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什么我要写这些残奥运动员?

2022-03-15 19: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笔下长青 书单

冬残奥开始,无人在意;

冬残奥结束,无人欢呼。

但你知道吗,这届冬残奥中国队以18金20银23铜的奖牌数,位列榜首,远超第二名。

网友戏称:「断层式第一」。

然而,与他们所获成绩不相符的,是他们所获得的关注。

没有热搜,也没什么人讨论,更没有人记着他们的名字。

但同样是拿一枚奖牌,和正常运动员相比,残奥运动员需要付出的却多得多。

她,是本届冬残奥冰球赛场上唯一的女球员。

她叫于静。

残奥冰球由于节奏快、对抗强,一直都被视作男性的专属运动,因此每个队伍只允许有一名女队员。

而于静的体重加上装备,一共才120斤。在赛场上,男运动员如果不减速,一下子就可以把她撞出10米远。

在和意大利队比赛时,对方根本就没把她当成女士,上来就是一顿撞。

每被撞击一次,于静都觉得自己的五脏六腑挪了一下位置。

但每次倒地后,她的第一反应都是「爬起来,继续打」。

于静说,自己从没怕过:「胸前的国旗,让我充满荣誉感。」

那场比赛,她出场5分16秒,圆了奥运梦,也把自己的名字写进了历史。

那一天,是3月8日,她在属于女性的节日,告诉所有人:

「这是个男女混合项目,也为女性残疾人打开了一扇门,我觉得女性一样可以。」

他,是中国残奥冰球队队长,崔玉涛。

21岁时因车祸截肢,25岁开始接触残疾人体育运动。

练过自行车,学过游泳、射箭,但就是没什么成绩。

迫于生活压力,他不得不放弃体育,回乡谋生。

2015年7月31日,北京申奥成功,国家要组建残奥冰球队。

以前的教练找到崔玉涛,说:「家门口的比赛,就当再给自己一次机会。」

那时,崔玉涛已经有了两个孩子,小女儿才两岁。

妻子不愿意让他离开,崔玉涛只说了一句话:「试最后一次,我以后不会再有遗憾了。」

那一年,他30岁。

项目是新的,场地是新的,一切从零开始学。对残奥冰球项目来说,残疾程度越高,冰车尺寸越小,就越灵活。所以单腿致残的崔玉涛,天然吃了亏,只能比别人付出更多。

他拼命练习,从小白变成主力,再到队长,而自己也有了新的想法:

「我们是中国在这个项目上的第一批人,希望自己让这个项目在中国存在下去。」

她,是本届冬残奥会的「三金王」,杨洪琼。

但就在去年的全运会,她刚刚得了倒数第一。

沮丧的她,无数次想退出训练,在身边所有人的鼓励下,才坚持下来。

2003年,14岁的杨洪琼,由于脊髓受伤,导致两条腿瘫痪。

随后9年,她没有出过家门。

从2012年开始,她天天在网上搜索残疾人能干的事情,最终找到一所残疾人训练学校。

父母不同意:「你连路都走不了,你去了谁照顾你?」

但杨洪琼不认命。

她练了4年篮球,又在2018年转向越野滑雪项目。

没人能想到,她能从全运会最后一名,直接逆袭成冬残奥会冠军,更别说,她一人就拿到三枚金牌。

捧着奖牌,杨洪琼几度哽咽:

「我想对所有支持我的人说一句,我没有让你们失望。」

看到一位网友对残奥会的留言:

「如果说冬奥会赛场上比拼的是人类最强健的体魄,那么冬残奥会上见证的则是世间最不屈的灵魂 。」

其实,在历届残奥会上,还有许多这样的感人瞬间。

你是否记得,里约残奥会开幕式现场,大雨倾盆,残奥火炬手马尔萨拄着拐杖传递火炬,突然摔倒,火炬掉在了地上。

那一刻,数万观众起来为他鼓掌,在工作人员帮助下,马尔萨重拾火炬,最终站了起来。

有人评论:「倒下去的是火炬,站起来的是奥运精神。」

里约残奥会跳高决赛,中国选手钟志强,只用一条腿成功跨过1米77的高度。

助跑前,他扔掉拐杖的那一刻,让许多网友破防。

再往前,2014年索契冬奥会,没人能想到,独臂独腿的斯蒂芬妮 · 贾伦,真的可以完成女子超级大回转项目,而且还是第三名。

颁奖台上,他扔掉手中的拐杖,向全场挥臂庆祝。

有人说:「她没有双臂,我们却看到了翅膀。」

为什么我要写这些残奥运动员?

