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搞笑女没有爱情吗?我不信|WEEKLY

2022-03-30 12: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简单心理APP 简单心理

大家周一好呀!

欢迎来到本期的 「简单心理WEEKLY」,你可以看到:

◍ 男人分手后,比女人还伤心?

◍ 语言趋同:为什么东北口音出现人传人现象?

◍ 搞笑女没有爱情吗?我不信。

◍ 在所有关系中,秒回的人都更在乎你。

01

男人分手后,到底有多伤心?

爱情电影告诉我们,分手后,哭得死去活来的总是女人,而男人摆烂没两天就能快速重振旗鼓。

但是,发布在《Social and Personality Relationships》的一项研究似乎扭转了大家的刻板印象,因为他们发现男性在分手后在网络上表达「心痛」的频率要远高于女性。

由心理学家 Templeton 领导的来自英国兰卡斯特大学的团队,分析了知名社交媒体 Reddit 上超过 184631 人在匿名论坛中关于人际关系问题的留言,他们使用自然语言处理方法(MEM)对文本资料进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数据分析(big-data analysis)。

结果令很多人大吃一惊:

在网络世界中,男人比女人更愿意表达一段关系带来的感情和情绪, 而且更倾向于在网上向陌生人寻求对关系的建议和帮助;

分手后,男人谈论「心痛」的次数明显多于女性;

▷ 《我是大哥大》

之后,研究人员进一步分析了这些文本资料,想要了解男性和女性在谈论关系时的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结果发现:

男人更愿意讨论「分手后的心痛」、「约会」、「派对」、「人格特质」等话题,而女人则对「经济状况」、「家务」、「距离」、「伤害」等话题更感兴趣;

在谈论关系时,女人更倾向于以「我」为中心且以负面情绪(如,生气,焦虑)为主的表达方式,研究人员认为这种表述方式的人属于焦虑型依恋(preoccupied attachment style)。

而男人在网络中的语言模式展则更符合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的表达方式,那就是以「我们」为中心、以积极情绪为主的表达。

文章的作者 Entwistle 说,过往大家认为当一段关系结束时,男性比女性更不愿意表达痛苦。但这个实验告诉我们男人在网络上表达「心痛」的次数明显多于女性。这两个结论看似矛盾,但很可能是因为男人不愿在别人面前表达,所以只能依靠网络来展露脆弱。

02

「语言趋同」:为什么东北口音出现人传人现象?

如果你和一个东北朋友相处一段时间,那么你会发现,你说话也会一股大碴子味;有时候,仅仅是看完一集《乡村爱情》,这种情况就有可能发生。

语言学家将这一现象称为语言趋同(linguistic convergence) ,它指的是人们在说话时为了听起来更像周围人,而发生的暂时(而且通常是微妙的)变化。

宾夕法尼亚大学 3 月份发表在《Language》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探索了「语言趋同」与人际期望的关系。

▷运动员:王濛

研究员招募了 191 名参与者,根据地域将他们分为「南方人」和「北方人」,一起玩猜词游戏。参与者要在一个带有美国南部口音或没有口音的人念完题目之后,回答其中所描述的词是什么。

结果发现:

◍ 在听到南部口音之后,参与者也开始用类似的发音作出回答,例如把吃(dine),发成呲(don)。

◍ 并且,即便从未听过南方人如何发这个特殊元音,人们也能根据其他口音特征推断 ta 的发音,并进行模仿。

心理学家解释,「语言趋同」背后可能是无意识的「社会动机趋同」。在任何时候,说话都不是一个单向的活动,而是一种社交行为。我们不仅会模仿别人的言行,还会根据以往从电视媒体或网络上所得到的印象,积极地预测对方的行为,从而改变自己的言行。

03

搞笑女真的没有爱情吗?我不信!

「搞笑女」真的没有爱情吗?

