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行业头部品牌如何解决供应链效能问题?

2022-04-03 17:54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真正重大的供应链改进在于转向新的商业模式,如今,企业供应链效能提升有了新的行业范本。

作者 | 鹤翔

零售商业财经 | Retail-Finance

数字经济浪潮下,“人货场”三要素被重新演绎,消费市场发生的商流变化不断倒逼品牌企业重塑供应链,消费端带来的配送模式变革也层层传导到整个供应链。

最明显的变化是,消费者的购物感知不再局限于产品优劣,“商品+物流”的整体感受构成了消费者完整的购物体验;企业方也更加注重从生产到流通各个环节的确定性、时效性,通过更快、更柔的供应链响应能力来应对市场的变化,更好地做出反应。

如今,一个以客户为中心、注重生产效率、资源配置和交易效率的“一体化供应链”模式正成为大势所趋。但如何加快发展智慧物流建设,推动供应链效能提升,持续构建开放共享的生态体系,依然是整个产业在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必须做好的基本课题。

01  如何补齐“效能”短板?

物流行业通常以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值来衡量物流效率。

据中物联《2021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数据显示,2021年社会物流总费用达16.7万亿元,与GDP的比率14.6%,比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在连续三年持平后首次回落。

总体来看,在消费端市场变化、产业端需求重构、行业产业链格局调整、创新技术推动、国家政策引导等多重因素的驱动下,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升级和创新正在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不可忽视的是,整个行业仍存在信息不对称、产品无差异、时效不稳定、分销渠道冗长、库存结构不合理、配载无标准、服务不专业等痛点,这也反映出中高端、体系化、集约式物流服务与供应链服务严重不足的现状。

解决行业痛点的能力,即物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不再局限于物流基础服务质量的高下,如今物流企业间的竞争落在了如何结合互联网、新技术和产业认知,整合上下游,提供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实现制造、流通和消费的无缝对接上。

具体实践过程中,新兴企业围绕“互联网+物流”加速布局物流行业、抢占产业转型先机。在物流专家徐磊看来,“互联网+物流,不是试图去做一个全能者,去解决所有的痛,事实上也解决不了,只有聚焦一个痛点,深入挖掘才有机会。”

徐磊在《创物流:互联网+物流的痛点与拐点》一书中提到,真正重大的供应链改进在于转向新的商业模式。

零售商业财经发现,随着专业化分工的优势显现,越来越多的企业将仓储、运输全部外包给第三方物流公司,将自身的生产、营销优势与第三方物流优势相结合,进行物流网络整体规划和集成运作,完成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到最终消费者的整体、精确、迅速的物流过程。

第三方物流通常在企业高质量发展和风险控制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不仅帮助企业节省资本与资源,为其提供集约化、信息化、数字化的物流服务,还能使各方有效精力投入到主营业务中,实现供应链各组织的效益最大化。

02  一体两面,供应链服务升级的“新范式”

零售商业财经对中国物流科技企业进行深度研究比较后发现,安得智联作为“后发先至”的典型代表,以“创新驱动”作为源动力,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实现数智创新、模式创新,构建端到端一体化供应链”、“线上线下一盘货”的供应链新模式,为企业供应链效能提升提供了新的行业范本。

传统模式对物流成本与效率极为看重,但在“一体化供应链”模式下,企业更加关注供应链整体效率、柔性与灵活性的提升。后者对物流企业顶层设计与全局管理能力要求极高,且在不同场景下,能基于不同的需求和SKU,提供“库存+履约+交付”的供应链解决方案。

“一体化供应链”模式的优越性在于:完整把控了上游制造、中游物流及流通至下游配送到终端消费者的全过程,既包括了对市场发展趋势、物流上下游变化的研判,也包括了物流管理系统高效运转、精细化管理的稳步实现,而这些有效解决了供应链系统低效及落后问题,成为了供应链效能提升的最优解。

在模式优越性的基础上,安得智联“一体化供应链”服务更为立体,涵盖了端到端“全链路”一体化与一盘货“全渠道”一体化,具备“一体两面”的先进性。

近年来,家电零售经历了从连锁大卖场到品牌直营、从线下到线上线下全渠道运营方式的变革。在2021年全年家电零售额中,线上渠道贡献了52.9%,渗透率稳步提升。我国家电零售已经形成“线上市场主导、线下市场辅助”的崭新格局。

家电不同于快消品,其售卖核心不止于“卖货”,还在于从体验到服务的全覆盖。

因此,在端到端“全链路”一体化方面,家电企业与安得智联开展合作,意味着双方能为消费者提供多场景产品体验与服务,尤其在差异化、定制化服务方面,让用户在做出选择时更清晰、果断。

据了解,家电企业奥马冰箱和安得智联合作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后,不仅实现了全链路运营可视化及数字化,渠道库存和周转率都明显优化,供应链端到端整体运作效率更是提升30%;末端消费体验在安得的全国前置仓布局和送装一体的服务下,也得到了较大改善。

