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太原3万余个场所使用“山西场所码” 关于场所码,点进来看

2022-03-24 09:2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山西日报新媒体综合报道 3月23日,太原市政府消息,为充分发挥大数据对疫情防控的支撑作用,筑牢“数据围栏”,太原市在全市范围内积极推进山西场所码推广使用。截至当日,累计为7.3万多所机构登记发码,有3万余个场所开始张贴使用场所码。

  场所码是通过“地址码+健康码”的方式,核验居民健康状况、有效记录行动轨迹的重要手段,可实现疫情防控的快速精准溯源,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市民进入太原市各重点场所时,通过支付宝“扫一扫”功能,扫描张贴在入口处或醒目位置的场所码,无需重复出示健康码,实现场所无接触打卡,便利通行。各类重点场所安排专人查验进入人员扫场所码,对无智能手机或不能使用扫码系统的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做好手工信息登记。

  市民主动落实扫码、测温、戴口罩,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大家负责,希望广大市民自觉配合参与,同心协力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1.什么是场所码?

  山西场所码(以下简称“场所码”)是市民进入太原市各重点场所使用的专有二维码,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精准化、信息化重要举措,通过扫码记录可快速追溯相关人员活动轨迹及密接人员,避免疫情扩散。

  2.场所码和健康码有什么区别?

  场所码信息包含健康码信息,二者数据互通,扫描场所码可对进入人员进行自动化登记,同时自动核验健康码信息。

  3.扫描场所码后还需查验健康码和行程卡吗?

  市民扫描场所码以后,实际上也是健康码的亮码展示,不必重复出示健康码;市民可通过点击健康码下方的防疫行程卡,实现出示行程卡。

  4.市民如何使用场所码?

  第一步:支付宝扫码

  打开支付宝,通过左上角“扫一扫”功能,扫描张贴的场所码;

  第二步:身份认证授权

  扫码后,系统会跳转到用户三要素(a.昵称、头像、性别、地区;b.手机号;c.姓名和证件号码)授权请求,点击“同意”即授权成功,拒绝则授权失败。授权仅第一次扫码时需要;

  第三步:亮码通行

  经过“同意”授权成功后,显示对应的健康码信息,展示健康码状态。绿码通行,黄码或红码依据当地政策纳入管控;

  第四步:出示行程卡

  点击健康码下方的防疫行程卡,同意并授权运营商查询本人在疫情期间14天内到访地信息,出示行程卡。

  5.是否可使用微信“扫一扫”扫描场所码?

  目前只支持支付宝“扫一扫”实现进入信息登记,暂不可使用微信“扫一扫”。

  6.场所码主要应用在哪些地方?

  场所码适用于集中隔离场所、转运车辆、铁路客运、道路客运、民航、城市公共汽电车、城市轨道交通、出租汽车、药店、理发店、美容厅、足疗店、公共浴室、棋牌室(麻将馆)、影剧院、歌舞娱乐场所、游艺娱乐场所和上网服务场所、开放或半开放式剧场、农集贸市场、小区、餐厅(馆)、咖啡馆、酒吧和茶座、银行、写字楼、办公场所、酒店、宾馆、商场和超市、展览馆、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文化馆、会展中心、旅游景点、教培机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邮政快递业、体育场馆、游泳场所、健身运动场所、进口物资转运等39类重点场所。

  7.场所如何注册申请场所码?

  场所码注册实行属地负责制,各场所可向所在地街办(乡镇)或社区(村)进行申请,场所信息归集并录入专用系统后,自动生成包含场所位置信息的场所码。场所码应张贴到醒目位置,方便群众扫描。

  8.场所码谁来查验?

  各类重点场所要落实日常管理主体责任,安排专人查验,对无智能手机或不能使用扫码系统的老人、儿童等特殊群体,保留手工信息登记措施。

  9.场所码扫出红黄码怎么处置?

  对在本场所发现的健康码红码人员立即采取临时隔离管控措施,报驻地防控办调查,先行集中隔离管控,及时开展核酸检测,结合核酸检测结果和流调情况分类处置;对发现的黄码人员要禁止其进入公共场所,告知其做好个人防护,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立即返回驻地,由驻地街办、社区落实后续追踪管理措施。

  10.扫描场所码会泄露个人信息吗?

  场所码系统配备严密的数据安全保护措施,根据国家信息安全及个人信息保护的法律条例,扫码单位无法采集个人相关信息,所有数据仅限用于疫情防控,请大家放心使用。

  来源:山西晚报、山西日报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