瑟发抖的我。

“哦,你不是跟她们一起的嗦?”

老板居然主动和我搭话,我立马摆手和刚才的嬢嬢划清界线:“不是不是,我自己来的!”

或许是觉得刚刚只顾着和嬢嬢团周旋而无视了我,有那么一点点的不好意思,老板立马把手机收起来,走进操作间给我打了一碗面汤。

小碗的普通面汤端上桌,我废话不敢多说,迅速点了二两牛肉脆绍面。

桌上只有三样东西:筷子、招牌、收款二维码。

和网上说得一样,招牌上只有牛肉和猪肉脆绍,最少的都是二两。

看之前的评价说是只收现金,收款二维码应该是最近才加上的,感觉也不是网上说的那么油盐不进、不与时俱进嘛!

就在我想着怎么开口和老板聊天的时候,正在煮面的他主动起了话头:

“最烦我的同龄人了。”

“是哈,嬢嬢些有时候是有点牙尖。”

“也不是牙尖,就是来吃个面,东问西问,过场多得很嘛!

特别是刚刚退休的老嬢老头,拿了退休工资了就觉得自己很了不起了,别个就该服务他们一样,不愿意吃可以不吃嘛!”

平时在办公室舌灿莲花口若悬河随时能一人能演一集《奇葩说》的我,现在就是不敢随便接话。

正不知道怎么继续对话下去,桌子下钻来一直灰扑扑的胖胖白狗。

“这是你们养的狗吗?长得好胖哦,感觉吃得很好的样子。”

“不是,是街上五金店的狗,晓得我这儿有吃的,经常来守嘴,吃得好得很嘛!”

老板边说边笑,语气里还带着点小骄傲,感觉这个狗狗长得圆圆胖胖,他还是有点功劳!

被老板死死“监督”着胀完二两面

是我从未有过的吃饭经验

还没来得及多聊几句,面就好了。

普普通通的不锈钢小碗,上面盖着牛肉脆绍,看上去和寻常的杂酱面没有区别。

但我也不敢怠慢,不能因为刚刚聊了几句就忘了老板的“暴躁”本性,毕竟目前就我一个顾客。

老板把面端上来之后就在我背后站着不动,感觉一举一动都在他的“监控”之下!

我不敢轻举妄动,更不敢掏出手机拍照耽误了和面的时机,抄起筷子熟练并快速地把面霍了起来。

有粉丝透露,之前来吃面的时候顺时针划圈圈,没来得及把面拌匀,老板性子急起来直接把筷子接过去,一边帮他拌面一边“教训”他:

“哪儿有你这样子打圈圈霍面的哦,要挑起来上下霍嘛!”

我虽然只有十八岁但专注吃脆绍面二十年,专业且利落的手法,根本不给宁记老板一点发气的机会。

如果我背后有眼睛,一定能看到老板看到我熟练的拌面手法频频点头——这个顾客,懂事!

面条霍匀之后很入味,对于喜欢吃硬面的我来说,这碗脆绍面很合适。牛肉脆绍很特别,像肉松一样酥脆,确实是特色所在!

唯一的缺点就是我不太能吃麻,花椒太麻嘴皮了。

如果是在其他店,我绝对会找老板加点糖和醋,但现在不敢作死,只能靠喝面汤解麻。

感觉老板对我放松了“警惕”,我趁机问他,为什么不让顾客加其他调料?本来以为老板会怼我,没想到他还是耐心解释了:

“我的面就是这个味道,你加了其他调料,那就不是我的面了撒!”

说到激动处,老板声量大了点:

“特别是醋,醋的味道一下去,就全是醋味道了!破坏了(面本身的味道)的嘛!想吃醋,路上随便哪家都可以加(调料)嘛!”

听上去很霸道,但好像又有他的道理。

“网上很多人就说你很歪,随意添加调料就要被你骂!”

我一边刨面一边装作不经意问出这个致命的问题,没想到老板还是很淡定:

“哪个骂他嘛,不爱吃就不要来吃嘛!”

不爱吃就不要来,熟悉的话又出现了,感觉这就是宁记老板的七字真言和开店宗旨。

“我的面本来就不是卖给那些(来打卡的)游客的,附近上班的人,真正喜欢吃面的人,喜欢吃这个味道的,他自然就喜欢这个味道。”

“那为啥子份量也不准改,二两面吃不完怎么办?”

“吃不完你就剩到嘛,但真正喜欢吃面的人肯定吃得完撒!”