除了奥马,联想、诺贝尔瓷砖、林氏木业等知名企业也都选择了与安得智联合作推进一体化供应链。

快消品市场同样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快消品霸主寻求着供应链变革,而如何实现多对多供应链条数据的贯通、供需的即时联动,成为了线上线下全渠道营销的关键。

在一盘货“全渠道”一体化方面,安得智联“线上线下一盘货+BC一体化”的供应链解决方案不仅承载了美的集团一年3000亿规模订单的仓储、配送、送装一体等服务,也支持了青岛啤酒、达能、统一、鲁花集团、飞鹤集团、等快消行业品牌打造高效供应链,为B端及C端客户提供一体化供应链融合服务,解决了线上线下库存割裂状态,实现降本增效。

凭借对供应链及新零售模式的深刻理解,基于开放共享理念,安得智联陪伴美的集团走过了T+3、一盘货变革的全过程,也拥有为众多的泛快消品牌客户提供了一体化供应链服务的实战经验,未来将会为越来越多的制造和流通领域企业提供了端到端一体化供应链服务。

随着资源协同整合更广泛、技术运用更充分、按需定制更柔性、服务对接更高效,安得智联既能够在物流环境里为企业提供系统与运营服务,又能在商流环境里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及实现商业变革,其一体化供应链物流服务在行业中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也越来越显著。

03  数智底盘,“三化”赋能BC两端

近年来,安得智联始终走在物流行业发展前列,并通过“产品化、网络化、数智化”的三网能力建设布局,持续向精确化管理、智能化仓储方向前进。

第一,数智升级、自动出库。

在智能化仓储方面,传统仓储管理模式对市场的把控能力较低,同时难以预见后期市场的变化。智慧物流仓储的优势在于对市场分析准确,且能够为仓库管理、仓库进货出货提供有力的数据保证,从而为企业减少成本支出。

2021年底,安得智联智慧仓储科技中心正式投入使用,并打造出一个真正的“无人化仓库”,实现了高效、精准、可追溯的仓库全自动化作业流程,也切实解决了目前令业内头疼的自动出库问题。

据了解,安得智联自动化立体库整体占地2万平米,一车入库最快8分钟完成,日最高出库达8000方,自动化立体库坪效是传统仓库的5倍,且人效提升了约37%,以灵活性高、适配性强的运营作业方式有效满足高效订单履约及系统冗余的需求,使得运营效率得到大幅提升。

第二,网格直达、送装一体。

在智能化仓储上的“重投入”成为了安得智联合作客户持续增长的重要抓手,而“送装一体”服务在缩短链接、提升效率方面也颇受家电、家居品牌青睐。

一盘货统仓统配实现了To B端的降本增效,针对To C用户端,安得智联通过网格仓建设,让零售门店在保持门店原有利益的前提下,实现快速送装一体的用户体验。

在安得智联提供的服务方案里,用户在购买产品后,可根据自身要求,选择送装时间、送装方式(立即安装或是门店暂时保管)。

与此同时,安得智联不断提升送装一体的服务质量。依托遍布全国的5000多个送装网点,6000多名送装工程师,安得在大件物流领域的优势不断放大,促进了“门店自营”服务模式向“送装平台”标准服务的转型升级。

第三,快消“短链”、“鲜度”升级。

站在供应链的角度考虑,效率、成本和体验是永远不会变的三个因素。品牌方始终希望产品在生产之后能以最快的速度、最小的损耗、最短的距离直接送到消费者手中。

安得智联面向泛快消客户开放的快消品鲜度监测系统,具体包括提供产品新鲜度定期输出,效期预警和库存周转率分析三大功能。

图 / 快消品鲜度监测系统

在“一盘货”模式下,安得智联联合青岛啤酒,从计划前端和渠道后端双向延伸,借助统仓统配模式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合优化,从而降低供应链成本,提升供应链整体效率。

在库存共享路径中,库内所有商品都可以供所有销售商提货,而安得智联提供的快消品鲜度监测系统能很好地呈现“库存一盘货”模式成效。

青岛啤酒库存周转率与产品鲜度息息相关,只有及时掌握各品类SKU周转率,才能为前端销售提供科学依据;其次,效期预警为在库临期产品设定了红线阈值;再者,“统仓统配”模式帮助青岛啤酒减少仓储面积、资金占用量的同时,确保产品周转更快、啤酒产品的鲜度更好,进而实现库存周转率与产品新鲜度正向循环。

结语

回归本质,物流企业从“业务执行”走向“供应链运营”,供应链中心从“货”转移至“人”,供应链效能提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依然是——极致的客户体验。

“一体化供应链”模式不仅为供应链服务升级提供了极具创新价值的“数智范式”,也为产业数字化升级、中国供应链效能提升贡献着非凡力量。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