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高考故事︱他80年代考上大学,村里连放三天电影庆祝

映象网
2017-06-19 16:21
中国政库 >
字号

于兆国是1984年考上的大学,他的父母亲都是农民,有七个兄弟姐妹,家庭条件很一般。用于兆国的话来说,当面摆在他面前的就只有参加高考这一条路。1984年的夏天,于兆国加入了当年的高考大军。那时候,他所在学校,离家20多公里,一个月回家拿一次口粮。不过,临近高考,父亲还亲自给他送“营养品”,比如鸡蛋、玉米。

成为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连放三天电影庆祝

“那个年代,要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基本就两条路:读书和参军。” 从开封通许县农村走出来的于兆国选择了读书这条路。他从小学习非常刻苦认真,成绩一直很优秀,考上了重点高中通许一中。

于兆国记得,那时候备考,同学们也很努力读书,却不像现在的高中生这么紧张。他说,现在的高中生备考,总有做不完的习题,每个月、每个季度还会有一次又一次的排名考核,前进一名或后退一名,学校里都会有统计。

“虽然当面我也算是用工读书,但大多的时候却是拿着书本,跑到操场上某棵树荫下读一读或背一背,当年第一次参加高考本身没报希望,没想到通过服从调剂,还是考上了信阳师范学院。”于兆国坦言,那个时候不像现在考大学这么容易,我们都得过了预考关才能参加高考。

在1984年高考前几个月的时候,于兆国通过预考拿到了参加当年高考的资格,30多个人的班级就几个学生拿到了“准考证”。

80年代中期,高考升学率还是很低的,100个高中毕业生,本科、大专,再加上中专,常常只有三四个能继续升学,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于兆国还清楚地记得,当年为了庆祝他作为全村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学生,村里还连续三天播放电影。

“第一场是村大队送的,第二场是生产队送的,最后一场是我爹高兴,自费请大家看的。”于兆国回忆,电影是在他们家门口的广场上放映的,什么片名不记得了,但是那热闹喜庆的场面,他至今记忆犹新,“他终于跳出了农村进城了。”

榜样的力量 带领两个弟弟考大学

说起自己当年的高考经历,于兆国坦言那段经历不堪回首,“那时,能转上城镇定量户口,吃上国家统一分配的粮油,再找一个稳定的工作,是农村孩子最大的心愿。”

“可以说,高考是人生中最艰苦的三年之一,但高考磨练意志,历练人生,现在很多品质都是那个时候磨练出来的,受益一生,越困难越让我勇往直前。” 于兆国说,他能从农村走到大城市,也是赶上了恢复高考的好时机。

于兆国说,自从他在1984年考上了信阳师范后,家里人后来都以他为榜样,个个学习都很努力,而且从小都确立了远大的志向,都有必须要考上大学的信念。

后来,于兆国的两个弟弟也都考上了大学。

“在这个年代进入大学就端上‘铁饭碗’了,国家每月给伙食费,毕业还包分配。”在于兆国看来,现在的高考早没有“一考定终身”的负重感了,仅仅变成一种人生经历而已。

他说:“高校年年扩招,录取比例从他们当年不到20%飙升至现在的80%多,早就不存在考不考得上的问题,关键是考上哪里,读什么专业的选择问题了。就算考的学校不理想,4年后考研还可以翻盘,还可以半路出国交流深造,“这些都是我们以前不敢想象的”。

(原标题为《 80年代的高考:考上大学 村里连放三天电影庆祝》)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