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粉丝饥饿:同人文化中的“代餐”风潮

安帛/粉丝文化研究者
2022-03-29 11:41
来源:澎湃新闻
思想市场 >
字号

仿佛是在一夜之间,“代餐”的概念已悄然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从层出不穷的代餐食品广告,到社交媒体上“那不就是××的代餐嘛?”“代到了!代到了!”等等一系列心照不宣的讨论……不免令人感到困惑,“代餐”的存在,究竟是为了填饱健身达人们的肚皮,还是填补各路粉丝的脑洞?根据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代餐食品》团体标准,“代餐”的本义,是“为满足成年人控制体重期间一餐或两餐的营养需要,专门加工配制而成的一种控制能量的食品”。因具有“替代正餐”的功用,故命名为“代餐”。而当它被同人文化、偶像粉丝文化所征用,则又衍生出一层全新的含义,即“与某种CP关系或偶像人设存在相似之处,能使粉丝获得代偿性满足的素材”。

举一个或许不太恰当的例子:电视剧《情深深雨濛濛》中,女主人公的父亲陆振华共迎娶过九房姨太太,每一位都肖似他的初恋女友“萍萍”。显然,在陆振华看来,这九名女性,都只不过是“萍萍”的“代餐”罢了。

作为亚文化社群内部普遍存在的一种消费模式,同人爱好者、偶像粉丝所热衷的“代餐”活动,自然不可能像陆振华那么“硬核”,而是大多取材于文学作品(或作品选段)、新闻报道、萌宠图片以及各种网络段子等。例如在十余年前就已颇为流行的“换头txt”,指的就是某些偶像团体的粉丝四处搜寻主人公形象与自己喜爱的偶像较为接近的小说作品,再将人物姓名批量替换成偶像的名字之后,所形成的txt文档。这类文档通常会被等同于“真人同人小说”(real person fiction,简称为RPF),经由QQ群、网盘等渠道小范围地在粉丝社群之中传播。后来,随着微博等社交网站的强势崛起,粉丝们摄取“代餐”的渠道也逐步拓宽至各种文学类bot(定期发布文学作品选段的社交媒体账号)、萌宠博主甚至新闻媒体等。例如某些小猫小狗嬉戏打闹的GIF图片,就往往会被同人粉丝视作“自家CP”相处模式的“代餐”而激情转发。

偶像粉丝团

姑且不去讨论这类行为是否得体或涉嫌侵权,总体而言,“代餐”其实是在相关作品(包括原作和同人)的产出、物料及资讯都相对匮乏的时候,为上述亚文化社群的粉丝提供“精神食粮”,使他们不至于“忍饥挨饿”或“自割腿肉”的一种策略。此外,正如前文所述,“代餐”现象绝不是什么新鲜事物,它已经存在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只不过,“代餐”这个概念本身,作为一个形象生动且颇具创造性的称谓,的确是在近一两年内才逐渐普及开来的。

这就引出了另一个耐人寻味的话题。根据约翰·费斯克在《粉丝文化经济学》(The Cultural Economy of Fandom)中的相关论述,粉丝的生产力可以被划分为三个领域:符号生产力、声明生产力(enunciativeproductivity)和文本生产力。其中,符号生产力主要是“从文化产品的符号资源中创造出关于社会认同和社会经验的意义”,这里费斯克所举的例子,是流行音乐天后麦当娜的粉丝在父权制的欲望体系之外,建构属于自己的性征(sexuality)的尝试;而当这类“经由符号生产力所创造出来的意义”被粉丝们通过面对面的、口述的方式予以分享的时候,它就构成了某种“声明生产力”,大多表现为粉丝社群内部形式各异的“粉丝交谈”(fan talk)等;至于文本生产力,顾名思义,指的就是粉丝围绕“粉丝圈中心文本”(objects of fandom,可以是小说、电视剧,也可以是偶像明星)创作文艺作品(例如同人小说、同人视频剪辑等)的能力了。

