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河北大名籍开国少将|裴志耕将军

2022-03-21 09:48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裴志耕同志简介:

裴志耕将军

裴志耕(1907-1997.10)曾用名裴梦协,河北省大名县杨桥镇西马头村人。1924年考入河北省立第七师范学校, 1927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3月任中共大名县委组织委员,11月任县委书记。1932年4月任中共张家口地委书记;8月赴北平恢复地委与河北省委联系后留省委工作;10月赴直南恢复直南特委与省委联系后,以社会职业作掩护留直南从事党的工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在直南、豫北发动群众,组建抗日武装。1940年4月任濮阳县独立团政委,11月任冀鲁豫军区武装动员部部长。1941年7月任冀鲁豫军区第六军分区政委。1943年2月任中共湖西地委委员、巨(野)南工委书记,领导巨野、菏泽、金乡、定陶、成武五县党、政、军、民开展对敌斗争。1945年9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旅政治部主任。1947年6月任冀鲁豫军区独立二旅政委、旅党委书记。8月任晋冀野战军第十一纵队政治部主任。1949年2月任第二野战军第五兵团第十七军政治部主任、军党委常委。解放战争中,先后参加了平汉战役、张家口保卫战、西台集战役、鲁西南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和解放大西南战役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共遵义地委书记兼遵义军分区第一政委。

裴志耕将军与周恩来总理在一起

裴志耕是一名优秀的革命军人,1938年入伍后,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功勋卓著,久经考验,是一名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建国后长期从事空军方面的建设和工作。

明清大名府故城

1951年3月任陆军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军党委常委。1954年3月任空军第五军政委、军党委书记。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8年7月任福州军区空军副政委、党委副书记。1959年1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学院副政委。1977年任空军政治部顾问。1978年被特邀为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83年离休,1988年曾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大名县森林生态园

裴志耕同志老家在河北省大名县杨桥镇西马头村,他是大名县发展最早的党员之一,也是从事革命活动的一个最活跃分子。敌人对他恨之入骨,人民群众却对他十分爱戴。他一生中有许多感人事迹被家乡人民广泛传颂,成为佳话。

明清大名府北门端智门

裴志耕将军从小喜爱体育锻炼,这方面使他受益匪浅,能跑善跳,机智敏捷,身强体壮,胆大心细,曾有过“裴大胆”的雅号。他在“七师”求学时,是篮球场上的一名骁将。参加革命后,锻炼的目的更明确了。他深知革命的道路是艰难曲折的。身体不好是干不成革命的。因此,为了长期进行对敌斗争,以适应复杂险恶的环境,他始终坚持身体锻炼。正因为这样,他曾多次摆脱了国民党匪徒,特务的盯梢追捕,最后化险为夷。如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个秋天的半夜,敌人扑向金滩镇的一所学校。当时裴志耕正以该校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发动和组织群众进行对敌斗争。敌人发现后,偷偷派兵包围了学校。这时,和裴志耕同住一屋的一个教员出门上厕所,猛然间,看见有人影晃动。他知道不妙,急忙转身回屋推醒了裴志耕。裴志耕机警地跃身下床,随即闪电般从后窗窜出。敌人大喊大叫要抓活的,许诺抓住裴志耕有重赏。

黑夜间,裴志耕机警地和敌人周旋着,决定乘敌人混乱之际越墙突围。当敌人发觉裴志耕朝校墙跑去时,便拼命紧追。横在前面的校墙有两米多高。敌人可高兴了,“这一回,你裴大胆纵有孙猴子的本领也休想跳出如来佛的手心。”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噌”的一声,裴志耕雄鹰展翅倏地腾空拔起,一只脚稳稳贴住了墙腰,随即右胳膊一扬就势挟住了墙头,紧跟着身子轻轻往上一提,一个鹤子翻身便飞过了高墙钻进了青纱帐。敌人恼羞成怒,朝庄稼地里胡乱打了阵枪,最后耷拉着脑袋,败兴而归。

当人们提起这些往事时,将军颇有风趣地说:“我之所以大难不死,绝路逢生,如此造化,多亏了体育锻炼当了我的保驾官,不然早就见了阎王爷喽。”

