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群像 | 爱、金钱和规则之外——一位小透明“站姐”的过去和未来

2022-03-18 19:0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李文斐 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

爱、金钱和规则之外

——一位小透明“站姐”的过去和未来

作者 | 李文斐

指导老师 | 张慧瑜

闷热的活动场馆里,随着主持人的报幕声响,会场里因为上一个表演刚刚结束而略显沉寂的观众席再次响起了排山倒海一般的应援。大量灯牌被按亮和举起抖动,粉丝的声音也一股股汇集成整齐划一的口号。

这是一个拼盘演唱会,尽管黄牛票价已经开到几千元,但粉丝也并不能控制出场顺序,只能呼吸着场馆里充满着焦虑和期待的空气,等待接近两个小时才能欣赏区区四分钟自家偶像的表演。但是对于在场所有人来说,亲眼见到偶像的心理获得感自然比时间和金钱更为重要,粉丝们敞开喉咙,既为表达自己兴奋的心情,也是希望呈现出更大的应援气势。

火爆的演唱会现场与狂热粉丝(图片来自网络)

“哎,你看那边是不是个站姐啊?”“应该是吧,你看那大镜头。”“好羡慕啊,家里肯定很有钱,能天天出来追星,说不定还能被正主记住呢!”

此时,坐在人海里的粉丝小高却正在将自己的呼喊声极力憋回心中。她低头再次检查相机的参数,然后借助稳定器将沉重的单反和长焦镜头举起、对准舞台边准备上场的偶像,希望记录下他最好的表演状态。一曲歌毕,小高一边打开直传器一边在观众席上就地取出电脑开始修图。

“今天他的皮肤状态不太好啊。”小高暗自腹诽,但还是熟练地进行着调色、磨皮、液化。一套流程下来,屏幕上的人在保持容貌特征的同时消除了所有的缺点,迅速变得容光焕发,小高也一边等待Photoshop导出一边打开微博准备发布图片。看着消息提醒里迅速增长的赞美之词,小高不禁扬起嘴角——“今晚是不是有机会出神图!”

“我”是谁?

小高是她所追的偶像的一名“站姐”,运营着该位偶像的一个“站子”。

在明星经济下,不论是演员、歌手还是唱跳爱豆,在作品之外更需要拥有足够的曝光率和图片、视频等新物料来维持粉丝黏性。因此,一些拥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的粉丝,便会在“爱”的基础之上,秉承着为偶像做更多事的信念,购入专业摄影和录像器材,跟随并记录偶像的更多公开行程,随后在网络上发布。一个主要面向粉丝发布偶像图片或视频独家资讯的账号,便被称为该明星的“图站”“站子”,而站子的运营者也有了相应的名字——“站姐”或“站哥”。

随着明星经济上下游的进一步发展,这类民间站子的作用也愈发重要起来,逐渐承担了维持偶像曝光率的主要任务。因此尽管拍摄他人影像在网络上发布以获取他人关注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侵犯明星肖像权的嫌疑,但也因明星本人的默许成为了可游走的灰色地带。在这一前提下,以爱维持的站姐和意图赚钱的代拍作为一种“半职业”同时发展起来,相互依存着构成了以“追行程”“代拍”“买/卖图”“做站子”“卖photobook”等一条龙的灰色产业链。

“开站子算一时兴起的机缘巧合”

小高最开始只是一名普通粉丝,有着需要忙碌的课业生活,在第一次见到偶像之前,从来没有过当站姐的想法。

她出生在长三角,也在上海的一所大学里读书,走在校园里的她和其他脚步匆匆赶去上课的同学没有任何区别。在课余时间,消遣的方式也大同小异:美食探店、商圈逛街、志愿活动等等,当然,还有追星。

她的偶像是一名通过选秀节目而崭露头角的唱跳爱豆。虽然她已经追星多年,换了无数偶像,也进入过不少粉圈,但“当我看到他舞台上那种意气风发和为了梦想不断努力的状态,我就被一瞬间击中了。”小高回忆起她成为该偶像粉丝的心路历程,嘴角不自觉地提起微笑。之前追的都是演员和爆红流量的她,从来没有过实时追选秀明星的经验,于是加入了十几个或官方或民间的数据群,从零开始琢磨如何把自己心爱的偶像送“出道”。

选秀节目盛大的成团夜仪式

盛大的决赛夜漫天飘舞的彩带,不仅见证了偶像出道的光辉时刻,也是小高最深刻的一部分记忆。她为自己熬夜做的数据和投入的金钱没有白费而泪流满面,看着原本性格有些沉默寡言的偶像也自信地走上象征着出道位的台子,和身旁的队友一一拥抱,一瞬间也与有荣焉。随后,偶像跟随队友以出道团体的身份共同活动,小高也实时关注着他的消息,依然会经常为他做数据和购买代言产品。“我当时那个学期学分太多了,而且当时也很想保研。”主要精力投放在学习上的她,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参与偶像的线下活动。

