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度揭秘抗原检测,抗原自测阳性是否代表被感染?

2022-03-17 09: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应急科普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为进一步优化新冠病毒检测策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日前决定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已制定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到底什么是抗原检测?它与核酸检测有什么区别?如果抗原自测阳性是否就意味着被感染了?而在抗疫的过程中,病毒检测方式发生了哪些更迭?

主讲人: 邱红玲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高级实验师

上海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

到底什么是“抗原”?

抗原、核酸、抗体之间的关系和区别?

很多人都看过宣传画上的新冠病毒,像一个有吸盘的球体。那个球壳上有许多抗原,这些抗原进入我们的体内,就能刺激我们的身体产生抗体,其中有些抗体能帮我们消灭新冠病毒。这也是我们注射新冠疫苗的原因,新冠疫苗就是一种能刺激我们的身体产生保护性抗体的抗原。把新冠病毒外壳打开,借助高端仪器,就能看到里面螺旋状、相互缠绕的核酸,也就是新冠病毒的基因组。核酸决定了病毒的形状、感染性、致病性。

抗原测试和核酸检测,哪种准确性更好?

核酸检测中鼻拭子和咽拭子是否必须同时做?

核酸出结果为何需要4-6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新冠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是两种不同的技术手段。

核酸检测是检测新冠病毒的基因,检测的这段序列是新冠病毒特有的,因此可以被识别出来。

核酸检测会用到一种扩增技术,哪怕只采到10-100个新冠病毒,经过处理和扩增后,能将新冠病毒的基因增加10万乃至百万倍,达到机器能检测的水平。因此核酸检测非常灵敏,但它的检测过程也相对复杂,采到样本后,需要将病毒里面的核酸分离纯化出来,加入用于扩增的成分后,再放到机器上反应40-60分钟,让机器识别是否有新冠病毒。因为核酸检测涉及到多个处理步骤,所有需要4-6个小时。现在上海的核酸检测压力比较大,可能需要等候的时间更长一点。

抗原检测就是直接检测新冠病毒的抗原。不同于核酸,我们没法扩增抗原。所以用一种只能识别新冠病毒抗原的抗体去抓新冠病毒, 然后通过一些生化反应,把这些抓取的信号放大到可以能观测的程度。由于没有扩增过程,样本必须要含有大量抗原才能检测出来,估计要10万到100万个病毒才能检测出来。但抗原检测速度快、过程简单、不需要仪器,比较适合居家自测。

病毒感染身体后,身体会和病毒作斗争,因此病毒感染后有一个少到多、又从多到少的动态变化过程。为了更准确地检测新冠病毒,目前对密接人员、次密接人员做到鼻拭子和咽拭子同时检测;大面积筛查低风险人群时,目前只做咽拭子检测。

总结一下,核酸检测更准确、灵敏,目前仍然是诊断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标准”。抗原检测的灵敏度要差一些,病毒量比较高的时候才能测出来,但是检测比较方便。这里提醒市民朋友,因为抗原检测阳性对应的是一个感染者传染性比较高的时候。所以一旦抗原测是阳性,为了您和家人健康及社会安全,不进一步扩散病毒,请不要随意走动,立即联系您的社区管理人员或单位等待进一步的处理。

“核酸+抗体”的新冠双查方案是什么?

抗体检查的原理又是什么?

什么情况下要进行“核酸+抗体”双查?

我们在2020年早期湖北爆发新冠病毒肺炎的时候采用的是“核酸+抗体”的新冠双查模式。

最开始几天只采用核酸筛查模式,但当时遇到有些病例的临床特征非常像新冠肺炎,但核酸检测为阴性,无法确诊,怎么办?为了确保筛查的准确性,我们就增加了抗体检测模式。

在讲抗体检测原理之前,我们需要了解病毒感染的影响。病毒感染人体后,我们的身体会生产很多武器和病毒斗争,其中一种武器就专门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这种抗体在新冠病毒感染7天以后开始产生并随时间逐渐增加到一定的量,并能存在比较长时间。在病毒和人体斗争时,病毒有一个少到多、由多到少的动态变化过程,感染的后期,咽喉部可能采集不到病毒。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检测病毒感染后留在身体里的抗体,作用一种辅助手段来帮助临床诊断。

检测病毒抗体时我们需要用抗原去抓血液中的病毒抗体,然后将信号放大到机器或肉眼可见。它是抗原检测的一种反向操作。

那你可能要问,我们现在还能用抗体检测方法来筛查新冠感染者吗?

目前不能通过抗体检测来筛查新冠感染者!为什么呢?因为现在我们80%以上的人群目前都接种了新冠疫苗,新冠疫苗会像病毒感染一样,刺激我们的身体产生同样的抗体,这个时候,无论他是否感染新冠病毒,接种疫苗后都会测出抗体阳性。

所以“核酸+抗体”模式是我们在新型传染病暴发的早期、用于识别更多感染者的一种手段。

何时最该启动抗原测试?