因为我觉得,他们更能体现真正的奥林匹克精神。

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

《奥林匹克宪章》中是这么说的:

「每一个人都应享有从事体育运动的可能性,而不受任何形式的歧视,并体现相互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争的奥林匹克精神。」

讲个故事。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很多士兵出现了脊髓损伤。

于是,德国建立了一所脊髓损伤康复中心。

然而,由于这种损伤根本没法治,所以很多医生都不愿管。

但有一个人,实在不忍心看这些受伤的士兵等死,就主动答应了。

他想了一些办法,让这些患者动起来。比如每隔两个小时,他就要给患者翻一次身,以防生褥疮。

他的目标很简单,就是确保这些人不仅要存活下来,还要成为一个有用的人,像普通人一样,可以拥有朋友、伴侣和家人。

而长期的照看,让他意识到,在以往针对残疾人的所有康复治疗中,似乎从来都没有纳入体育运动:

「当我看到残疾人并不排斥体育运动时,我就自然而然地想到发起一项体育运动。」

于是,1948年7月29日,在伦敦奥运会开幕的日子,他在瘫痪的退伍军人之间举行了一场比赛。

这场由16名瘫痪退伍军人参加的比赛,就是残奥会的前身——斯托克曼德维尔运动会。

而这个医生,就是「残奥会之父」——路德维希·古特曼。

就这样,一场属于残疾人的体育运动,在全世界开展了起来。

1960年,罗马第一次举办残奥会,残奥会也终于实现与奥运会的并驾齐驱。

而古特曼也一直在通过体育运动,向全世界残疾人传达他的心声:

「截瘫并不是生命的终点,而是新生活的开始。」

1980年,古特曼在工作中去世。于是,那一年的荷兰阿纳姆残奥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一幕:

比赛开始前,所有人集体默哀一分钟,只为纪念去世不久的路德维希·古特曼。

在现场,一个患有严重脑瘫的小伙子,走到古特曼女儿面前,在手上的小板子上写了几个字母。

然后,他费了很大力气,挤出来一句话:

「他是个伟大的人。」

为什么我要写这些残奥运动员?

我想引用美国著名黑人田径运动员杰西·欧文斯的话:

「在体育运动中,人们学到的不仅仅是比赛,还有尊重他人、生活伦理、如何度过自己的一生以及如何对待自己的同类。」

在刚刚过去的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帕森斯用中文评价北京残奥会:

「谢谢」、「非常给力」、「谢谢中国人民」。

他中文说的很蹩脚,许多人听了都觉得很搞笑。

但如果你真正熟悉残奥会的历史,你就会明白帕森斯的话,一定是发自肺腑的。

消除人们对残疾人的偏见,不会一朝即成;残奥运动员想要得到应有的尊重,从来都没有容易过。

莫斯科奥运会那年,俄罗斯拒绝举办同年的残奥会,这导致残奥会自1960年以来第一次中断。

后来的亚特兰大奥运会、雅典残奥会等,因为缺乏宣传,看台上压根就没坐什么观众,残奥运动员不得不面临一次又一次的冷场。

2016年里约奥运会,当地政府又一句轻飘飘地「经费不够」,差一点让残奥会流产。

如果不是帕森斯等人极力谈判和周旋,许多残奥运动员可能又要白等四年,我们也就看不到里约残奥会了。

而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呢?

我们不但在疫情的巨大压力下如期举行,还把无障碍环境造出了新高度:

床、洗手间等常用设施高度,做针对性降低处理;

针对视力障碍运动员,餐厅准备了专门的盲人菜单;

雪上场馆为方便轮椅运动员通过,在软的防滑垫上加铺木板······

荷兰高山滑雪队教练就表示,本届冬残奥会的无障碍设施,是他参加的历届冬残奥会中最出色的。

还有人注意到,在冬残奥会的花束里,多了一朵小蓝花。

蓝色的波斯菊,象征着坚强,这是中国人的浪漫,也是中国人的温度。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帕金斯会如此赞美本届冬残奥会。

因为一届有着人文关怀的奥运会,一个懂得尊重他人,善待同类的国家,值得。

为什么我要写这些残奥运动员?

因为我觉得,他们的人生态度更值得普通人学习。

看过一个讲残奥运动员的纪录片,叫《浴火新生》。

它让我明白一件事,就是对残奥运动员来说,在残奥会上拿不拿奖牌,不是最重要的。

正如其中的一句话:「如果说奥运会是创造英雄的地方,那么残奥会就是英雄聚首的地方。」

为什么这么说?

曾看过演艺圈的一个采访,是说演员们在拿到剧本后,都需要对自己的角色写一个人物小传。

我们都知道,一部戏往往只有一个主角,围绕一个主线故事。

但每一个配角的身上,都有着属于自己的故事。

我想,对这些残奥会运动员来说,也是一样。

残奥会就像是一部大戏,运动员争夺冠军和金牌,就是这部大戏的主线故事。

而每一个残奥运动员的小故事,则是他们各自怎么被命运捉弄,怎么陷入谷底,又经历怎样的挣扎,最终站在赛场上。

主线故事里,只会留下冠军的名字;但在各自的小故事中,他们都是自己的英雄。

2008年北京残奥会,对于一个不富裕家庭的残疾孩子来说,可能会为她打开人生的一扇门;

2012年伦敦奥运会,可能会让一个觉得「残疾孩子是诅咒」的南非农村,看到从没想过的未来。

大多数人一生都难以出类拔萃,成为金字塔尖的那一小部分,但却随时可能受到命运无情的打击。

而这些残奥运动员的故事,则告诉我们,一个人可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无法改变的事实。

尤其是当下,我们经常谈大环境不好,谈世界充满不确定性。

但有时候是否可以问问自己,在各自可控的小世界里,自己做到了多少呢?

也许,这就是残奥运动员,带给我们最好的启示:

时代的剧情怎么发展,我们不知道。

但至少可以在自己的故事里,写好自己的小传。

原标题:《她们集体失声,但我不想再忍了!》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