由于该论文的发表时间为1992年,其中的很多表述显然没能充分地考虑到(也很难考虑到)互联网媒介环境对粉丝文化造成的影响,例如“粉丝交谈”的“主阵地”,就早已从线下转移至线上。除此之外,偶像明星的粉丝为支持自己的偶像,在社交媒体上大量、重复地进行“转发”“控评”,源源不绝地为各大网络平台制造新媒体数据流量的“数据生产力”,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新现象。近十年来,从堪比专业营销公司的“粉丝安利”(通过剪辑同人视频、撰写宣传文案等方式向网友们推荐自己喜欢的影视剧或偶像明星的行为),到铺天盖地的“粉丝打榜/粉丝控评”,蕴含在同人文化、偶像粉丝文化之中的“文本生产力”和“数据生产力”,已经越来越受到互联网文化创意领域相关企业、平台的重视与鼓励。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因素,但其巨大的影响力,还是毋庸置疑的。

然而,正如费斯克所分析的(以及本文所补充的)那样,即使粉丝文化内部最受关注、最成体系,在外界看来也最具辨识度的部分,无疑是其“文本生产力”与“数据生产力”,但“符号生产力”和“声明生产力”,尤其是表现为“粉丝交谈”的“声明生产力”,其实才是构筑整个粉丝文化主体部分的内核与基础——倘若没有“符号/声明生产力”,“文本/数据生产力”就像是空中楼阁,无所依凭了。然而 ,在过往的很长一段时间内,“符号生产力”和“声明生产力”就像是一道默默流淌的暗河,很难被具象化地予以捕捉,无论在粉丝社群内部、还是外部,都没能获得与其体量相对应的关注度。

显然,像“代餐”这样,提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素材,与自己所偏好的亲密关系模式(指同人粉丝喜爱的CP)和理想的亲密关系对象(指偶像明星粉丝喜爱的偶像)建立联系、加以阐释,同时形成广泛讨论的活动,正是“符号生产力”与“声明生产力”的典型形态。但在大多数情况下,它的具体表现形式,仅仅只是社交网站上的几句闲聊“看这个,不就是我CP?”“这只猫猫的眼神像不像我爱豆?”,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哉。也正因如此,“代餐”的命名才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转折点,它使得这种早已在同人文化、偶像粉丝文化领域默默存在了很长时间的日常活动,终于得以被感知、被关注、被言说,也因此变得越发具体可见,越来越受到粉丝们的认同与效仿,并逐步内化为一种方法论上的自觉,从而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力。

由此进一步反思“代餐”现象的发生与流行,其天然的普适性、便捷性与民主性,无疑是最深层的动因。正如“代餐”(本义)作为现代食品工业的产物,最能精确、便利地为目标用户提供足量的养分,“代餐”(衍生义)也致力于引领各路粉丝绕开所有无关紧要的枝节,取之不尽、并且放之四海而皆准(同样一个代餐素材,例如一段文学作品选段,往往能被无数家粉丝视作“代餐”)地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这几乎同当代都市青年的健康管理、营养管理理念如出一辙。此外,“代餐”概念的浮现,也揭示出同人文化、偶像粉丝文化最具有民主性的一面:它消解了上述亚文化粉丝社群内部,依据特定技术门槛(写作、绘画的水平,财力物力,获取内部资料的渠道等)所划分出的阶序,提供了一种更加平等、充分的参与路径,以及长期维持较高的活跃度和参与度的最佳策略。

这又引出另一个值得关注的事实,即同人爱好者、偶像粉丝既然常常借助“代餐”获得满足,那么事实上,出于某种原因——或许是需求量大,或许是口味挑剔——他们的“食欲”,即对同人文化、粉丝文化的消费需求,其实是远远没能被当下的文化消费市场,尤其是互联网文化消费市场所满足的。

 

同人插画作品

基于上述讨论,我们可以推导出有关“代餐”文化的一些论断:一、“代餐”是许多网络亚文化社群内部长期存在,但却刚刚被捕捉、被命名并受到广泛关注的“符号生产力”与“声明生产力”;二、尽管一直以来都处于被忽略的境地,但它事实上构成了同人文化和偶像粉丝文化日常活动的主体部分;三、由于具有相当的普适性、便捷性与民主性,也最能呼应粉丝们的消费需求,“代餐”现象在同人文化和偶像粉丝社群中的生命力与影响力,还远远没能被穷尽。

