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于佩尔69岁了,拿完终身成就奖,还没到终点呢

2022-03-17 07:3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分享生活的灵感 Voicer

去年底,柏林电影节把“终身成就奖”颁给了法国女演员伊莎贝尔·于佩尔。也只有这种时候,我们才会意识到,这个总被称作“少女”的神秘女性,已经到了奶奶的年纪。

今天,于佩尔69岁了。

从1971年开始,好像总是一张扑克脸的于佩尔,出演了超过100部电影,一次次演绎着不同时代女人的痛苦、困惑、精神折磨和歇斯底里的爆发。每个跋涉过现实困境的人,都能在她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

青春期出道,从影超过半个世纪,于佩尔的一生几乎被镜头全面记录。但奇妙的是,全世界都认识她是谁,却很少有人真的知道她是谁。不如,我们听听她自己怎么说。

我18岁时深陷青春期的泥潭,觉得自己好可怕,拖着如此浑圆的身体。

无论你看于佩尔几岁演的电影,她都好像一直没变。

那张苍白平静、暗流涌动的脸,快要和时间一样永恒。而在这张零度冷脸和无数富有争议的角色背后,其实是个典型的巴黎女孩。

爸爸是商人,妈妈是老师,天主教家庭。妈妈相信于佩尔有天赋做童星,送她上名校,学戏剧,好像顺理成章,又平平无奇。

第一部正式电影《福斯汀与美丽的夏天》,她给和她同名的伊莎贝尔·阿佳妮做配角,戏份少得可怜。后来轰动一时的《圆舞曲女郎》里金发小妞扎堆,观众还认不出她是谁。

● 《圆舞曲女郎》

媒体对她的评价两极。《解放报》欣赏她,说她“有巴尔蒂斯油画中的年轻美色……是性感得漫不经心的洛丽塔,说得甜,想得脏。”

其他评论就没那么友好了。美国人说她寡淡无味。法国人更不客气,他们说“另一位伊莎贝尔”阿佳妮一流泪镜头就破碎,而走进巴黎任何一节地铁车厢都能看到比于佩尔更漂亮的女孩。

那个时候,就连于佩尔也觉得自己又胖又难看。

● 找自己的过程

她那张表情空洞、疏离,带一点倔的脸,总像在拒绝,也引起过演技争议。美国著名影评人宝琳·凯尔刻薄地说,大概性高潮都无法弄皱她那张脸。

然而,就是这样的平凡外表和平静表情,反而成为于佩尔的秘密武器,让她足够贴近观众。

她偏爱饰演的那些女性,在冰冷面孔之下,有火焰般的炙热情感,一旦爆发,就会带来毁灭,离奇又反常,却能被她完美消化,添上一层真实可信的质感,平常得就像你的邻居、同事。

“那种人性的困境,其实在每个人身上都存在过,或多或少。这就是我想做的,唤起每个人对自己的审视。”

夏布洛尔让我明白,做演员,最终是学会做一个自由的人。

欣赏于佩尔的名导演名单,列出来长长一串:戈达尔、哈内克、皮亚拉、洪尚秀……但最爱她的,一定是克洛德·夏布洛尔。

于佩尔出演过七部夏布洛尔的电影,是这位法国电影新浪潮旗手最钟爱的缪斯。这段共同成长、彼此成就的情谊,始于1970年代。

● 于佩尔+夏布洛尔《女人韵事》《冷酷祭典》《包法利夫人》《权力喜剧》《维奥莱特·诺齐埃尔》《一切搞定》《亡情朱古力》

夏布洛尔为真实事件改编电影《维奥莱特·诺齐埃尔》物色女演员,打电话给于佩尔,只说,“我需要找人来演个变态,你有兴趣吗?”

于佩尔没犹豫就来了。

● 《维奥莱特·诺齐埃尔》

那时她20出头,刚在戛纳提名影片《花边女工》里出演主角。夏布洛尔喜欢得不得了,也为于佩尔错失金棕榈愤愤不平。他告诉于佩尔,这次一定给你一座戛纳奖杯!

她演的维奥莱特·诺齐埃尔,是一个偷钱、撒谎、卖淫、毒杀父母的1930年代坏女孩,算得上于佩尔的“恶女”生涯标志性开端。

● 《维奥莱特·诺齐埃尔》让于佩尔的第一座戛纳最佳女主角如约而至

● 近20年后,凭借同样是夏布洛尔执导的《冷酷祭典》于佩尔拿下第一座凯撒奖

后来六部合作电影,除了扫奖无数,他们也联手创造了一种几乎前所未的银幕女性形象:外表正常,内心癫狂,在一个病态的社会里,备受压抑,逐渐扭曲。

这类女性既被人伤害,也会做坏事,道德模糊,善恶难辨,但于佩尔绝对不会让她们表现得可怜或可爱,被人接受、喜欢。

“从本能上,我从不同情我演的那些角色。如果我同情她们,我就会把她们理想化、浪漫化,但我尝试理解她们。我演她们就像她们是很寻常的人,她们就是那个样子的。”

于佩尔在夏布洛尔的电影里释放自我,演得过瘾,夏布洛尔也明白,于佩尔绝不仅仅是被动的女演员,等着被好导演塑造,被好角色成就。所有经她出演的作品,不论导演是谁,无一例外都奇妙地散发着她的专属气质。