教侄务农

1960年,裴志耕将军从福建前沿阵地视察后顺便到家乡探亲。全家沉浸在一片喜悦之中。特别是正在上中学的亲侄裴化选高兴得更是一蹦三跳。原来,化选心里早就装着个小九九:“叔叔是个大干部,让他带自己到北京读书,上大学,将来可以在城市工作,就不会当农民了。”当天晚上,好不容易才盼到来家看望叔叔的街坊邻居一个个离去,化选才兴致勃勃地把自己的心事告诉了叔叔。将军听后语重深长地说:“想去北京,当然好喽。但北京是首都,是全国的心脏。如果人人都要去北京,那么,这颗心脏就会被堵塞,血脉就不会流通了。这样就会给国家带来很大压力。特别是对一个青年人来说,无论在哪里或干什么工作都一样。在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是分工不同。你不要以为叔叔是一个什么官,就有特权,那可不行!我的权利是人民给的,而不能滥用啊!”接着又笑容可掬地说:“我看你还是在家好好上学,农村也有作为,当农民同样有出息,青年人要志在四方嘛,可不要学井里的青蛙,眼睛只看一小块天。我的话你可要好好想想”。

听了叔叔这番话,化选满肚子高兴劲全跑光了,但又说不出叔叔的话错在哪里。不管想通还是想不通,化选还是按将军的话去做了。

如今,化选已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中年庄稼汉了。他爽朗而带有内疚地告诉我:“那时,我嘴上没说啥,可心里总感到不得劲。村里人对我说,别说你是他的亲侄,就是咱西马头村去上十个八个的到北京,只要他说句话就行了。所以我还埋怨过叔叔,一点情面也不讲。初中毕业我在家干农业,叔叔每次来信都安慰我,要我安心在农村干出名堂来,有什么困难及时告诉他。回想起来,叔叔的话是对的。我现在生活得很幸福。”说到这里,他那黑红色的脸盘,洋溢着兴奋的激情,再也寻找不见那堆愁云了。

父丧从简

文革前,裴志耕将军的父亲去世,家里急电让他回来一趟。这不幸的消息在猛烈地撞击着将军的心,使他情不自禁地勾起了对往事回忆:是父亲把自己送入小学,从此叩开了知识的门窗,进入了美好梦幻的世界。自己离家于“七师”求学,他老人家没说一句含糊话,自此接受人间真谛走向了革命的征途。在那残酷的战争岁月里,老父无时不悬挂着那颗思儿之心。为了儿子老人曾被捕入狱受尽了折磨,家里被抄,全家避难于河东朋友家,十几年父子没有相见一面。解放后自己进了北京,也很少回家探望,但他老人家通情达理,却没有一句怨言。……父亲的恩情儿子永世也是报答不完的。

做儿子的何尝不愿急归,最后看一看他老人家那慈祥的面容呢?然而眼前许多急务压身似千斤重担,能一甩了之吗?以前自己回家,地方政府总要“兴师动众”慰劳一番,那叫人难堪的情景又闯入眼帘。夜幕慢慢地垂下来,将军深思熟虑后,决定这次不回家了。随即给村党支部写了封信并汇了一笔款。

在信中他表述了对亲人的悲哀思念之情。说明因工作忙不能脱身,个人利益应服从整体利益,这是一个共产党员所必须遵循的党性原则问题。即便不是急务缠身,这次也不准备回家。因为考虑到一回家就会惊动地方政府和各界人士,容易把丧事办大,给地方政府增加负担,给别人带来麻烦,造成一定的影响。所以委托村党支部帮他料理好这丧事。并一再嘱咐要简办丧事,千万不要铺张浪费,注意节约注意外界影响。

将军没有回家,家里人沉不住气了,村里一些人也背后议论说:“当了大官,老人不在了,也不回来一趟,太不讲情份了。”还有人说他不回家是因为抠索怕花钱。当村支部把将军的来信和汇款情况告诉大家后,人们很受感。连背后议论的人也竖起了大拇指称赞道:“咱这脑瓜不行!还是人家裴司令有眼光,看的远,水平高。”

裴志耕将军简历

1907年出生,河北省大名县人

1927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 参加革命

1938年 入延安抗大学习

1947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三十二旅政治委员

1948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第十一纵队政治部主任

1948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原野战军第三十二旅政治委员

1950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贵州军区安顺军分区政治委员

1954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第五军政治委员

1955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78年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1997年10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参加战役

抗战时期

先后任科长、团政委、武装动员部长、军分区政委、工委书记兼团政委等职,领导军民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巩固、扩大了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

他任旅政治部主任、旅政委、纵队政治部主任、军政治部主任等职,参加了邯郸战役、集宁战役、张家口保卫战、巨金鱼战役、鲁西南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等战役。

