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北美票房丨《新木乃伊》不敌《神奇女侠》,但亚洲观众喜欢
环球影业“黑暗宇宙”祭出的第一面大旗《新木乃伊》在上周末的北美票房市场与华纳兄弟的《神奇女侠》正面交锋。结果魔不敌神,上周五首映的《新木乃伊》没能撼动上映两周的《神奇女侠》的头把交椅,不过,从全球票房来看,阿汤哥对海外观众,尤其是亚洲观众的吸引力依旧非比寻常。

根据DC漫画改编的《神奇女侠》上周末拿下5700万美元,其上映十天以来的北美总票房已超越2亿美元,全球票房更是达到了4.35亿美元。而且德国、西班牙与日本三地尚未开映,其票房总额仍有上升空间。
在上映的第二周,《神奇女侠》的周末票房相比首映周下滑了45%。对比多数漫威和DC漫画改编作品(《蝙蝠侠大战超人》下降了69%,《自杀小队》下降了67%,《钢铁侠》下降了65%),第二周50%-60%的下滑幅度,可以算是相当不错的成绩。
位居次席的《新木乃伊》拿下3220万美元的周末票房,不仅逊色于《神奇女侠》,纵向比较1999年上映的布兰登·费舍(Brendan Fraser)主演的那部《木乃伊》——当时的开画成绩是4330万美元,最终拿下超过4亿的全球票房,开创了跨度近十年的三部曲——竟然也要倒退半步。

不仅票房不尽如人意,评论也是惨淡一片。“烂番茄”上的好评率仅17%,Metacritic上的打分也只有34分,普通观众映后评分为B-级。
相比美国观众的“苛刻”,海外市场却再次伸开双臂拥抱了阿汤哥。1.4亿美元的海外票房,超越2005年的《世界之战》(War of the Worlds),成为他从影以来收获的最高海外首映票房;以全球总票房来看,也创下其电影生涯的最佳开画成绩。
尤其在亚洲地区,首先是比北美提前一天首映的韩国市场,《新木乃伊》以73亿韩元打破去年《釜山行》创下的65亿韩元的该国开画纪录。而在中国内地,它更是在周末三天豪取3.5亿人民币,远超口碑甚佳的《神奇女侠》的2.6亿人民币的首周票房。
对于一心要开创“黑暗宇宙”的环球影业来说,这样的成绩有着多重意味。一方面,需要考虑的是美国本土观众是否对这样的暗黑题材的翻拍片已经失去兴趣。另一方面,也要估算一下这次《新木乃伊》的海外票房大爆,究竟有多少来自于阿汤哥的个人魅力。分析清楚这两个问题,才能谋划如何扩充“黑暗宇宙”。好在时间尚且充足,“黑暗宇宙”的下一部作品是计划于2019年情人节上映的《弗兰肯斯坦的新娘》,而该宇宙的其它的单人电影,如《化身博士》《隐形人》《弗兰克斯坦》《吸血鬼德古拉》都还未确定公映日期。

票房榜上排名第三的是上映第二周的梦工厂动画电影《内裤队长》(Captain Underpants ),1230万美元的票房相比上周缩水近一半,但其北美累计票房已超过3800万美元的拍摄成本,这对于梦工厂花小钱、多拍片的新战略,无疑开了个好头。
位居第四的是上映三周的《加勒比海盗5》,其全球票房目前已跨越6亿美元大关。同样由迪士尼出品、全球票房累计8.33亿美元的《银河护卫队2》则排在第五。
除《新木乃伊》外,上周五另有两部大规模开映的新片,但均未能跻身榜单前五。一部是由独立电影新贵A24公司制作发行的惊悚片《黑夜造访》(It Comes at Night),影片由1988年出生的特里·爱德华·沙尔茨(Trey Edward Shults)执导,点映后曾获媒体高度评价,目前在“烂番茄”上仍有着84%的好评度。

然而,这一次普通观众与专业影评人显然无法达成共识。影片首映后的观众映后评分仅有D级,之后经过社交媒体上的意见发酵与口耳相传,《黑夜造访》最终拿到了600万美元的周末票房,远低于此前1000万美元至1200万美元的业界预估值;好在其预算不过500万美元,本身走的就是低成本心理惊悚片的套路。

另一部则是真人真事改编的美式主旋律影片《梅根·列维》(Megan Leavey),主人公梅根是美国海军陆战队宪兵部队警犬分队的一员,带着她训练的工作犬“雷克斯”,多次在伊拉克战场服役,立下不少军功。影片上映后观众反响颇佳,但或许是限于题材本身,周末票房仅376万美元,位列第八。
6月9日-6月11日北美周末票房榜
1.《神奇女侠》 5718万美元
2.《新木乃伊》 3224万美元
3.《内裤队长》 1230万美元
4.《加勒比海盗5:死无对证》 1071万美元
5.《银河护卫队2》 624万美元
6.《黑夜造访》 600万美元
7.《海滩游侠》 460万美元
8.《梅根·列维》 376万美元
9.《异形:契约》 180万美元
10.《一切的一切》 162万美元




- 报料热线: 021-962866
- 报料邮箱: news@thepaper.cn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3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