学期结束之后的暑假,偶像所在的团体恰好要来长三角某影视基地录制综艺。小高在微博好友的科普下第一次购买了黄牛票,参加了那次节目录制。尽管在场馆外站立等待了接近五小时,但看到日思夜想的偶像真正出现在自己视线之下时,小高激动的尖叫出声。

亲眼见到偶像仿佛有一种魔力,不仅扫除了身上所有的疲惫,还产生了某种难以控制的“后劲”。在随后的几天里,小高翻来覆去地观看节目当天所拍的照片和视频,回忆偶像的音容笑貌和自己当时的反应。她上网搜索了几个论坛上发布的站姐经验分享/吐槽帖子,思考了几天之后,决定成为这个群体的一员。

“社恐没人带,自己摸索的

不过真的好快乐”

小高按照论坛上的推荐,购买了佳能5D4单反相机和100-400mm焦距的“大白兔”长焦镜头。在匆忙掌握了简单的操作技巧后,她在某一个日子前往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为偶像接机。

接机指在掌握明星航班信息的前提下,提前前往出口进行等待,并在偶像离开出口到坐上工作室安排的座驾的过程中寻找机会与他互动的追星活动。尽管购买航班信息有侵犯明星个人隐私的嫌疑,但相较于动辄几千的活动门票,接送机无疑是成本最低的见到明星真人的方式。

对于站姐来说,她们还担负着特殊的责任,即在这一过程中拍下偶像的照片和视频,发布在社交平台上供全网粉丝观看。因此,如何找到偶像下飞机的正确出口、占据偶像前进的恰当路径并拍摄清晰的图频,对于第一次接送机的粉丝来说并非易事。小高只得自己尝试摸索。

拥挤的机场粉丝接送机场面

由于并没有很多的接机和摄影经验,没有第一时间抢到合适的前方位置,加上相机参数没有预先调整好,最终成品只有几十张匆忙按下快门的模糊图像。太多前来接机的粉丝和代拍围成了厚厚的人墙,不仅偶像寸步难行,身高并不出挑的小高也被“埋没”在人群之中。第一次站姐经历并不顺利,小高坐在机场的麦当劳里叹了口气,然后点开微信代拍群,打下并发送了“收今日xxx机场图”的消息。

都说熟能生巧,做多了也就有经验了。小高在连续去了几场偶像的线下活动和接送机之后,对于找出口、藏相机、躲场务、找黄牛等事情逐渐熟悉起来,也在一次次的追星经历中认识了其他粉丝和站姐。或许出于对偶像同样的爱,或许出于友善,其他开站子时间更长的站姐有时也会主动教小高调整相机参数和寻找恰当的“卡位”方法,那些普通粉丝在得知她是站姐之后也会主动借给她充电宝和数据线。小高的站子的被关注数量也在逐步攀升,更多的粉丝愿意点赞并且转发评论她发布的照片微博,“姐姐辛苦了”“姐早点休息”“xx姐的图审美真的不错”之类的评论和私信更会让她在赶活动和修图之后的劳累中内心一暖。

除了获得其他粉丝的善意和肯定,小高在偶像面前经常出现的身影也给偶像本人留下了一定的印象。尽管她一向性格沉默,基本不会主动和偶像搭话,加上录制偶像的演出舞台则更不能出现尖叫等杂音等要求,她便总是戴着口罩默默按下高速连拍的快门。但在接送机这类距离较近的活动,小高发现偶像时不时会主动注视着自己的镜头,或是对她的镜头微笑和挥手。虽然常常自嘲“冷酷无情的拍图机器”,她还是对于这种特殊红利十分受用。“我当时觉得,他应该会记得我吧,在他眼中我可能是特别一点的。”小高笑着说,又抿着嘴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

“付出很多,要考虑的也很多”

站姐圈和小高之前所在的散粉圈是有很大不同的,但都有着一套特殊的既定规则。“这个圈子是非常看人脉的,需要你会来事。像我这样的社恐患者其实挺吃亏的。”小高说道。

站姐的社交圈子某种程度上比较封闭,常常需要圈内的站姐主动帮忙介绍。“比如拼房、拼车,买一些很难进的线下活动甚至藏相机镜头什么的,都需要认识的朋友帮忙。”而从小性格内向慢热的小高并不擅长主动和不熟悉的人打交道,之前活动中认识的一两位站姐与小高最终只成为了朋友圈的点赞之交。“虽然我刚开站子的时候也是一个人,不过时间长了跑线下看到她们小姐妹经常一起,有时候还是有点羡慕的。”

