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吃一顿饭要扫三次码?光明日报:扫码点餐应有“正确打开方式”

2022-03-17 11:3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文|朱晓帆

到餐厅吃饭,扫码点餐似乎已经成为了电子时代就餐的“常规操作”:无需等待服务员拿来菜单,只要打开手机扫一下桌边的二维码,就可以浏览商家的全部菜品,并自助完成点餐、下单、支付等一系列流程。

但前不久,一位消费者张女士却表示:吃一顿饭,竟要扫三次码关注两个公众号。点餐时需要扫码并关注公众号才能下单,买单时扫了第二次码,开发票时又需要关注另一个公众号才能开票。这波操作让她很不舒服。

近年来,随着餐饮行业的数字化转型,扫码点餐方式快速普及。在一定程度上,扫码点餐为消费者们带来了用餐效率的提升,不仅节省了线下排队的等待时间,且无接触式服务也更加安全。而站在餐饮企业的角度,顾客自行点餐节省了部分人力成本和纸质菜单成本,由扫码获取而来的用户数据还可以被加以利用和分析,从而实现精准营销。

扫码点单所带来便捷显而易见,而由此衍生的不便也不可忽视:疫情之下,进入餐厅时已经有了扫健康码的步骤,再加上扫码点单时所附带的关注公众号、授权手机号、注册会员、获取昵称、头像、地理位置等一系列操作,饭还没吃,就餐的体验感已经消减一半。

而就算是吃完了饭,消费者与商家的“纠葛”却是未完待续:如果关注了公众号,商家后续还会推送类似产品信息、优惠信息的内容,如果获得了用户的手机号码,商家还可以通过短信的形式发送广告。通过一次消费来积累客户群体、抢占私域流量,似乎已成为餐饮行业惯例。

值得重视的是,诸如“扫三次码关注两个公众号”,并不是餐馆一次性告诉消费者的,一步一步陷入其中的消费者,对如此服务几乎没有说“不”的可能性,即便有些饭店可以提供纸质餐单,但当你告知店员该项需求时,也可能遭到“消极应对”。不扫就吃不了饭,不扫就开不成票,扫码点餐逐渐演变成了强制性服务,消费者很难不产生被迫享有这种“服务”的无力感和厌恶感。

消费者走进一家餐厅,不仅是为了食物而买单,更是为其口碑、服务而买单。当所有的服务变成了一句没有温度的“请扫码点餐”,甚至从而转变成了对消费者的压力,想必,通过关注公众号而提高的用户粘性,早已被这样“冷冰冰”的服务所抵消。

智能手机时代,点餐应该是有多种渠道和方式的,而不能只留下扫码点餐这一种形式。未来,随着科技的发展,餐饮行业将会迎来更多变革。但无论消费场景、服务形式如何变化,餐饮行业的内核终究是服务,都需要把消费者体验放在第一位。

新技术应该成为方便消费者的工具,而不应成为阻碍大众消费的壁垒。扫码点餐,也应该有它的“正确打开方式”。

原标题:《吃一顿饭,要扫三次码?》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