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国际友人 | 李云雷:赛珍珠与《母亲》——​20世纪美国作家如何书写“中国故事”

2022-03-28 14: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李云雷 新青年非虚构写作集市 

赛珍珠与《母亲》——

20世纪美国作家笔下的“中国故事”

李云雷

赛珍珠

(Pearl Sydenstricker Buck,1892.6.26 ~ 1973.3.6)

美国旅华作家,曾凭借其小说《大地》(The Good Earth),于1932年获得普利策小说奖,后在193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是目前同时获得普利策奖和诺贝尔奖的唯一女作家。

相较于《大地》三部曲,赛珍珠的《母亲》在文学界获得了很高的评价。

《纽约时报》当时的书评指出:“《母亲》是赛珍珠至今创作的所有作品中,最具有建筑统一性和简洁有力特征的作品。简洁和力度几乎具备了强大的特质。不仅如此,赛珍珠的成就还表现在她从人类普遍价值观的角度来描述与我们自己相异的民族。”伦敦的《时代》文学增刊也认为:“赛珍珠从不曾写过比《母亲》还好的书,她凭借敏锐直觉的天赋,深入到中国农村妇女的思想、内心和精神之中,揭示了生命永恒的价值。”1938年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中也说:“母亲在赛珍珠的中国女性形象中是最完美的,这本书也是她最好的一部。”

《母亲》讲述的是中国乡村一位母亲的故事,她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可以说是旧时代中国妇女的典型与象征。在年轻的时候,她的丈夫就离家出走,一去不回,她一个人赡养着婆婆,拉扯着三个儿女。她艰难地支撑着一个家庭,到田里去干活,还要忍受村里人的风言风语。她的大儿子慢慢长大了,她为他娶了媳妇,但是一直没有生孩子;她的女儿幼时眼睛经常被烟熏,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最后眼睛全瞎了,后来她嫁到了大山深处,“母亲”半年后去探望她的时候,她刚刚死去;小儿子小时候备受宠爱,长大后却参加了革命,后来遭到逮捕,被处死,“母亲”亲眼看到了他被押赴刑场的场景,晕倒了。

“母亲”一生中唯一的愧疚,是她在丈夫走后耐不住寂寞,与下乡收租的账房先生的一次偷情,她认为自己遭受的苦难是上天对她的惩罚。她一次次拜佛,最后她的大儿子终于有了孩子,“母亲一句话也不说,一个人也不理会,就往屋里跑,走到床前,看见了孩子.一个男孩子!像他父亲说的一般无二,张着大嘴,哭声很响,她从来没有看见过这样又漂亮又肥壮的孩子。母亲弯下腰来,把孩子抱在怀里,觉得暖暖乎乎的,很健壮。就连她自己也像又充满了新生命一样……”

小说中的“母亲”没有姓名,作者直接以“母亲”来称呼,可见赛珍珠所写的并不是中国乡村中某一位母亲,而是中国乡村中“母亲”的典型代表,她所写的不是个性,而是中国乡村母亲的共性,在这一点上,《母亲》取得了非凡的成功,可以说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杰作。在这部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到千百年来中国乡村妇女所承受的苦难,她们的生活与内心世界,小说所塑造的是一个大地母亲的形象,“母亲”像大地一样深沉厚重,也像大地一样承载着一切——苦难、灾荒、战乱与革命。但她始终坚忍不拔,“她的整个命运都体现在‘母亲’这个词中。然而,她是有生动个性的,是一个强壮、勇敢、精力充沛的人物”(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在“母亲”的形象中,凝聚着赛珍珠对中国乡村妇女命运的观察与思考,她以饱含深情的目光注视着“母亲”的一生。