那么,我们能否就此预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代餐会成为重要性堪比同人创作、打榜及控评等“文本生产力”和“数据生产力”的粉丝文化现象?答案或许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句肯定就能解决的。

让我们重新回到前文中围绕“代餐”这一行为是否得体或构成侵权而提出的质疑。自不难看出,“代餐”作为某种必然涉及“素材挪用”的活动,难免会在运转的过程中,对素材的所有者及其粉丝群体构成冒犯。“换头txt”就是这样一种游走在灰色地带的产物,即使这类替换/传播txt文档的行为,最终不会被判定为侵权(小范围、非公开传播、非商用),但若是不慎泄露出去,就必定会引起争议甚至冲突。此外,就在近期,由于大量“代餐人”纷纷涌入萌宠博主们的评论转发区,对此表示厌恶的网友也不在少数,已经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由此可见,在社交网站等公共平台上开展的“代餐”活动,在给人带来欢乐的同时,却总是伴随着各式各样的风险。“代餐”文化的未来究竟在何处?一个较为理想化的设计是,热衷于“代餐”活动的群体,或许会在经历一系列摩擦和冲突之后,与不同属性的粉丝社群协商出各方均能接受的边界及底线,并最终形成某种专门为“代餐”活动而制定的行为规范,同时预设大部分粉丝都知晓并遵守上述规范。

当然,这种不切实际的白日梦还是少做为妙。悲观地看,这场热闹的“赛博流水席”,或许终究会慢慢地从人来人往的社交媒体重新撤回到QQ群、粉丝论坛等相对私密的场域。以群组和版块为单位,结成彼此投喂、互换口粮的友好关系,继续作为同人文化、偶像粉丝文化的基石,默默地影响整个文化生产和社群交往的生态。如此一来,一切看上去似乎又回到了原点,但事实上,“代餐”这个概念一旦出现,那些曾经被捕捉到并且被具体描述过的“符号生产力”和“声明生产力”,就已经再也不可能重新回到原先模糊而又边缘的状态了。换句话说,从此以后只要是对同人文化、偶像粉丝文化稍有了解的人,便不可能对“代餐”的存在熟视无睹。我们有关同人文化、偶像粉丝文化的基本认知,已经永久地被改变了。

原神游戏同人插画作品

如果对此报以乐观和开放的态度,那么,“代餐”文化也或许有机会逐步地演化成隶属于同人文化、偶像粉丝文化的一个独立分支。类似的征兆包括,已经零星地发现有同人作者在创作专门用于“代餐”的“无头段子”,例如一些短小的、没有明确指向性的小说、散文甚至诗歌等。只需要经过简单的“换头”操作,这类“无头段子”就能在多个粉丝社群之中成为通用的“代餐”素材。此外,在某些社交网站上,也涌现出一大批专门用于发布“代餐”素材的账号,常见内容仍然无非是文学作品选段、萌宠图片、歌词或各种“无头段子”等。这样做的好处是,给热衷于消费“代餐”的粉丝社群提供一个相对独立的活动空间,与真正的文学爱好者、萌宠爱好者或乐迷隔绝开来,以免发生冲突。

如果上述两种不同维度的发展趋势最终都能顺利地推进下去,那么,以“代餐”活动为中心,就足以形成一个包含大量“无头段子”、公版文学作品选段和开源图片的“代餐素材资料库”。再以专门的“代餐”素材发布账号、群组和主题站点为阵地,汇聚起一个个活跃的“代餐”文化粉丝社群。由此,我们或可进一步地展望某种内在机制与表现形式都与此前有所不同的,更加轻松易得,也没有过高参与门槛的同人文化、偶像粉丝文化的新生态。

                                                                           

    责任编辑:朱凡
    校对:张艳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