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多一个人读他,多一份温情与敬意

2022-03-30 08:09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一提起钱穆,很多读者会想到“一生为故国招魂”,历史学家葛兆光则用“温情与敬意”来评价他。

作为与吕思勉、陈垣、陈寅恪并列的“史学四大家”之一,钱穆13岁即师从历史大家吕思勉,熟读中国传统经典文献,亦对西学、西洋文化有所关注,曾自学英文、日文,阅读社会学、逻辑学、圣经、世界史等外文书籍。

他一生著述1500万字,仅一部《国史大纲》,就奠定其在中国史领域无可质疑的地位。

著名作家、人文经典领读者杨照从16岁就开始读钱穆,深受钱穆影响,在他看来,为故国招魂,是钱穆一生的志业:“钱穆的保守不是倒退,他是非常严谨的史学家,这是他最主要的学术成就和生命认同。”

那什么是“故国”?如何理解钱穆的“保守”?今天看待中国历史、看待中国文化,到底要继承什么?

……

这些,正是杨照在看理想App最新节目《温情与敬意:钱穆学思总览80讲》所要解读和回答的。

这档节目的编辑说:“这大概是写介绍文字最长也最纠结的一档节目”,“想让人知道,钱穆不保守。想让人知道,他爱‘故国’极深。想让人知道,他不为潮流裹挟的珍贵。想让人知道,他那些振聋发聩的提醒。想让人知道,他守死善道的精神,其实就是中国人的精神所在。艰险我奋进,困乏我多情。共勉,共读,共听,共思。”

01.

钱穆的著作,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宝库

钱穆是在1895年出生的,也就是清朝遭受重大挫败、跟日本签下极度屈辱的《马关条约》那一年。

钱穆一生并没有取得正式的现代学历,但却从来没有停止过学习与钻研。这为他打下扎实的基础,成为他后来进行自我主张,以及和梁启超等大师辩论的最重要的依据。

在历史、文化以及传统的看法上,他的立场与主张都非常强烈。

他的个性很执拗,不轻易跟随潮流,也不会为别人眼中的学问名声所折服。例如读到顾颉刚的《古史辨》,他认为其中各种不同历史的论断,基础不稳固,经不起考据的检验,于是他铺陈了非常完整的考据,写出《先秦诸子系年》来挑战当时的学术大明星顾颉刚。

再如,他不同意梁启超写的《近三百年学术史》,就自己在学校里刻意开了同样名称的课,直接冲着梁启超而来。他还把《近三百年学术史》的讲义交给商务印书馆出版,也跟梁启超的著作同名。

在北大,他被派去教历史系的通识课,他不同意这个做法,直接对着课堂上的学生说,我虽然来教,但我认为这样教通史是错的。我不知道前面的人讲什么,更不可能预期后面的人怎么教历史。历史前后不搭,这算什么“通”史?所以他主张通史应该由一个人教,由谁来教?他自己来教。

他的这种态度不仅改变了北大,乃至于改变了后来国民政府,从大陆一直到台湾,关于中国通史这一门课的看法和教法。更重要的是,如此才会有他后来所写的《国史大纲》。

到了晚年,钱穆双眼几乎都看不到了,已经无法继续研究工作。即便如此,他仍然目盲心不盲,勤于著述。

在漫长的历史教学实践中,先秦时期他有《先秦诸子系年》;宋明理学一直到清朝的思想史又是他铁打的专业,著有《宋明理学概述》;还有晚年所写的厚厚一本《朱子新学案》,不仅对于朱熹这个人,而且环绕着朱子所有学术思想的来龙去脉,进行了极度完整、无法超越的整理。

钱穆所有的这些著作,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宝库。

杨照的这档节目《温情与敬意:钱穆学思总览80讲》,就是希望给大家提供一个进入庞大宝库,自行选取宝藏的路线指引。今天,钱穆的著作大部分都还可以找到,因此这个宝库我们不但可以进得去,还可以把里面自己感兴趣和想要的宝物拿出来。

02.

“为故国招魂”,作为一种志业

1990年钱穆去世,享年95岁。对他的学术思想最为亲近的门生弟子余英时,连续写了两篇追悼文字。

其中一篇,余英时表明是为让读者可以简单扼要地了解钱先生的学术精神,标题叫作《一生为故国招魂》。从这七个字当中,我们可以体会钱穆一生最重要的志业。

“故国”即指中国,但“故国”特别凸显的不是现实的中国,而是存留在旧书籍里面的那个中国,即历史的中国。在这个意义上,钱穆最主要的身份是一位历史学者。但是,他研究中国历史,却有非常不一样的态度。

钱穆研究历史是志业而非职业。作为职业研究历史,主要是钱穆任职于北大和西南联大这两段时期,为他提供了生活的温饱。其他阶段,不论在中小学教书、办香港新亚书院,还是后来到台北素书楼里讲课,都和研究中国历史没有必然的关系。

中国历史对钱穆来说,不是一个身外的知识,不是死的固定的客观的外物,而是他自我生命的一部分,甚至他主张,那是中国人集体自我生命的其中一部分。

这意味着,我们如何认识中国历史,从中国历史里面所挖掘整理出来的知识,会明白地、直接地影响钱穆他如何作为一个人而活着。

故国,不仅指过去的那个国,更重要的是自己的国。因为是自己的根源来历,所以在研究中国历史的时候,钱穆一直保持着非常强烈的问题意识。

03.

这是他的“故国”,亦是你我的“来历”

这个问题意思的第一层是,要弄清楚当前现实的中国,可以不明白中国的过去吗?如果不明白中国的过去,我们所刻画出来的现实的中国准确吗?

第二层,如果我们要评断当前中国的是非好坏,有可能离开中国的来历吗?这就牵涉到我们看待当下现实的眼光与标准。

我们可以这样比拟。对于一个陌生人,或我们从来没有真正接触过的公众人物,我们在新闻中与周围人的八卦中了解他做了什么事,用什么方式害了什么人。

讲起来口沫横飞,我们认为这就是自己的评断,且对这评断颇为自信。但是,如果换做是这个人的朋友,或者是他的家人,他们了解他的性格,了解他经历过什么事情,这个时候,由他们来解释这个人为什么会这样做,必然就产生了另外一种评断。

更进一步地,如果这件事是发生在我们自己的身上,我们经历过每一个过程,思考、挣扎、犹豫、决断,决断之后的愧疚、责任,以及必须承担所有这些带来的负面的后果。如果这就是我们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也会有不同的评断。

所以钱穆特别提醒的就是这样一种态度。这是故国,是我们的来历。当我们了解了自己的来历,必然就会用不一样的标准,来评断当下现实我们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文化。

如果没有这样的认识与理解,没有从源头一步一步去推演到底今天的中国是怎么来的,而是一直把过去的中国跟现在中国切割开,分开处理,那么我们对于当下现实的处境,绝对不会有准确的掌握和理解,更糟糕的是,我们对现实的评断也会流于武断。

急于下评断会带来错误,乃至于带来灾难。这样的后果可以不用思考吗?至少钱穆用他一生的时间,一直在思考这一套大问题,并努力提出他从历史当中所得到的一些知识跟智慧,给大家作为参考。

在现代社会,作为一个“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当我们说“文化自信”“文化认同”的时候,我们说的到底是什么?当我们为《唐宫夜宴》《只此青绿》《景观太极》所震撼的时候,我们所震撼、所感动的又是什么?

动荡不安的今天,历史能给我们何种启发?

现在正是重读钱穆的好时候。

原标题:《多一个人读他,多一份温情与敬意》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