所以,哪怕于佩尔从没导演过电影,夏布洛尔还是称呼她为“法国最伟大的电影‘作者’之一”。

我就是无所畏惧,这可能就是我的天赋吧。

2016年,63岁的于佩尔(当年在法国已达退休年龄)出演了保罗·范霍文的新片《她》——这是个遭遇强奸后,与强奸犯关系暧昧,又杀人复仇,最终全身而退的强悍角色。

这样的棘手角色,其他女演员要么害怕,要么讨厌。然而读完剧本,于佩尔却爱上了这个人物。

范霍文说,“如果世上没有于佩尔,就不会有这部电影了。”

● 《她》

于佩尔认为,“她既不是单纯的受害者。对于我来说,她是一个无畏的女人,时而开心,时而忧郁,还有控制欲。她很神秘,忠于自己,是一个矛盾集合体。”

但被问到“为什么出演”这类大惊小怪的问题,于佩尔只轻描淡写地说,“我从来没觉得有任何角色是我不能演的。”

这里头,有她对人性的深沉思考:“人们之所以用不堪的词语形容这样的角色,是因为恐惧,她们像镜子,照得人非常不舒服。”

同时,也是她身为演员的小小乐趣:“她们的极端,是人类身上某一方面的夸张,诠释这种夸张也是自我的解放,假如没有这种释放,做演员还有什么意思?”

 尤根·泰勒

而她的大胆尝试,依然未完待续。被问起“你职业生涯里最大一次冒险”时,于佩尔调皮地说,“我还在等。”

作为女演员就得始于15岁,终于20岁吗?

法剧《百分之十》的第三季,有个颇为喜剧的片段。

于佩尔这个演艺圈著名劳模,倾情出演她自己,不顾声带受损狂接工作,顶着违约的风险,也要白天拍一部电影,晚上再拍另一部,顺便筹备舞台剧。

等嗓子哑到不能继续拍摄时,经纪人发现她还在家为别的导演拍不用讲话的短剧。

被问起这个情节是否属实,于佩尔一笑而过,不过大家都知道,现实里的她八成没两样。

● 电视剧《百分之十》中的女明星于佩尔

● 纪录片《献给表演的人生》中真实的于佩尔

对于佩尔来说,每年院线至少有四五部电影挂着她的名字,只是家常便饭。

演艺圈的年龄歧视从来没变,别的女演员年龄越大,选择越少,她却越到中年,能量越爆炸,甚至反问记者,“作为女演员就得始于15岁,终于20岁吗?”

纪录片跟拍她的日常生活,瘦瘦小小的身躯里,能量无限,穿梭在不同地方,拍电影、拍杂志、准备剧场表演、参加影展,一刻不得闲。勤劳到足以掀翻法国女人干啥都“不费力”的假象。

要说人生有什么最让她自豪,大概就是这份工作效率和质量,“演员就像面包师傅,我从来没有烤过难吃的面包,没有一部电影让我羞愧。”

我对自己的第一印象是,我没有固定的形态,我没有面貌,没有轮廓,实际上我什么都不是。

说来奇妙,于佩尔的脸,早就是电影史上过目难忘的标志,但真正的于佩尔,其实没人太了解。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赫尔穆特·牛顿、爱德华·布巴、罗妮·霍恩都曾专程为她拍摄肖像,试图捕捉她的灵魂。但最终的结果,差异之大,让人惊奇。

罗妮·霍恩

 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赫尔穆特·牛顿

 爱德华·布巴

于佩尔说,照片只有一半是关于我的。

夏布洛尔说她“狡猾”,哈内克说她“清醒”,苏珊·桑塔格说她“美丽、天才、智慧、无所畏惧和正直”,而在纪录片里,这位绝对的大明星说,“我什么都不是。”

或许也因此,她才可以在镜头前成为任何人。

从《八美图》情绪暴躁的老处女,《美狄亚》里史上最著名疯女人,《冷酷祭典》鲁莽、仇富、毫无愧疚举枪杀戮的冷血女人,到《我的母亲》里和儿子有不伦之情的乖戾母亲……

半个世纪里,于佩尔积累起的银幕形象,意外拼凑起了力量十足又丰富多元的边缘女性群像。

● 出演先锋戏剧导演罗伯特·威尔的绝美作品《Mary Said What She Said》

有人怀疑,演得如此逼真,真正的于佩尔是不是也有点反社会人格?

毕竟连她自己也说,开拍之前她不做太多准备,在合适的时机,让表演自然流淌而出。但如果让于佩尔介绍自己,她只会说,“和我出演的角色不同,我是一个好人,很可爱的好人哦。”

● 2001年于佩尔在戛纳红毯上经典一坐

如果多问两句,她会狡黠又真诚地告诉你,“我始终确信自己有谜一样的个性。任何人对我都不可能明确地认知,包括我自己。这就像一种无休无止的镜子游戏,它永远也不可能固定于或反射出一种确定的形象……”

这就是于佩尔,一个影史50年未解谜题。你无法了解她,但还是爱她。

1977年,伊朗电影大师阿巴斯·基亚罗斯塔米在戛纳看了《花边女工》,深深倾慕于佩尔。后来,他想找个95岁的女演员演他的新故事,于佩尔开玩笑说,“那我看来还得再等上一阵子。”

阿巴斯说,“为你,我甘愿再等40年”。2016年,阿巴斯离世,新片也没了下文。

但我们不怀疑,于佩尔真的会演下去,继续无畏,坚韧,也灵动。不论皱纹多几条少几条,始终都有少女的剔透和轻盈。

而我们也愿意继续为她等待。

你最喜欢于佩尔的哪一个角色?

评论区今天开放用力赞美!

撰文 - Freda

原标题:《于佩尔69岁了,拿完终身成就奖,还没到终点呢》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