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模拟政协:民主意识从小抓起

2022-03-12 21:0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

理性分析 倾听心声

服务青少年发展

民主并不抽象,也不遥远,很多时候,它就在我们身边点滴之中。当全国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建言献策时,在北京市第一零一中学(以下简称一零一中),也有一群关注时政、心系国家发展的中学生,他们就是该校模拟政协社团的“小委员”。

“我认为,我国推行九年义务教育已有多年,随着科技发展带来自主学习、互联网学习等学习方式改革,压缩学制、推行十年义务教育是可行的。”“我反对!将12年的学业硬性压缩为10年,会导致学业压力增大,因此,如果在九年义务教育合理的情况下,改变义务教育年限的意义不大!”

最近,一零一中“模拟政协”社团课程里,一场关于《我国是否应该缩短学制,推行十年义务教育》的模拟议政会正热烈进行。模拟议政会以正反两方辩论方式开展,学生们在快速思考、辩论的过程中,对这一话题的理解与认识也不断升华。

从2016年开始,一零一中的模拟政协社团课程,让高中学生模拟政协委员履职,关注社会现实问题,提出相应解决之策,在实践中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学生们不仅在学校体验和参与“建设全过程民主”,还体会到了自己撰写的模拟提案变成政策落地的过程。

一零一中“模拟政协专题议政会”现场

在“专题议政会”现场,除了模拟委员们,还有真正的政协委员。该校校长陆云泉是海淀区政协委员。全程观察学生们的“议政”后,陆云泉结合自己的履职经验给各位小“委员”具体的指导,他肯定了学生们能从各自的界别出发考虑问题,同时提醒大家教育问题不仅是教育专业问题,也关涉到财经、法律等多方面,考虑问题要更全面,这也是民主协商的必要性所在。

研究身边真问题,小“委员”心系社会

“89.8%的老年人倾向于选择社区居家养老,目前居家养老面临的突出问题是老人在子女上班期间无人照料……建议全国范围内依托社区推广建立养老驿站。”2022年新学期伊始,6名高二学生正向学弟学妹们介绍一份模拟政协提案——《关于依托社区推广建立养老驿站的提案》。

学生正在讲解提案内容

这份议题实用、数据详实、建议可行的提案,由一零一中模拟政协社团参与者花费数月调研分析完成。模拟政协社团开展6年来,像这样的提案还有不少。

2017年,该校学生走访城乡学校,提出《关于建立京津冀地区城乡中小学图书流动机制的提案》,提案被北京市政协确认为建议案;2019年,学生们提出《关于在企事业单位建立职业体验基地的建议》,提案在海淀区政协正式立案,相关工作进入落实环节;2020年,学生提出的《关于将照护老人技能培训纳入高中劳动教育课程的提案》被带上全国两会,教育部予以正式回复。

社团学生到北京市海淀区展春园养老驿站调研

“模拟政协是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模拟政协委员相关履职活动,提高青少年公共参与素养的社会实践活动。”模拟政协社团指导教师、一零一中政治老师李杰说,“模拟政协这个创新实践载体让学生体悟到,国家、民主等字眼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身边的一点一滴。”

“在模拟政协中,学生研究的都是社会真问题。他们通过大量调研,对国家有了更深的了解。”一零一中学校发展中心发展规划处副主任高建民说。

从小唤醒责任意识,培养理性公民

“初三时,我的生活只有刷题。”参加2022年模拟政协社团的张蓝尤同学回忆曾经的经历感慨万千,“偶然一天,我看到一篇介绍一零一中模拟政协的文章,看到一群和我年龄相仿的中学生正用自己的力量让社会变得更好。从那时起,我决定考入这所学校,也要和他们一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社会变得更美好。”

当下,一些学生学习仅限于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脱节较为严重,有的自我中心意识突出,社会责任感比较淡薄。参加过模拟政协的学生与此大不相同。他们认为,自己收获的绝不仅是一份提案文本,还有浓厚的家国情怀。他们自己确定调研选题,查找文献资料,广泛走访调查,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学生参加模拟政协,就会发现原来咱们作为公民,意见和诉求不仅有渠道反映,而且还有可能变成国家政策。如果这时对他们讲‘社会主义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那么他们会真正认可。”李杰说。

模拟政协社团成员闻祥说:“我看到一些社会问题,希望能为社会的进步做点什么,模拟政协就给我提供了这样一个平台。”

一零一中学生实地调研养老机构

参加模拟政协活动,还促使学生科学分析问题、理性看待事物、积极创新思考。为了做好养老驿站的调研,高二学生张若涵几乎整个暑期都在走访养老机构。“模拟政协赋予我一颗心系祖国的心,一个理性思考的大脑,让我成长为一个建言献策的理性公民。如果我们的提案能被采纳,我会非常满足、非常高兴。”张若涵说。

思政教育要多些体验

教育,尤其是思政教育,不能说教,而要体验。“模拟政协探索了思政课创新的一个新模式,更是落实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探索立德树人的一个具体模式。”一零一中校长助理夏焕春说,“模拟政协这种教学模式,真正打开了学习的边界。过去,课堂就是在学校、在教室;现在,学生的课堂就是整个社会。它契合现在我们所提的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育人的精神,值得大力推广。”

指导教师李杰(左三)与学生一起打磨模拟政协提案

据了解,目前少数学校开展了类似模拟政协的思政课程。对此,李杰认为,模拟政协课程不在于让学生做格式化的政协提案,而需要根据学生情况,进行系统教学。

经多年探索,一零一中的模拟政协课程已形成成熟的学习实践方法:2人一组制作时政PPT,4人一组进行演讲、辩论、模拟议政(表现性学习),6人一组进行选题、实地调研、形成报告、演讲汇报(模拟政协提案)。通过这些课程,引导学生理性认识社会问题,理性解决社会问题。

“模拟政协通过模拟政协委员相关履职活动,引导青少年关心社会,针对社会问题开展社会调查,寻找解决社会问题的办法和途径,有利于培养青少年的‘同理心’、‘同情心’,这是人的一切德性的基础,更是我们培养有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的新时代青年的应有之义。”李杰说,“模拟议政活动很好地把‘爱国、爱党、爱人民’等宏大的政治概念具体化。”

“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卓越担当人才。”陆云泉说,模拟政协课打开了学科边界,让课堂走出封闭的教室和校园,走向社会,为学生发展提供丰富的多样的学习资源和个性化发展的多样空间,为学生实现人生理想和追求奠定基础。

学生们希望模拟提案能真正推动问题解决,对此,高建民建议,形成一个由学校、各地政协、共青团组成的三方联动机制,共青团统筹协调,各地政协委员深入学校指导,把学生好的提案带到政协上,使其真正发挥作用。

同时,李杰提醒,不应以做出提案为硬性标准,机械地推广模拟政协,而应根据学生学情设计课程体系,因材施教。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能够发现问题的眼睛;初中生有了一定阅读写作能力,可让其写简单的模拟提案;高中生有一定调研能力,可针对具体问题进行模拟议政,做出模拟提案;大学生研究能力更强,可将模拟政协扩展到一些宏观问题。

据悉,2019年以来,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中华全国学生联合会秘书处连续开展了三届全国青少年模拟政协提案征集活动,以模拟提案为媒,让青少年在实践中了解中国政治的运作逻辑、领略中国制度的魅力所在。三年来,参与人数连年增长,近17万名青少年参加,提交的模拟政协提案作品总数近5万件。

原标题:《模拟政协:民主意识从小抓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