我硬着头皮对着碗里的半碗面发问,那能怎么办。话都说到这儿了,我还不是只有硬撑着要吃完?

“你是第一次来吃我的面啊?”

老板语气里有点惊讶,可能是我之前的动作过于老道让他误会了我是熟客,现在又问出那么“无知”的问题。

得知我是第一次来宁记吃面之后,老板竟然贴心嘱咐:

“最后一口,要过刨!”

???

我满头问号,以为自己听错了。

“最后一口面,你把碗端起来,绍子、葱花、和调料一起,往嘴巴里面刨,刨得干干净净的才好吃。”

宁记老板一边说,手上一边做端碗刨面的手势。

手把手、一对一地向我演示脆绍面的隐藏吃法,一举一动间透露的全是对自己作品的自信和骄傲。

“最后一口刨进去的味道,和第一口完全不一样!”

师傅都教到这份儿上了,人还站在旁边“监督”我,毕竟上一次“要求”我必须把碗刨干净的还是我幼儿园班主任。

我再吃不下也只好照办!

最后一口面,果然是脆绍面的精华所在。

牛肉绍子和调料都留在了碗底,加上葱花的点缀,一口刨下去,只想感叹不愧是就算被网友打差评也能开七年的老店。

下次想带试物所全体来吃,他们吃前面的1.8两面,最后一口统统留给我刨。

暴躁老板的两幅面孔

线下脾气暴躁,线上岁月静好

“那不吃葱花的咋办喃?”我端着干干净净的空碗问老板。

“不吃葱可以,不加不影响味道!不像醋,加进去就全毁了!”

一碗面刨完,感觉胆子也大起来了,我开始问老板,可以拍照不?

“拍你的嘛,但是不要拍脸哈。我们(在网上被骂的)麻烦已经够多了。”

快到十二点的时候,又来了一个和老板年纪差不多的大爷,不知道是熟客还是老板的朋友,看上去很熟的样子。

老板煮面的时候,回过头来和大爷摆龙门阵,说他在网上刷到的一个针对糖尿病的新药。

“以后你那个糖尿病,就不用每天打胰岛素了!一个月打一次就行了!”

老板和熟人摆起龙门阵热心肠的样子,就像是老小区楼下熟识的大爷,完全没有了刚刚准备和成都嬢嬢们“开团战”的攻击性。

后来陆陆续续来了两桌客人,走进来轻车熟路地点单,没有多的询问。

顾客吃顾客的,老板和熟客大爷聊他们的,大家互不耽误。形成了一种默契,不知道是大家都被老板骂过,还是已经养成了不多废话的习惯。

宁记的招牌上,标注着一个新浪微博,那是老板在经营唯一的社交网络账号。

上面全是在成都周边各个公园游玩的照片,一打开像是误入了家中某位长辈的朋友圈,青城山、都江堰、新华公园…

各个地方都有他的足迹。

“我的客人,最远有绵阳来的。看到我微博发出去耍了,他们就晓得我今天不开店,不会白跑一趟了撒!”

在微博上的宁记老板,像是最常见的和蔼的成都大爷。

不暴躁、不骂人、不发脾气,只分享公园里的花花草草,有人问他为什么又去都江堰啦,他会耐心地回:这里空气好!

这一次探店,我只能说幸好,没有和宁记脆绍面老板产生“武力冲突”。

一,是见识了他的吵架功夫,真的吵起来,我肯定要被他骂哭。

二,是感觉自己有一点点懂了宁记老板的想法:

他很喜欢煮面,并且把每碗面都当成了他的作品。就算每个顾客都是甲方,他也坚持个性,不接受修改意见。

很执拗,也很特别。

网上很多人给“受气面”的评价,开店做生意,本来就是服务行业,为什么没有一个友善讲道理的做服务态度?

我只能说,骂人肯定是不对的,尊重第一,包容第二。

成都有海底捞这样谁去谁开心的店,也要有宁记这样暴躁特别的小店,这样才更有意思。

不能理解老板心态的朋友,千万不要去踩雷,不要给自己找不愉快!

好奇的朋友,建议可以抱着“玩剧本杀”的心态去试试,只要摸清楚游戏规则,说不定就能解锁不一样的体验。

欢迎来评论区聊聊

你遇到过的

最“有个性”的成都老板是谁?

/本文作者 刘看看 /

看什么看不许看

『所长私人微信trythings2

下次找谁聊?』

原标题:《找成都脾气最差的面馆老板摆龙门阵,我能坚持几秒?》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