赛珍珠的小说《大地》

但是在这里也可以发现,赛珍珠的目光是隔着一段距离的,小说的视角是俯视或旁观式的,她很少能够真正深入到“母亲”的内心世界。在这一点上,可以将之与赛珍珠描写自己母亲的传记《离乡背井》相比较:“母亲凯丽勇敢热情,有天分,有诚恳的天性,在各种力量当中善于协调。她在悲愁和危险之中经受了严峻的考验……她甚至在内心经历了一场艰苦和连续的斗争。在她的内心倾向中,凭着她的天性,她需要比坚定的宗教信仰更多的东西……然而,她保持着精神上的健康,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尽管生活给她展示了那么多的可怖之处。她懂得鉴赏人世所呈现的美,她甚至保留着她的快乐和她的幽默。她就像发源于生命心脏的—股清泉。”(诺贝尔文学奖授奖词)在这里,人们所看到的,显然是一个更具个性化的“母亲”。

当然,将描写自己母亲与描写中国“母亲”的作品相比较,对于赛珍珠来说并不公平,毕竟作家投入的经验、情感是迥然不同的。在这里,还可以将之与鲁迅描述乡村妇女的《祝福》略作比较。可以看到,在《祝福》中鲁迅也描述了祥林嫂的命运,在小说中,鲁迅也着重凸显了叙述者——知识分子“我”与祥林嫂的隔膜及冷漠,但是人们也可以感受到鲁迅笔下的疼痛与反思。如果比较—下赛珍珠与鲁迅对待中国乡村妇女的态度就可以发现,赛珍珠的态度是简单的,是一种远距离视野下的同情,而鲁迅的态度则是“纠结”的,他的纠结在小说中以复调的形式表现出来—祥林嫂的人生悲剧,叙述者“我”的逃避与惶恐,以及作者欲说还休的复杂叙述态度。或许可以说,像这样复杂而纠结的叙述态度正显示了鲁迅置身其中的切身感受,而赛珍珠的"同情"虽然颇为可贵,但或许在她的内心中仍隐藏着对于异域文明的优越感。

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会发现,这部小说更像一部社会学或人类学著作,或者说,在其中隐藏着“东方主义”的内在视野,赛珍珠是在面向西方世界讲述一个中国乡村妇女的故事。正如早期人类学对低等文明的“客观”描述,意在确认西方文化作为一种高级文明的优越性。在这部小说中,赛珍珠虽然关注中国乡村妇女的命运,但她的目光也是“客观”的,小说中的人物仿佛生活在一个遥远的时空,作者所讲的也是一个“遥远的故事”。但对于身处远东的中国人来说,赛珍珠的故事未免过于简单,小说中的人物也有些抽象化——“母亲”的形象不像生活在具体生活中的人物,而是某种观念(母爱+东方)的产物。尽管某种程度的抽象化也是一种艺术化的方式,比如福克纳《八月之光》中的莉娜,或者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老人,但是在《母亲》中,这种抽象化也限制了作者在艺术上做出更为丰富复杂的把握。

尽管如此,《母亲》仍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小说对中国乡村生活的场景、细节、氛围的描摹,即使在中国小说中也很少有出其右者:“在一个农家茅屋的厨房里,母亲坐在炉灶后面的一个矮竹凳上,很伶俐地向着烧火的灶口里投着干草。火刚烧着,她四下随处捡几根柴火或树叶子,再加进去一些去年秋天从山上砍下来的干草。”小说的开头,便将我们带入了母亲生活的现场,长句所造成的舒缓的叙述节奏,很好地营造了小说的氛围,而有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感。这种叙述语调贯穿始终,缓慢而悠长,正如“母亲”的一生。赛珍珠以诗一样的叙述方式,在平静的描摹中赞美了一个中国乡村妇女的生活,以及那包容一切的母爱。可以说在“母亲”这一形象中,凝聚了千百年来中国女性的美德,也凝聚了人类对母爱共同的赞颂。