裴志耕将军自述:抗日战争时期的回忆

2017年03月29日

抗战开始后,我正在南京,我的一个江西同学王浴滔在国民党军队一个炮兵营任营长,邀我去他那里。我早已知道他是倾向共产党的,便有意地到他那里去做他的工作。到后王便叫我做他的书记,不久,虽然感到他是可以争取过来的,但觉得自己与党失去联系(我是1934年9月因国民党河北省党部下令通缉我,我四处隐蔽与党失去联系的),长期下去不是办法,我便和一同在那里的曾则西,得到王浴滔的同意后到延安去了,(后来王浴滔于1940年也到延安去了,并参加了中国共产党)。我和曾则西一同到延安时是1938年1月。到延安后即进入抗日军政大学4期学习。入校后不久,我便提出恢复我的党籍问题,并找到当时在延安的刘大风同志证明我过去的历史,因为刘只能证明我一部分历史,不能证明我们不在一起时我从事党的活动,抗大党组织便确定让我重新入党,待找到能证明全部历史时,再考虑恢复党籍,我也同意了,便于1938年5月履行了重新入党的手续。在延安学习了近一年时间,学习了革命理论,听了党中央毛主席、周副主席、少奇同志、朱德同志等的不少报告,使我受到很大教育,进一步增强取得革命胜利的信心。1938年12月学习结束,我便提出到豫北地区工作,以便彻底解决我的党籍问题,中央组织部同意了。

1939年12月我到了豫北特委,见到了特委书记王从吾同志,经过特委讨论研究,终于全部恢复了我的党籍。此时,我是十分满意的。经特委介绍,派我到冀鲁豫第二支队任除奸科长。1940年5月又到濮阳独立团任政委。1940年底又调我到冀鲁豫军区任武装动员部长。在任武装动员部长期间,主要是组织训练民兵。在军区领导下,民兵工作比较活跃,有生机。曾受到军区首长的口头表扬。1941年7月,我又被任命为冀鲁豫军区第六军分区政委。在我去这个分区之前,敌人对沙区〔五、六分区)进行了“四一二”大扫荡。这次扫荡非常残酷,被杀害的群众达4000余人,地方武装大部分垮台了,根据地大大缩小了,群众情绪很低落。我去时六军分区司令员先是唐哲民,后为李静宜,我任政委,参谋长程绍祥、政治部主任鲍鸿光。我在六分区期间,面临着敌人频繁“扫荡”,还搞什么“强化治安”运动,再加上天灾,对敌斗争艰苦,部队和人民群众生活困难,根据地日益缩小,可以说当时是最艰苦困难的时候,当时六地委书记赵紫阳同志除对地委工作、全部工作抓得很出色外,对邵队工作也很关心。第六军分区在冀鲁豫军区和六地委领导下,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第一、抓了武装斗争。当时除分区的武装外,为了加强六分区的武装斗争,根据军区的指示由南进支部派遣了一个游击支队,这个游击支队战斗力比较强,政委魏忠明工作很有办法,对敌斗争积极,在分区的指挥下,在分区部队的配合下,打了不少胜仗,打击了日伪军的嚣张气焰。游击支队和分区武装都提高了战斗力,群众的情绪逐渐恢复正常,对敌斗争的积极性也高了。第二、抓了分区武装部队的恢复和扩大。从1941年7月全分区不到1000人,到1943年1月已发展两千多人。第三、协助专员公署,恢复和新建了一些地方政权,根据地扩大了,敌占区缩小了。第四、抓了民兵的组建和训练。民兵大大地扩大了,战斗力也提高了,从开始是配合部队作战到后来能单独对敌作战了。六分区的工作还算有些成绩。

1942年12月根据党中央的指示,要实行党的一元化领导,进一步精兵简政,区党委、军区决定将五、六地委合并为四地委,五、六分区合并为四分区,我便被调到汇南工委工作去了。