“而且有时候有人和你一起,追行程也会有个动力。”她补充道。

为了拍摄,需要经常跟随偶像在各地活动,一个完整的行程包括跟机、蹲酒店/蹲后台(拍摄上下班)、购买入场券参加活动,再跟随同一班飞机前往下一个活动城市。这个过程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精力。为占据更好的拍摄位置,相比偶像和其他普通粉丝,站姐需要更早起床前往特定地点,也因修图和剪辑等后期需要,比作息不定的偶像休息更晚。

除此之外,在正式的表演场合,站姐也不能如普通粉丝一般呐喊应援,而是应当全程透过取景器聚焦偶像的身影,往往难以拥有普通粉丝一般的现场体验。年末各大盛典与晚会节目扎堆,为了赶行程,小高曾经三天内只睡了六个小时,“我回酒店的时候,隐形眼镜都快要干在眼睛上了。”但是她回到酒店房间后的第一件事并不是洗漱休息,而是给所带的相机电池和充电宝充电,因为“第二天还要继续‘狗’行程。”

除了赶场的劳累,站姐还往往付出巨大的经济成本。相机、镜头等拍摄设备之外,出行的机票、高铁和打车等也是一笔支出,当然,花钱的主要部分还是动辄几千元甚至上万元的活动门票。同时,站子作为粉圈的重要代表,往往也承担着普通粉丝的期待——为偶像做出更多经济贡献。普通粉丝购买几份的专辑、杂志或代言,站姐往往需要购入几十甚至上百份来证明自己对于偶像的支持。“爱”被量化了。尽管小高家境优渥,但几个月下来也无法忽视这些花费。“前两天看到一个帖子评论说都快赔进去一部国产车了,我倒是没那么多,但是确实已经倒贴了几万块了。”

两位明星的站姐发布的订单截图(图片来自网络)

在站姐圈子中,某种程度上也有KPI的比较。粉丝数、所发布的图频微博的转发、评论和点赞数都是衡量一个站子是否“成功”的指标。拥有越好的数据,站子便有可能被称为“大站”甚至“神站”,不仅粉丝追捧,成为偶像对外安利和宣传的窗口,往往也会通过后援会优先获取偶像活动的门票。

刚开站的时候,从小好强的小高并不是没有想过也要做成一个“大站”。在成为站姐的前几个月里,偶像的每次行程几乎都有她的身影,她也为此翘了很多课程。但是收效寥寥,虽然数据有所提升,但相比于其他几个站子,自己的数据还是明显跟不上。她在认真琢磨后发现,修图的程度和风格往往需要贴近偶像的定位和“人设”,同时最好出现“反差感”;而出图的时间也像发布新闻一样需要时效性,“在图片质量相差不是特别大的情况下,最先出图的站子一般转评赞最多,当然如果你的审美一骑绝尘的话除外。”

期末季的来临,她减少了去现场的次数,更多依靠购买代拍的图片和手机修图来发布微博。在她眼里更为粗糙的操作反而带来了两次较好的数据——“可能是因为不用自己去拍图速度变快了?搞不懂屏幕粉,可能是愿意看第一批图片吧。”她这样猜测。

忙碌的期末季反而是小高难得的体力恢复时期。复习之余,她也会思考自己站姐身份的价值所在。度过了最开始的热情期,支撑着她更多的逐渐不再是那份爱意,而是微博消息提醒的小红点和粉丝数增长带来的责任感。但是这个问题一般不会被思考很久,常常打断这个思考过程的是紧张的考试安排、睡眠不足的困意,或许也有掺杂着一份恐慌的自欺。

“规则真的存在吗”

站姐在付出巨大时间和经济成本后,为了“回血”,便在偶像和粉丝经济的基础之上催生了一种同样在灰色界限“试探”的赚钱方式——售卖Photobook,一般被简称为“卖pb”,是一种从明星商业价值上衍生出来的周边商品。

但作为非官方售卖主体的站子往往牵涉很多规则之外的风险。首先,Photobook其内容绝大多数为偶像的真人照片,涉及到使用明星本人肖像权盈利的问题;其次,作为印刷品,Photobook不具备出版号,某种程度上涉嫌非法出版;最后,作为一种售卖于灰色地带的商品,所得收入往往没有经过缴纳所得税的环节。而一般售卖Photobook,销售额少则上万元,多则几百万元,这一现金流也就成为了推动庞大而并不透明的粉丝经济不断运行的助推器之一。

对于站姐卖pb盈利,普通粉丝一般不会对其进行价格限制和利润监督,不仅缘于大多数粉丝并不清楚制作pb的利润和相关法律法规,也出于“站姐这么辛苦,稍微赚点钱也是能接受的”、“站姐不是保证后续利润会用于偶像应援吗”等等主观意愿。

