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避免“自主创新”概念被滥用,开放创新效率更高

周路明
2022-03-29 15:18
来源:澎湃新闻
全球智库 >
字号

“自主创新”是当今中国热度最高的词汇之一。现在提“创新”如果前面不加“自主”二字会让人觉得不合时宜,自主创新已经和创新画上了等号。但在我看来,把自主创新概念扩大到整个科技创新领域,是对自主创新概念的滥用。

自主创新概念提出的背景是因为西方国家对中国的技术封锁形成了所谓的卡脖子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强化源头创新形成产业核心技术能力,避免被西方国家在关键领域对中国的经济安全、产业竞争力形成威胁。所以,自主创新首先是一个防御性政策,不宜把这个东西搞成一个进攻性的武器。

自主创新概念适用的范围首先是政府部门,政府应该有自主创新的弦,研究、预测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特点,找出有可能造成卡脖子问题的领域和环节,通过资源配置和政策工具去引导创新机构强力突破;其次是涉及国家安全的军事工业领域,技术封锁是一个常态,政治动员方式也可以在这些领域产生效能。

在充分竞争的经济领域不宜把“自主创新”概念泛化,自主创新概念的扩大化使我们在处理对外开放、与跨国公司的关系以及参与国际新的贸易协定时都面临一些逻辑自洽的困难,而且不必要的给西方政府提供攻击的把柄。

更重要的是,从近代科技发展的历史来看,开放式创新是科技发展的基本规律,并且被几百年经济社会发展的轨迹证明,也被中国40年改革开放的历史所验证。珠三角科技企业的技术进步主要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政策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开放式创新是效率更高的一种创新模式,应该成为国家科技创新的主基调。

滥用自主创新概念正在伤害到科技创新本身。一是用自主创新概念去挤压开放创新,强调所谓100%国产替代,把自主创新理解成纯种的中国人把创新的事情从头干到尾。二是给创新贴政治标签,给一些投机分子可乘之机,靠喊口号获取资源,不尊重创新自身的规律。这些倾向会影响到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营商环境,对国家创新生态造成伤害。物种单一的创新生态是不健康的结构,与狼共舞才能锤炼核心技术,没有强大的国际公司陪练,最后搞不好剩下一堆宠物型的国内机构,练不出真功夫。构建国际化的创新生态符合国家的根本利益,要警惕某些投机分子以爱国的名义损害国家的根本利益,用创新的口号窒息创新。

美国发动的科技战,意图把中国企业踢出全球产业链、尤其是中高端产业链。上一次冷战中,美国人这个策略应用得非常成功,苏联及后面的俄罗斯人在国际会议中的身影消失了数十年,更不用说参与国际供应链。这导致当今俄罗斯的知识系统出现了结构性的巨大缺陷。因此,对于中国而言,保证在国际供应链中的深度嵌入,在国内形成外国人、外国企业广泛参与的创新生态,应该成为中国创新优先级的战略目标。

(作者周路明系源创力离岸创新中心负责人,深圳市科协原主席)

    责任编辑:田春玲
    图片编辑:蒋立冬
    校对:张亮亮
    澎湃新闻报料:021-962866
    澎湃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