1943年2月我调钜南工委任工委书记。钜南(钜野以南)有五个县—金钜、钜西、成武、嘉祥、菏泽(菏泽以后划出, 1944年底将济宁划归钜南)。钜南地区原为八地委、八专署、八军分区,直属冀鲁豫区党委、军区、行署领导。在敌人“扫荡”下,部队及地委受到损失。不久,地委改为钜南工委,分区撤销,八专署改为五县联办,钜南的党、政、军分别归湖西地委、分区、专署领导。当时湖西地委书记潘复生、唐亮,分区司令员为王秉璋(1945年6月改为尹先炳),政委由潘、唐二同志兼任,专员为郭影秋。地委常委除潘、唐、王、郭外,还有组织部长陈朴如、宣传部长郝中士,我也为常委。在钜南的部队,我去时除成武、钜西、金钜各有人数不多的县大队、区中队外,还有一个正规团(先为二十一团,不久换为九团,最后又成立了一个十二团)。我先后兼了三个团的政委。我刚去时根据地已大部变质,抗日民主政权活动范围正在缩小,群众持观望态度,有些村庄还有敌人操纵下的会道门。当时钜南工委面临的问题主要是:一是如何积极开展对敌人的武装斗争,打击敌伪;二是如何扩大抗日根据地,缩小敌占区;三是如何扩大部队,充实正规兵团,扩大和组建地方武装;四是如何发动组织群众,以及建立和发展党的组织;五是如何开展对土杂顽的斗争,包括争取可以争取的一部分顽军。根据以上情况,当时着重进行了以下的一些工作:第一、在许多要解决的问题中,认识到对敌武装斗争是关键。我便决定除抓全面工作的重要问题外,把主要精力放在抓武装斗争上。在钜南地区活动较久的九团比较有战斗力,能打仗,当九团作战时,有意识地让县区武装配合作战,以九团为主,湖西分区十团协同,县区武装配合下,于1944年10月攻克单县北之潘庄围寨,全歼守敌1000多人,击毙联日反共、鱼肉人民的国民党山东第十一专区专员曹班亭。九团又在军区骑兵团和县区武装配合下,打击在单县城北外出抢粮的日伪军五、六百人,伪军大部被歼,日军一个小队也全被歼灭。这是比较大些的战斗,至于拔除敌伪据点、炮楼,打击外出窜扰活动的敌人就更多了。1945年夏新组建的十二团,于1945年8月也在县区武装配合下,攻克成武县城,毙俘伪军近千人。部队战斗力提高了,部队也扩大了。最主要的是打击了敌伪顽猖狂气焰,在地方工作的配合下,根据地扩大了,群众发动起来了,党的组织也建立和发展起来了,部队也由1943年2月的1000多人发展到1945年8月的3000多人。嘉祥县已由完全的敌占区,于1944年春大部分变为解放区,由3个有政权的县变为4个了。各县区的活动范围均扩大了一半以上。在抓武装斗争的同时,也重视了发动组织群众,发展建立了党的组织,做到了武装部队战斗到哪里,地方工作做到哪里,会道门随逐渐解体。1944年12月还争取地方实力派姬常周部队300余人起义到我八路军来了。关于工委的日常工作,我就交给工委副书记颜竹林、组织部长杨海鹏同志去做。总之,从1943年起到1945年9月我离开工委,钜南工委工作是有成绩的,当然这些成绩的取得,应主要归功于湖西地委、分区的正确领导,及时给了工作指示;归功于钜南工委及钜南武装部队及各县全体党员、革命干部共同努力奋斗的结果,我不过只作了我应作的一些工作罢了。

(来源:《裴志耕将军自述》)

转载悼文:纪念大名府出来的开国将军-裴志耕少将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我军优秀的指挥员和政治工作者,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原顾问裴志耕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997年10月7日7时39分在北京不幸逝世,享年91岁。

裴志耕将军

裴志耕同志1907年2月出生在河北省大名县杨桥镇西马头村。

1927年1月入党,1938年1月入伍。他从青年时代起就投身于革命斗争,在七十余年的革命生涯中,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共产主义事业英勇奋斗,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裴志耕同志与周恩来总理合影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裴志耕同志于1923年考入河北省第七师范学校。在革命斗争形势的影响下,逐步接受了马列主义,积极参加学生运动,并于1927年1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直南地区早期的共产党员。入党后,他先后接受了党交给的争取“红枪会”、迎接北伐军和宣传组织群众的任务。1929年,裴志耕同志任中共河北省大名县委书记。在革命处于低潮、斗争复杂、白色恐怖的险恶环境下,他信念坚定,不怕牺牲,积极组织发动群众,发展党的组织,并领导了农民反对“华洋义赈会”抢占农民土地的斗争,取得了胜利。他坚决抵制“左”倾盲动主义的错误路线,曾因此一度被开除党籍。错误路线纠正之后,1933年任张家ロ地委书记,按照党的指示,先后从事抗日同盟军的工作,组织和领导工人运动,教育影响进步学生投身革命,为党的发展壮做了大量工作。