但这一规则之外的默认性行为,却并不代表无人“监管”。前面已经提到,站姐有其固有的圈子,往往抱团发展;且尽管与官方粉丝管理组织——后援会有着合作关系,但两者行事方式的差异和后援会对站姐进行的管理也往往使两者爆发冲突。此外,拥有众多普通粉丝关注的头部粉丝“大粉”,作为粉圈舆论的另一引领者,有时也会参与到粉圈话题的争论当中,甚至触发更多骂战。

互联网将发言空间变成二维平等化的广场,作为粉丝的话语权往往掩盖于一个个昵称和头像之下,传播失去了日常生活中社会关系的约束,辩论的胜利也就不再主动归属于言之有理的一方,而是声势浩大的一方。在这一大众娱乐文化所湮没的舆论场中,粉丝的争论不再聚焦于以理服人,而是倾向于党同伐异,更加乐于寻找、轻信和崇拜KOL,呈现出一种奇特的群体传播和群体政治现象。由此,粉圈更易出现群体极化的倾向。

小高在她的“小透明”站姐生涯中,便见证了这样一次群体性倾轧。或许是出于规范站姐灰色收入的目的,或许是为了“杀鸡儆猴”,又或许仅仅是积怨已久导致的爆发,后援会成员和大粉联合起来开始攻击一位站姐A的行为,并以大字报和小论文的方式列举罪证——“恶意私下语言攻击该位偶像”“购买代言数量过少”和“售卖pb居心不良,故意消耗普通粉丝金钱,不利于后续购买偶像杂志”等等。面对这一攻击,那位站姐同样进行反击,双方的战火从其本人逐步蔓延到到后援会组织和双方的支持者上,昔日的“同担”反目成仇,就双方立场互相进行人身攻击。最终这一闹剧以站姐A被迫关站,率先对其进行攻击的一位大粉也被评论辱骂上千条而告终。

一位粉丝对于站姐售卖Photobook行为的否定发言(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这件事,我一开始觉得奇怪,后来就有点后怕。”小高说,“虽然之前作为普通粉丝也经历过这种场面,但是这次可能是因为我带入了那位站姐的处境,就多了一层认知吧。”因为很少主动与其他站姐和后援会结交,小高与她们的关系并不熟悉,加上站姐A被攻击期间,有其他粉丝对小高的警告性私信,更加让她有种自危感。“我会不会有一天也成为被‘狙’的对象呢?谁知道屏幕粉会突然来骂你什么?审美差、代言买少了,甚至造谣我跟踪偶像私生活?我跟那些能说得上话的都不熟,没人帮我的话真的要完蛋。不如提前跑路。”

“世界”之外

脱下站姐身份的小高,同样拥有着自己的生活。开站前期,因为饱含着对于偶像的热情,各种奔波的辛苦并不能成为她的阻碍,现实生活也是可以为追星牺牲的。但是2021年年初,学业方面的挫折和偶像的负面新闻不得不让她从“乌托邦”中转回现实。

“发现其实并不值得。我围着他转了这么长时间,不如过好我自己的生活。”尽管优越的家庭条件让她不必过于纠结金钱上的花费,但已经投入的大量时间和惨淡的成绩还是让她有些焦虑和后悔。加上之前追星认识的“同担”朋友也纷纷脱粉或“爬墙”,小高自己在偶像的身上再也找不到一开始的那份热忱和爱意。她逐渐认识到,最开始纯粹的那份粉丝对偶像的感情已经变质,正在越来越多的掺杂了被迫浪费性购买代言的无奈、粉圈群体极化的倾轧、对获得流量和肯定的病态期待、见证了越来越多粉丝经济下的阴影……

后记

2021年5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盛荣华表示,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重拳整治网络违法违规问题。针对网上文化娱乐乱象问题,网信办也于6月15日正式发布公告,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饭圈乱象整治”专项行动,“重点围绕明星榜单、热门话题、粉丝社群、互动评论等重点环节,全面清理‘饭圈’粉丝互撕谩骂、拉踩引战、挑动对立、侮辱诽谤、造谣攻击、恶意营销等各类有害信息”。

正在准备申请出国的小高偶尔也会打开之前的站子微博号。或许是为了留存一份记忆,她并没有选择注销账号,只是不再更新。前一段时间,她还和之前追星认识的,现在也在焦虑保研的朋友聊天:“追星不是为了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好的吗?加油,咱们一起冲就完了。”

(本文中人物“小高”的姓名、个人信息、偶像信息均进行模糊化处理。)

本文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21年《影视文化与批评》作业,写作主题“新的世界 · 新的未来”,获得“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优秀作品”。

原标题:《群像 | 爱、金钱和规则之外——一位小透明“站姐”的过去和未来》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