恰恰相反,一项发表在《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报》上的研究表明,在恋爱中,懂对方幽默的人对恋爱关系的满意度更高。

来自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 Puroi & Chopik 招募了 337 对异性恋情侣,要求他们完成两份问卷,评估自己和伴侣的幽默风格(知道 ta 会在哪些时候开玩笑,以及 ta 习惯于用什么样的表达方式开玩笑)。

之后将这些情侣分为「积极幽默」型,善于调动伴侣积极情绪,开玩笑给彼此加油打气;和「消极幽默」型,自嘲、嘲讽、以及开一些带有性别偏见的玩笑。

▷微博

结果发现:

越懂伴侣的幽默点,你对恋爱关系的满意度也越高。

积极的幽默能让你们更享受恋爱,但消极幽默会降低关系满意度。

平常生活里,恰到好处的幽默,真的能够给恋爱关系带来很多有趣的滋养。两个人漫长的了解与磨合下,最动人的日常,莫过于我懂你的幽默,你懂我的笑点。

04

在所有关系中,秒回的人都更在乎你

你有没有发现,在爱情中,秒回已经成为了标配?如果他给 ta 发了消息, ta 过了几个小时才慢吞吞地回复:我刚才有点事所以没回你。你会不会瞬间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委屈?

但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都喜欢秒回消息的人?如果 ta 秒回我,那是不是代表 ta 更在乎我?

发布在顶级期刊《PNAS》的一项研究中显示,不只是在爱情中,在所有关系中,秒回消息都使人感受到了更强的连接感。

来自英国达特茅斯学院心理学专业的 Templeton 和她的同学,一共招募了 581 名参与者,通过三组实验探索了对话中的反应时间与社会连接感之间的关系。

在第一组实验中,反应时间与社会连接的关系,66 位参与者要求与 10 位同性陌生人依次进行 10 分钟的自由对话。之后,研究人员要求他们对刚才的 6 次对话的享受程度进行打分。随后,研究人员向参与者播放了刚才与 6 位陌生人对话的视频,并要求每次对话的享受程度和双方连接的紧密度进行打分。

结果发现:

陌生人在对话中的反应时间越短,参与者所感受到的连接越紧密;

▷unsplash

在第二项实验中,Templeton 想要验证实验 1 的结论在不同情境中是否依然显著。于是,他们随机挑选了实验 1 中的 22 位参与者,并找来了他们现实生活的 3 位朋友(1位是好朋友,1 位是经常在网上互动的,1 位是没有发展恋爱关系的异性朋友)进行对话。

结果发现:

人们更享受与好朋友的对话,与好朋友的交流也更能让人们产生更强的连接感;

除此之外,在与好朋友的对话中,反应时间可以显著预测关系的亲密度;

在最后一项实验中,Templeton 根据反应时长将 6 段对话分成 3 组(快/慢/控制组),并招募了 450 名参与者来听 6 段两人的对话音频。听完后,研究人员要求他们对6段对话中的愉悦程度和亲密程度进行打分。

结果发现:

对话中两人的反应时间可以显著预测旁观者的打分。也就是说,对话中的反应时间不仅影响对话中两人的愉悦和感知到的亲密程度,还可以帮助其他人判断两个人的状态和情绪;

研究人员解释,对话中的反应时间之所以可以预测我们与他人的社会联系,是因为「反应时间」或者一个人停止说话与另一个人开始说话之间的时间预测了思维的「一拍即合」,而我们更有可能与「一拍即合」的人产生亲密关系。

参考文献

————————

Entwistle, C., Horn, A. B., Meier, T., & Boyd, R. L. Dirty laundry: The nature and substance of seeking relationship help from strangers online. Journal of Social and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21). https://doi.org/10.1177/02654075211046635

Emma, M. Templeton, L. J. Chang, E. A. Reynolds, M. D. Cone LeBeaumont, T.W., Fast response times signal social connection in convers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2). DOI: 10.1073/pnas.2116915119

Purol, M.F., Chopik, W.J. Partner Accuracy in Humor Perception and Associations With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ulletin. March 2022. doi:10.1177/01461672221080950

Lacey, W. Experimental evidence for expectation-driven linguistic convergence, Language(2022). DOI: 10.1353/lan.0.0257

作者:一个小时、7号

原标题:《搞笑女没有爱情吗?我不信|WEEKLY》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