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新闻调查】“新”能源汽车,充电何时不闹“心”

2022-03-29 17:57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推荐阅读

淄博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3月28日0时至24时)原标题:

新闻调查︱“新”能源汽车,充电何时不闹“心”

□淄博日报/淄博晚报/博览新闻

记者 姜乾相

世界在变,与我们生活密不可分的汽车业态也在变。最明显的变化是,新能源电动汽车以其节能、环保、舒适等特点而异军突起,保有量逐年攀升。然而,充电难等问题也随之出现,成为制约电动汽车普及的堵点和痛点。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截至2021年底,淄博市机动车保有量约为129万辆,其中电动汽车约1.8万辆,占比约为1.4%,堪称汽车中的“另类”和“新贵”。看似占比不大,如果一字排开,从博山能直抵桓台甚至更远。这样的数量规模,从社会管理的角度看真的不容小觑。

电动汽车没了电,只能趴窝。作为保障电动汽车运行的重要设施,充电桩可谓至关重要。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当前我市主要有国网供电公司、淄博特来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两家充电设施建设运营商,建成的公共充电站有234个。去年底,我市电动汽车充电桩保有量3429个,其中公用充电桩1532个。截至今年2月底,全市电网口径安装的个人充电桩为2942个,不足3000个。粗略算下来,平均每5辆车才有一个充电桩。那么,这样的比例够不够用?会不会造成一桩难求?

“晚上充电得排队,希望政府能多装”

从体量上看,面积大、住户多的张店区世纪花园社区,堪称社区中的“大哥大”。这里的情况怎么样呢?

3月4日,星期五,上午9点多一点,记者来到世纪花园社区。此时,社区道路两边停满了私家车,从东门开车到靠近西门的活动场只需几分钟,来来往往的车辆中有一两辆挂着绿色新能源牌照的私家车经过。

在社区中心湖西边的篮球场边,8个一米多高的汽车充电桩排列整齐,每个充电桩上都有运营商“特来电”的商标标识,上面还有“安全充电管家”及“有电危险”等警示提醒。一位发型时尚的小伙子正巧开车来充电,“算起来一公里耗电两毛钱,经济实惠。”车主马晓伟说,自己和妻子各开一辆电动汽车,但是附近充电桩有点少,晚上充电得排队,太耽误时间,希望政府能多装。

社区物业工程部副部长杨坤峰告诉记者,“世纪花园社区有140多座楼、6000多户居民,去年响应个别居民的诉求,联系供电部门及淄博特来电公司,开辟出专门的区域,安装了8个公用充电桩,基本满足了居民给汽车充电的需求。”另外,据了解,该社区里目前已有10多户居民在自家车位安装了私人充电桩。

“尽管购买电动汽车的居民只占少数,但我们还是尽量满足群众诉求,做好相关服务工作。” 世纪花园社区党委书记邵涛这样表态。

淄博特来电公司总经理沈智维说,除了世纪花园社区,近年来该公司还在逸景阳光、金岭工人新村、四八一生活区、临淄张家新村、博山白杨河电厂生活区等居民区,建成地上或地下充电站10多个。2021年,该公司在全市建设了34个公共充电站、420个充电桩。与需求相比,还是显得不足。

因为充电难,业主告到“问政山东”

作为学区房,尚文苑小区因靠近淄博市实验中学而远近闻名。几年前,“尚文苑”上了省级问政栏目而再次“出名”。原因是,有业主因为买了电动汽车没法装充电桩,一气之下投诉到了“问政山东”。

说起这事,尚文苑小区物业项目经理李根说出了“两难”的苦衷。该小区2007年建设,分三期于2013年建成,共48座楼,地面空间小,车位不固定。如果在地面公共区域装,就得业主委员会开会研究,三分之二相关业主表决,结果商量来商量去,“难以达成共识”;地下停车位产权是个人,但配备的消防栓用的是水,一旦充电起火,后果严重,“难点是达不到消防要求!”

