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315消费者权益日,这些你应该知道的数据

2022-03-16 08:1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又到一年315,除了期待着315晚会的犀利曝光,我们也从数据的角度为大家解读了过去的一年里,关于消费者权益的那些具体数据。从被投诉最多的商品到大数据杀熟的这类同样也是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旨在通过数据让大家认识到:维护消费者利益,不仅只在315这一天。

01. 2021年哪些商品投诉最多? 食品、服装和汽车

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04万件,其中商品类投诉49.1万件。投诉量居前三位的是食品、服装和汽车及零部件,分别受理投诉6万件、4.3万件和4.2万件。售后问题、合同问题以及质量问题是消费者选择投诉的主要原因。

02. 52万件服务投诉: 互联网服务、培训、餐饮槽点最多

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显示,2021年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04万件,其中服务类投诉51.7万件。在具体服务投诉中,投诉量居前三位的是经营性互联网服务、培训服务和餐饮服务,分别受理投诉6.3万件、4.9万件和3.5万件。

03. 向平台投诉它自己 是买家首选维权办法

中国消费网数据显示,八成受访者表示在权益受到侵害时会主动维权。不同维权途径中,选择在平台内投诉和向消费者组织投诉的人数较多,分别占比39.1%和30.4%。和商家沟通、向行政主管机构投诉也是较多消费者选择的维权途径,司法诉讼由于会消耗时间和金钱成本,仅1.8%的人选择。

04. 超八成受访者曾被大数据“杀熟” 购物、旅游、外卖最常见

大数据“杀熟”通常指同样的商品,老客户看到的价格反而比新客户要贵出许多。北京市消费者协会一项基于4186位受访者的调查显示,82.4%的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现象非常普遍或普遍存在。其中,在网购、在线旅游、外卖等场景下遭遇过大数据“杀熟”的受访者最多,分别占比约82%、77%和67%。

05. 大数据杀熟:侵犯我隐私还向我下手

在互联网消费领域,大数据和“杀熟”几乎成了绑定组合,北京消费者协会调查数据显示,近九成受访者认为大数据“杀熟”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其中80.6%的受访者认为其侵犯了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66.1%认为侵犯了自身知情权,还有部分人认为选择权和隐私权被侵犯。

06. 直播带货三大坑: 产品质量、虚假宣传、价格误导

一场疫情意外地把直播带货推向了风口,但行业也在快速发展中暴露诸多问题。《直播带货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2021)》共采集到3.6万条有关直播带货消费的维权舆情信息,其中消费者反映的产品质量、虚假宣传、价格误导方面的问题最为突出,分别占比32.3%、31.6%和30.2%。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