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日本批评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柄谷行人

2022-03-25 18:50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真正的思想家

读懂文集

读懂柄谷行人

套装图书信息

柄谷行人文集

书号:978-7-5117-3528-7

定价:349元

柄谷行人是当今东亚地区重要的理论批评家,他的著作在汉语读书界也有了多种译本,影响广泛。柄谷行人一生的理论批评工作,有着清晰的内在逻辑和思想发展脉络。我们这次编选他的中文版著作集,按照编年的顺序从各时期的著作中选出最能显示其思想发展过程、也最有代表性的六种,分别是《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作为隐喻的建筑》《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历史与反复》《世界史的构造》《哲学的起源》。

分册简介

第一卷《日本现代文学的起源》,日文版初版于1980年。如今,作为柄谷行人早期解构主义批评的代表作,已经成为闻名世界的经典。其中,以一切从根源上提出质疑的现象学还原方法,来反思明治维新以来日本文学的现代性及其与民族国家建构之共谋关系的方法论,已经得到广泛的认知和理解。而有关现代文学之风景的发现、内在的人、自白制度、疾病的隐喻、儿童的发现、文学的装置等一系列独创性的分析概念,也得到了广泛关注并成为不同地区和国家的人们讨论在地的现代文学之“起源”时的重要参考。这些概念的提出和精彩的分析,清晰地展现了柄谷行人独特的批评方法,即在被“颠倒”的事物和观念中洞察文学的起源,对文学的制度性及其历史主义普世原则进行解构式的批判。自1993年该书在美国刊行英译本以来,又相继出版了德文版、韩文版、中文版和土耳其文版。可以说,一本薄薄的论述日本现代文学的随笔集名副其实成了经典之作。究其原因,大概就在于其透过文学现代性的批判来解构现代性本身这一写作策略。该书透过明治时代中期文学诞生的历史,考察了在西洋至少经历200年而在日本只需一个世纪便创生出来的现代性起源。

第二卷《作为隐喻的建筑》,日文本初版于1983年。1992年刊行英文本和2003年编入岩波书店版《定本柄谷行人集》之际,作者又对其内容做了比较大的修订和改编。可以说,这是一部有关解构主义问题的理论著作,集中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身处后现代思潮旋涡之中的柄谷行人,在日本语境下对“解构”问题的独特思考。所谓“日本语境”,即在作为非西方国家而没有形而上学传统之思想重压的日本,如何在确认了解构的对象之后推动解构主义批评的发展。柄谷行人当时采取的战略是一人扮演“两重角色”:先建构,再解构。

他认为,“解构只有在彻底结构化之后才能成为可能”。因此,该书首先从古希腊以来西方哲学家强固的“对于建筑的意志”即构筑形而上学体系的欲望入手,考察20世纪人文科学领域中普遍存在的“形式化”倾向,以逻辑学之罗素、哲学之胡塞尔、语言学之索绪尔、数学之哥德尔乃至人类文化学之列维·斯特劳斯等试图挣脱形而上学束缚却最终没有走出“形式化”逻辑为例,证实“形式主义”的革命不仅没能真正颠覆传统形而上学,反而使种种思想努力落入了“结构”的死胡同之中。在此,受到萨义德“世俗批评”的启发,柄谷行人转而从西方知识界找到另一个反形而上学的思想家系列,通过对维特根斯坦和马克思的创造性阐发,提炼出“相对的他者”和“社会性的外部”等重要概念,为解构主义批评乃至后现代思想建立了稳固的理论基础。这对日本知识界从根源上认识和理解发源于西方的作为批判理论的解构主义,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看来,该书无疑也已然成为日本批评史上里程碑式的作品。

第三卷《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日文版初版出于2001年。无论从理论深度还是从现实批判的意义上,该书都可以称为柄谷行人后期主要的代表作之一。首先,20世纪90年代东西方冷战格局的解体和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从未有过的危机,是柄谷行人重新思考马克思的起点。对于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左翼知识分子来说,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阵营的土崩瓦解不仅是作为实体的社会主义制度的消失,更意味着作为乌托邦理念的共产主义信仰的破灭。制度可以改变和另建,但作为理念即有关世界革命和人类解放的道德形而上学观念,共产主义是否可以重建?柄谷行人认为,不仅可以而且需要这种重建。

其次,要重建共产主义的道德形而上学,就需要重新回到马克思思想本身并恢复其固有的批判精神——《资本论》之政治经济学批判。在此,他引入康德并与马克思的著作对照阅读,在康德那里看到了其“形而上学批判”背后试图重建作为实践和道德命令之形而上学的意图。这触发他以康德的“整合性理念”来理解“共产主义”。

第三,在柄谷行人看来,作为道德形而上学理念的共产主义之所以破灭,主要是因为19世纪以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逐渐偏离了将其视为乌托邦理念的方向,把生产领域的斗争和对抗国家的运动作为扬弃资本主义制度之革命的主要目标。结果是共产主义变成了“建构性理念”,革命成了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的工具。因此,重新恢复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也便是要坚持从资本的逻辑出发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及其生产关系和意识形态,而对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和制度建设的经验教训,则需要深刻反思。