直隶七师大门

抗日战争时期。裴志耕同志于1938年1月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9年返回豫北エ作,先后任冀鲁豫第二支队锄奸科长,濮阳独立团政委,冀鲁豫军区武装动员部长。1941年7月任冀鲁豫军区第六军分区政委时,该地区刚刚经过残酷的“四:一”大扫荡,根据地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组织受到严重破坏。他和党、政机关同志一起,经过艰苦工作,壮大抗日武装力量,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恢复和建立政权,使这一地区很快复苏,渡过了抗日战争中最艰苦的时期。1943年2月,任钜南工委书记兼团政委。他坚决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在广泛发动群众、巩固抗日政权、加强民兵建设、壮大抗日武装力量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伟他领导军民坚持反扫荡,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消灭了大量的日伪顽,沉重打击了敌人,巩固、扩大了根据地。

解放战争时期。1945年9月后,裴志耕同志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第二旅政治部主任,冀鲁豫军区独二旅政委,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一纵队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第十七军政治部主任。参加了邯郸战役、集宁战役、张家口保卫战、巨(野)金(乡)鱼(分)战役、鲁西南战役、豫东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进军大西南等战役。他执行命令坚决,指挥果敢,同时深入做好战时思想政治工作,狠抓党的组织建设,领导部队积极开展三大民主、整党和诉苦运动,开展杀敌立功活动,提高了部队的士气,有力地保证了部队战斗力的提高和各项战役、战斗任务的完成,为夺取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在进军大西南、入黔作战取得胜利后,他受命率部驰援在云南起义的卢汉部,坚决贯彻上级的作战指导思想,实现了“既解昆明之围,又牵住敌人防止其逃往国外”的战略意图。

建国后,裴志耕同志先后任中共安顺地委书记,中共遵义地委书记兼军分区政委,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一军政治部主任。1954年任空军第五军政委,他积极学习、探索适合空军特点的作战指挥和思想政治工作,先后组织机关和部队配合协同,参加了聂凤智同志指挥的解放大陈、二陈和一江山岛的战斗;并执行防空作战任务,部队先后击落国民党飞机数架。1958年任福州军区空军第一副政委后,负责组建福州军区空军,执行紧急入闽作战任务。他与军事指挥员密切配合,深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极大地提高了部队的思想政治觉悟,树立了敢打必胜的信心。参战部队英勇作战,击落击伤国民党空军飞机27架,我军完全夺取了福建沿海地区的制空权,圆满完成了党中央和中央军委交给的任务,部队涌视了大批英模人物。1959年5月,任空军学院副政委,主持常务工作,为空军学院的建设和空军中、高级干部的培养,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文化大革命”期间他受到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的残酷迫害,身心受到极大摧残,仍不屈不挠,旗帜鲜明地同林彪四人帮反革命集团进行了坚决的斗争。恢复工作后,先后任福州军区空军副政委、空军政治部顾问。负责对福州军区空军干部和空军军以上干部的政策落实工作,复查“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他认真执行党的政策,坚持实事求是,使大批冤假错案得到平反。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坚决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更加努力地投身到党交给的任务中,忘我地工作。

离休后,他仍然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高度责任感关注着党的事业、国内国际形势和社会主义建设。他极为关心党史军史的抢救工作,不顾高龄多病,多次参加党史军史的座谈会,处理大量信件,亲自参加编撰有关史料、回忆录数十篇。他十分关心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为加强家乡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裴志耕同志1955年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57月获一级红星荣誉章。

他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裴志耕同志参加革命七十多年来,一贯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共产主义事业。在战争年代,他信念坚定,不折不挠;在和平时期,他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人民军队的建设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他坚决拥护党的三代领导集体,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了高度一致。他坚决听党的话,服从组织安排,多次从地方到部队,又从部队到地方,都以党的事业为重,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他坐持典理、顾全大局、工作勤奋、勇于负责;他襟怀坦白、光明磊落,作风正派,品德高尚;他谦虚谨慎,平易近人,团结同志,爱护干部;他严于律己,廉洁奉公,生活俭朴,严格要求亲属子女,始终保持了老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裴志耕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为革命建立的功勋将永载史册,他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怀念和学习。

裴志耕同志永垂不朽!

原标题:《河北大名籍开国少将|裴志耕将军》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