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啥?她们上班居然在“玩扫雷”

2022-03-26 18:5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工长,昨天更换的7/13号道岔经过整治后动作曲线正常,没有发生变化。”“好的,做好记录,下午继续观察。”3月23日9时,郑州电务段郑州信号楼工区女工曾肖霄正在跟工长孔艳菲汇报自己调看新更换道岔设备电气特性的情况。

曾肖霄和孔艳菲所在的郑州信号楼工区共有十二名职工,其中包括她们两个在内的女职工共有五人。因为平均年龄只有28岁,同事都称亲切地称她们为工区的“五朵金花”。她们的工作主要是负责做好郑州车站室内设备巡视维修,微机监测和应急处置。

郑州车站地处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干线交会中心,是郑州铁路枢纽的重要组成部分。图定日均接发列车300余列,繁忙时段不足3分钟接发一趟客车,运输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从3月10日至3月24日,集团公司集中力量对郑州车站超期“服役”的27组动车组及客车径路道岔进行升级改造,这也是郑州车站五年来最大规模“换心手术”。施工完成后,将进一步提升郑州车站的运输能力,为旅客提供更加舒适的出行环境。

为确保此次施工顺利进行,郑州电务段共出动120人参与施工。“五朵金花”就是其中的成员。她们虽然并没有到作业现场,却用一项特殊的方式参与其中——用眼睛“扫雷”。

用眼睛“扫雷”,就是通过电脑屏幕上红绿交织的线条和不断跳动的数据,捕捉影响列车安全运行的蛛丝马迹,精准判断设备运行情况,排除有可能危及行车安全的“雷”。

这份工作看似简单,却要有足够的经验。为了准确掌握每组道岔的“性格秉性”,她们对每台电气设备进行单独标记,然后采用对比法分析判断设备是否正常。遇到一些疑难杂症,她们会打开“特殊道岔运行曲线库”,从曲线库中“取经”。

“这些红绿相间、不同坡度的曲线是我们精心挑选出来的典型设备故障,旁边还有故障分析的标注,写明了故障原因、故障现象、处理方法,一旦遇到类似的问题,查看处理起来,就会非常及时准确。”工长孔艳菲说。

在工长孔艳菲的带领下,“五朵金花”将女性身上独有的细心的特质发挥了出来。3月22日,24岁的张雅彤在调看7/13号道岔运行曲线时,发现该道岔动作时间异常,启动电流比正常值高了0.8A,她及时将这个情况报告给工长,经室外人员整治后设备恢复正常,防止了一起设备故障。

施工期间,她们的设备巡视时间缩短一倍,工作量也增加一倍。一个班下来,她们需要浏览监测画面5000次以上,调看分析数据上万个,拨打和接听电话上百个,记录和整理信息上百条。长时间紧盯电脑的她们,眼睛发涩发酸,腰和颈椎也出现不同程度的酸痛。

“扫‘雷’除患是我们的责任。只要设备安全稳定,再辛苦都是值得的。”工长孔艳菲说。

作者:张勋勇(郑州电务段)

原标题:《啥?她们上班居然在“玩扫雷”》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