第四,马克思在世期间未能就国家问题提出完整的理论阐述,今天我们要对此加以认真思考。在此,柄谷行人一个重大的理论贡献,是提出了资本—民族—国家三位一体说。他认为,分别基于不同的交换原理的资本、民族、国家在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演进过程中逐渐联结成三环相扣的圆环。这个圆环十分坚固,任何扬弃资本主义制度的革命如果只是针对其中的一项或两项都不能解决问题。因此,他提倡从消费领域抵抗资本的自我增殖,同时强调“自上而下”来抑制国家并警惕民族主义泛滥的必要性,认为唯此方可期待“世界同时革命”的到来。

第四卷《历史与反复》日文版初版于2004年,是为岩波书店版《定本柄谷行人集》新编的一卷,大部分内容写于1989年前后。实际上,这是一部尝试运用马克思《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的历史分析方法透视世界近代史,通过文学文本的解读来观察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现代化历程和思想话语空间的著作。柄谷行人认为,马克思的《雾月十八日》并非针对法国当下历史事件的新闻记事性的著述,而是关于国家即政治过程的原理性阐释。如果说《资本论》是对于近代经济学的批判,那么《雾月十八日》则是对近代政治学的批判。之所以能够达成这种原理性的“批判”,在于马克思对历史现象采取了“结构性”分析的方法,由此看到了历史的结构性反复。

所谓“历史的反复”大概有以下几种情况,如马克思最早在《资本论》中分析经济危机周期性循环时采用了10年一个周期的短期波动说,这是一种结构性反复的类型。又如,《雾月十八日》阐发了1848年革命到波拿巴登上皇帝宝座的过程,乃是对60年前拿破仑通过第一次法国大革命而当上皇帝的历史重演,这是另一个历史周期反复的类型。柄谷行人在该书中主要依据60年一个周期的模式,来观察世界现代史上19世纪70年代进入帝国主义时代、20世纪30年代转向法西斯主义和20世纪90年代进入全球化新帝国主义时代的历史重叠现象,同时也考察了从“明治维新”(19世纪70年代)到“昭和维新”(20世纪30年代)再到“昭和时代的终结”(1989年)。这一历史时间的巧合和诸多事件的惊人相似性,试图从中发现结构性反复的规律。而其重要的方法论思考在于:历史的反复是存在的,但反复的并非事件而是结构。

第五卷《世界史的构造》,日文版初版于2010年。该书是柄谷行人对《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2001)和《迈向世界共和国》(2006)两书的观念与未来展望,进行全面体系化的一部理论著作。21世纪,人类正面临着种种困惑和危机。而最大的危机在于两百多年来工业革命所构筑起来的资本主义体系已然山穷水尽。资本的逻辑渗透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而人类关系也完全被商品交换关系所覆盖。资本主义果真已经不存在其“外部”了吗?此刻,需要我们凝聚理论的想象力和思想的创造性,去发现新的“外部”——超越资本主义体系并展现人类未来可能性的全新图景。

《世界史的构造》正是这样一部关乎资本主义结构性危机和人类未来发展前景的思想性著作。马克思主要从经济基础即“生产方式”的维度考察了社会构成体的历史,而视国家和民族为观念性的上层建筑。柄谷行人则认为,这种思考的维度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充分说明资本主义社会的现状。因此,他在该书中试图从“交换方式”的角度来考察人类社会构成体的历史,从而对资本主义结构性危机和人类发展前景,分别给出了自己的批判和预测。

第六卷《哲学的起源》日文版初版于2012年,是柄谷行人近来的一部新作。真正的思想家,应该是那些勇敢面对某一时代人类社会的核心议题或思想危机而做出独特思考的人们。柄谷行人认为,当今人类社会的思想危机,莫过于建基在现代资本主义体系之上的意识形态即自由—民主主义的全面危机了。

20世纪70年代以后,哈贝马斯、汉娜·阿伦特等西方思想家曾通过康德再解读而试图回归希腊民主政治的源头,以重温市民社会的制度原理和道德准则。然而,后来各国的新自由主义并没有从根本上拯救资本主义,社会民主主义也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哲学的起源》则重点讨论希腊哲学本身,从而发现了被西方近代哲学遮蔽的另一个传统,即伊奥尼亚自然哲学中的Isonomia——自由人联盟(建立在个人契约之上而没有统治与被统治关系)的民主思想。他认为,这个民主思想传统经过我们的重新钩沉和阐发,可以用来反思和超越现代民主主义,从而找到解决资本主义政治危机——对自由与平等无法两全——的新途径。这无疑是具有原创性和冲击力的思考。作为东亚思想家,柄谷行人一贯注重理论和实践的密切关联。该书所讨论的问题发生在2000年前的古希腊,但问题的核心却直击我们的当下。他的结论是,自由—民主主义并非人类到达的最终形态,超越自由与平等难以两全的悖论,其思考的契机就隐含在古希腊另一个被忘却的思想传统——Isonomia中。

思想文化的摆渡者,在东西方之间。

原标题:《日本批评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柄谷行人》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