赛珍珠的作品中虽然不乏东方主义的元素,但是只有历史地看待赛珍珠所塑造的中国人形象,才能对她在中西文化交流中的作用有一个公平的认识。在赛珍珠之前,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欧美文艺作品中,中国人物大多是供人取笑、侮辱的丑角。1877年马克·吐温与布莱特·哈特合写了一出闹剧《阿兴!》,剧中的阿兴为白人矿工洗衣,他不但常挨打,还被骂成是“愚蠢而又可怜的畜生”。20世纪初在美国和欧洲流传最广的有关华人的文学作品,可以说是英国人罗姆创作的傅满洲系列小说,书中的傅满洲是个精明险恶的华人头目,妄想征服西方世界。傅满洲系列小说在20世纪30年代被好莱坞改编为电影,主要的情节是傅满洲兴风作浪,而苏格兰的史密斯爵士挺身而出,与之斗智斗勇,最后结局当然是白人最终战胜了野心勃勃的“异类”。从中可以看到,与这些作品中的中国人形象被丑化与恶魔化相比,赛珍珠在其作品中所塑造的是更为真实的中国人,在她的小说中,中国人不再是奇怪、神秘、阴险、难以理解的人种,而是同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人相似,在大地上生存的人群。

根据赛珍珠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大地》,不仅在1937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也极大地改变了美国人对中国人的印象。关于电影《大地》,由于影片中的主人公王龙拖着辫子,并且由西方人扮演,也受到了当时一些知识分子的批评与争议。我观看此片的直观印象,也感觉有些怪异,电影改变了原作中的一些重要情节,突出了王龙妻子阿兰的分量,是阿兰(而非小说中的王龙)得到了他们最初发家的那笔财富,王龙在电影中也没有再次纳妾,而是赶走了他的小妾荷花,与阿兰重归于好——这遵循了好莱坞的逻辑,也有利于改善中国人的形象,但却不像原作那样呈现了那个时代中国农民的生活逻辑。影片中蝗灾的场面颇为惊人,不过由两位外国演员饰演拖着辫子的中国人,确实给人以奇怪的感觉——原来他们是这样想象中国人的?——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与之前相比,这次是对中国人最不带偏见的表现了。

《大地》电影海报(图源:豆瓣电影)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不少美国青年正是读了赛珍珠的著作,才对中国产生兴趣,其中最为人所知的便是埃德加·斯诺和他的妻子海伦·斯诺,他们也与赛珍珠保持着长期的友谊,斯诺那本影响世界的《西行漫记》,最初便是连载在赛珍珠与其丈夫创办的《亚洲》杂志上。如果我们历史地看,从傅满洲这样邪恶的中国人形象,到赛珍珠笔下的“大地”与“母亲”,再到斯诺夫妇笔下“活的中国”,正是美国与西方文化对中国理解不断深化的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赛珍珠无疑占据着一个独特而关键的位置。

本文节选自《不远万里:国际友人与20世纪中国》中《赛珍珠: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

编者简介

张慧瑜,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研究领域为影视文化、基层传播、新闻社会史、非虚构写作等。出版专著《视觉现代性:20世纪中国的主体呈现》、《主体魅影:中国大众文化研究》、《当代中国的文化想象与社会重构》等,主编《应知故乡事:返乡者眼中的中国乡村图景》(新青年非虚构写作丛书之一)。

李云雷,《小说选刊》副主编。中国现代文学馆特邀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著有评论集《如何讲述新中国的故事》、《重申“新文学”的理想》、《当代中国文学的前沿问题》等,小说集《父亲与果园》、《再见,牛魔王》、《到姐姐家去》等。曾获2008年“年度青年批评家奖”、“十月文学奖”、《南方文坛》优秀论文奖、《当代作家评论》优秀论文奖、冯牧文学奖等。

内容提要

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中有一批支持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友人,他们撰写了大量的新闻报道,对外传播20世纪中国社会的巨变,有一些留在中国,参与到教育、医疗、外交等事务中,成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本书用非虚构写作的方式讲述这些国际友人的中国故事,借他们的目光来重返20世纪的历史现场。国际友人的个体生命经验与20世纪全球进步运动的思想与行动网络交织,与中国的革命与社会建设相互作用,呈现出一个复杂、动态的全球20世纪时代景观,也为反思当下的国际关系和全球秩序提供了独特的视野。

目录

序一 重建新的思想视野(李云雷)

