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深夜快车道内拾荒被撞身亡,亲属索赔,法院:自陷风险者应承担主要责任

2022-03-22 16:3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来源:宁乡市人民法院

转自:湖南高院

特别提示:凡本号注明“来源”或“转自”的作品均转载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所分享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仅供读者学习参考,不代表本号观点

深夜在省道快车道内拾荒

不慎被撞身亡

亲属将司机及雇主诉至法院索赔

法院将如何判决?

基本案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

2020年4月2日0时48分许,周某驾驶重型半挂牵引挂车从涟源回宁乡市双凫铺镇。该车行驶至宁乡市S539线27KM+520M地段时,刮撞到了在快车道内身穿褐黑色衣服的行人左某,事故造成左某当场死亡。

事故现场道路为省级道路,路宽14米,中央用水泥护栏隔离。事故发生后现场遗有左某携带的一个垃圾篓,两个垃圾袋和一个斗笠。

交警部门调查当地群众证实左某有白天睡觉,晚上出门捡拾垃圾的习惯。

因事故发生地段没有监控视频,现场调查没有证人,事故车辆因路面潮湿,制动过短,鉴定中心不予受理对其事故当时的速度鉴定,事故的成因无法查明,交警对该事故作出事故证明。

另查明,胡某某系肇事车辆的实际所有权人,肇事者周某系其雇请的司机,事故车辆在保险公司投保了交强险及商业三责险,事故发生在保险有效期内。交通事故发生时,司机周某处于持有B照驾驶证增驾A2驾驶证实习期内。

判决结果

自陷风险者应承担主要责任

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应受到法律保护。左某因本次交通事故死亡所造成的损失,其法定继承人即本案原告甘某(左某同母异父的兄弟)要求被告赔偿的诉讼请求应予支持。法院认定左某在本次交通事故中损失总共57万余元。

在本案中,左某深夜0时48分出现并停留在机动车道中央设有水泥护栏隔离的快车道内。

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三十一条“未经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道路从事非交通活动”的规定,其存在重大过错,应负此交通事故主要责任;周某驾驶车辆刹车不及,有忽视安全行车之嫌,应负此事故次要责任。

宁乡市人民法院最终确定左某承担本次交通事故70%责任,周某承担30%责任。

周某持有的“A2”型机动车驾驶证发生本次交通事故时处于实习期内。

该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机动车驾驶人在实习期内不得驾驶公共汽车、营运客车…及驾驶的机动车不得牵引挂车”的禁止性规定;同时违反了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合同第二十四条“实习期内驾驶公共汽车,营运客车…或牵引挂车的机动车”保险人不负责赔偿的约定,且保险公司对于上述免责条款已经尽到了法律规定的合理提示和说明义务,故保险公司有权根据该免责条款在商业险范围内拒绝理赔。

因周某是胡某某雇请的驾驶员,故周某在本案中应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应由雇主被告胡某某承担。

据此,宁乡市人民法院判决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赔偿甘某11万元;胡某某赔偿甘某14万余元,其余损失由左某自负。

甘某、胡某某不服一审判决向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长沙中院二审,维持原判。

本案中,左某深夜出现并停留在机动车道快车道内,该行为本身即具有高度危险性,左某应当知晓该风险却仍然实施该危险行为,具有较为明显的过错,属于自陷风险的行为,应对本案事故的发生承担主要责任。

自陷风险,是指受害人已经意识到某种风险的存在,或者明知将遭受某种风险,却依然冒险行事,致使自己遭受损害的情形。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自陷风险行为有:行为人闯红灯发生交通事故;行为人明知司机酒驾仍选择同乘发生交通事故;在施工工地,行为人明知不戴安全帽存在安全隐患而不戴发生事故等。作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应严格遵守城市文明公约和社会公序良俗,避免将自身陷入困境与险境,防止意外情况与不良后果的发生。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