抗原测试是否是专门针对奥密克戎?

它的优势又在哪里?

抗原自测方式又该如何进行?

抗原测试有一定的优势:简单、方便,不需要借助仪器,类似于女性使用早早孕试纸,我们在家就可以完成。

大家也看到,奥密克戎变异株出来后,病毒传播速度在加快,短时间内造成了多点暴发的状况。因为核酸检测需要专业人员、专业场所和专门的机器。在目前状况下,核酸检测的压力比较大,有些地方条件比较差,还不能进行核酸检测。这个时候,我们借助抗原检测这种更快捷、更方便、更经济的方式,尽管它的灵敏度不是那么高,但能测出一些新冠病毒感染的高风险传染者。病例发现得越早,传播得越少,我们隔离的速度越快,那我们最终就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实现社会面的“清零”。

抗原检测不是针对奥密克戎的特点而提出的,很多病毒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检测。

抗原自测方式

不同的厂家可能检测方式略有不同,检测时请仔细按照说明书操作。抗原检测需要较大量的病毒,因此采样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咽拭子采样需要用采样棒刮擦咽喉部分的细胞,鼻拭子采样需要则刮擦鼻黏膜细胞。因为要采集到上皮细胞,我们需要对自己下手狠一点。

如果检测结果阳性,请对使用过的采样棒、试纸条进行反复消毒并封存交给相关的专业人员处理,避免病毒泄露到环境中。

如果读出阳性怎么办?不要慌,跟社区或单位报告,疾控会派相关的车辆运送到相应的医院进行处理。

什么时候用?在你刚刚开始感觉到有点症状的时候,疑似感染的时候可以用,抗原检测的结果不是最终的,最终疾控会用核酸检测进行核查。

抗原检测适用哪些人群?抗原检测的适用人群:一是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二是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三是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抗原测试的准确性,会因接种过疫苗而发

生偏差吗?

接种疫苗会帮助我们抵抗病毒、降低病毒在体内的生长速度,降低病毒的量,但并不会影响抗原检测的准确性。

抗原测试的准确性只跟产品的质量及体内病毒量的多少有关系。体内病毒的量越高,越容易测出来。

如何判断无症状感染者?

无症状感染者和新冠潜伏期是不是一个概念?

无症状感染者,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感染者,二是无症状。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呈阳性,具有传染性,需要隔离。其次是无症状,也就是说目前没有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等可自我感知或可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且CT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根据目前的情况还不能够诊断为“确诊病例”。

但是,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可能发展为有症状的确诊病例,只是目前还仅仅是处于潜伏期。但还有一些无症状感染者,在自身免疫力的作用下,或者是及时发现后给予了抗病毒治疗,没有出现临床症状,病毒得以清除。潜伏期定义为从接触传染源到出现症状的时间。目前无症状感染者靠核酸筛查或抗原筛查来发现。

无症状感染者的传染性究竟如何?

无症状感染者被隔离后是否需要进行一定的治疗?如果不干预是否可能出现症状?

无症状感染者携带有新冠病毒,当病毒达到一定的量,就可以随着他的呼吸、交谈、咳嗽等行为传播。因为他没有症状、自己和他人都不知道他已经感染,容易忽略他的传播风险。所幸目前虽然病例数在增加,但是大多数都是在管控期间发现的,无症状感染者已经被隔离,虽然有传播力,但是传播途径已经被切断了,降低了风险。

目前对无症状感染者多采取隔离医学观察的方式。会定时进行体温、血液监测并定时采样测核酸。直到隔离期满14天,且连续两次核酸检测是阴性,才可以解除隔离医学观察。

对老年人、儿童和有基础疾病的无症状感染者,更会对血液、脏器的各项指标进行密切观察,一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无症状感染者是否会出现症状,取决于感染者的抵抗力。从近几个月的情况看,无症状感染者基本不会发展至重症。

从目前公布的新冠病毒感染数据可以看出,在新冠感染者中,无症状感染者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这说明新冠病毒感染致病性越来越弱,当然这也得益于我们的新冠疫苗接种率高。从张文宏医生他们公布的数据,新冠疫苗加强针极大地降低了新冠感染患者的重症率和死亡率,因此,在我们国家继续维持强化疫苗接种和公共卫生防控策略的基础上,我们有望通过低重症率、低死亡率平稳度过新冠的大流行期,并最终找到一个更智慧的方式应对新冠病毒的传播。

阿基米德 回看请扫描二维码

FM93.4上海新闻广播《十万个为什么》节目播出

版面编辑 | 薛博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