序二 国际友人视角下的中国故事(张慧瑜)

埃德加·斯诺的中国“奏鸣曲”

一、 结缘中国、奔向红区

二、 “共产党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三、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四、 国际友人与我们

海伦·斯诺:“新世界的探索者”

一、 1937年的海伦·斯诺

二、 苏区记忆

三、 超越时空的情感

爱泼斯坦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一、 初识宋庆龄

二、 突破重围进入内陆

三、 重庆再聚

四、 参与创办《中国建设》

史沫特莱:用毕生谱写中国战歌

一、 初到中国:摸索与明志

二、 常驻上海:对抗与掩护

三、 西安事变:张学良的播音员

四、 延安、西安与汉口:苦甜参半的岁月

五、 到前线去:唱响中国的战歌

六、 回到美国:为中国共产党争取支持

七、 最后一幕:永远的中国人民之友

赛珍珠:如何讲述中国的故事?

一、 赛珍珠的文学世界

二、 赛珍珠的《母亲》

三、 赛珍珠的中国故事

路易·艾黎:教育者与革命者的一生

一、 初来上海与党组织建立联系

二、 抗战期间开展“工合运动”

三、 创办培黎学校

四、 维护世界和平:解放之后到北京

林迈可与抗战烽火中的红色电波

一、 探访根据地 寻找红色中国

二、 投身晋察冀根据地无线电事业

三、 让世界听到延安之声

四、 尾声——回到英国

阳早寒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革命伉俪

一、 阳早:追求平等的农场主

二、 寒春:寻找方向的核物理学家

三、 扎根中国的革命伉俪

四、 三边农场:草原上的革命岁月

五、 草滩农场:农机械改革初尝试

六、 从农村到城市:与“特殊待遇”的抗争

七、 红星公社:农机械改革之再次出发

八、 不忘初心:革命本色始终如一

“翻身”前后的韩丁

一、 少年韩丁:却识愁滋味

二、 认识中国:中国革命的同情者

三、 深入张庄:土改的见证者

四、 写作《翻身》:美国的“叛国者”

五、 《翻身》出版:引起热烈反响

六、 重返中国,出版《深翻》

七、 韩丁与中国割不断的情谊

柯鲁克夫妇:每一次选择都指向中国

一、 由《红星照耀中国》开始的缘分

二、 大渡河边的婚约

三、 河北十里店的土地改革调查

四、 在南海山开展新中国外语教育

五、 艰难岁月里再次选择与中国共患难

六、 退休后继续为教学事业发光发热

国际主义战士诺尔曼·白求恩

一、 少年明志——白求恩的从医之路

二、 病中的蜕变——白求恩与肺结核的抗争

三、 在西班牙的岁月

四、 目光转向中国

五、 重燃希望之火——辗转来到中国

六、 白求恩与他的中国友人

七、 白求恩对中国医疗事业的贡献

八、 牺牲

马海德:中国人的“马大夫”

一、 延安岁月

二、 医治性病

三、 抗击麻风

伊文思:追风的人

一、 摄影机就像武器

二、 四万万人民的抗战

三、 早春里的信仰疗愈

四、 “文革”历史中的有情与无情

五、 追风的人

乔治·何克:在中国大地上放声高歌

一、 从哈彭登到牛津

二、 那个横穿美国的牛津青年

三、 到中国去,到人民中去

四、和工合“结婚”

五、 小“长征”实现大“转移”

六、 四个中国孩子的“外国爸爸”

安东尼奥尼和他的东方理想国

一、 启程:左翼知识分子和政治乌托邦

二、 相遇:一部关于“人民”的电影

三、 大时代下的“审判”与“正名”

合唱一支国际歌: 抗日战争中的“西班牙医生”

一、 一份特殊的名单

二、 马德里的回声

三、 西西弗斯在图云关

四、 竹子、DBC、细菌战

五、 起来!

主要参考资料

原标题:《国际友人 | 李云雷:赛珍珠与《母亲》——​20世纪美国作家如何书写“中国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