后来,经过有关部门反复协商,想出了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办法:在尚文苑小区北门外辟出一块地方,邀请淄博特来电公司安装了8个快速充电桩,既可满足尚文苑小区的居民,也能照顾该小区外的其他市民充电,可谓为一举两得,成功化解了矛盾。

采用这种模式,淄博特来电公司先后在临淄二化一生活区、博山古窑社区建成社区外充电站,28个快速充电桩,一定程度缓解了充电难的问题。

事实上,投诉到淄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此类问题屡有发生。近日,博山区域城镇泰苑小区一业主向淄博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反映,自己购买了电动汽车,国家电网可为其申请安装电表,但小区物业公司阻挠其安装充电桩。

去年,家住市府东一街的老王想买电动汽车,提前咨询物业。物业以不符合消防安全为由告知不能装充电桩。“小区是居民共同的家,安全至关重要,起火、漏电都将造成严重后果。”物业的担忧也不无道理。最终,老王无奈地取消了买车的计划。

充电桩进小区难,进公共停车场也不易。淄博特来电公司充电站规划师蔺頔说,“不少公用停车场靠近居民区,建公用充电站非常便民。但洽谈时,对方往往让我们租车位安装,而且要价太高,没法谈拢。”据了解,由于我市目前电动汽车保有量相对较低,建成的公用充电站利用率低,导致难以盈利,给进一步推广安装带来困难。

电容量不足 ,短板“娘胎里”就带着

还有更闹心的!

近日,桓台县唐山镇恒生未来城小区一期一业主反映,去年12月,小区物业公司下发通知,称其在地下车位安装的充电桩不符合消防要求,责令其于当月15日之前拆除。据悉,投诉人所在小区防火分隔超过1000平方米,安装充电桩不符合消防新规,物业要求拆除也是按章办事。

业主接到通知,立马就懵了,“用得好好的,拆了上哪充电?”物业建议,去附近公共充电站。该业主则表示,距离远,不方便,请求在小区附近设置电动汽车充电站或将现有充电桩整改达到消防标准继续使用。

在张店柳泉路东侧某老旧小区服务大厅,记者就能不能安装充电桩进行了咨询。工作人员说,目前该小区还没有住户提出这种要求,即使有这种诉求也不好办,没有富余电容量,也没有空地方。老旧小区的短板,是“娘胎里”就带着的。像这样的因变压器电容量不足、缺乏场地而无法安装充电桩的老旧小区还有很多。

市电力设计院设计人员崔庆坤介绍说,老旧小区在建设时多数是按照每户6千瓦配备的,有些只有4千瓦,现在一个慢充充电桩的最低功率就达到7千瓦。如果安装使用,很容易发生跳闸导致大面积停电。另外,“一个小区电力改造增容的相关费用少则十几万,多的可达上百万元。”崔庆坤说。

“不是我们刁难,为区区少数人投这么多,钱谁出?”一位小区物业的工作人员一肚子委屈。

记者在淄博市政务服务中心、张店政务中心、市体育中心、齐盛湖公园等处现场观察发现,目前建成的充电站规模较大,管理较好,利用率也较高。

采访中,一位市民说,在新旧动能转换以及节能减排的大背景下,普及电动汽车肯定是对的,建议以“换电”的模式破解充电难。即在市区配套建设换电站,为电动汽车更换电池。与充电模式相比,换电模式最大优点就是高效、快捷。“和加油差不多,几分钟即可解决问题。”一位滴滴快车司机满怀希望。

记者从市发改委获悉,根据2021年的统计数据,2020年进入我市的淄博易易互联科技有限公司(吉利的子公司),已和张店、淄川、周村、临淄、桓台等地签约,拟建换电站(点)20个。一个换电站(点)可满足200辆吉利电动汽车换电需求。该公司总经理吴磊说,目前建成换电站(点)有5个,都处于暂停运营状态。“我们主要面向吉利出租车和网约车,目前全市这样的车仅有20辆。建设一个换电站(点)需投资近500万元。”言语中,吴磊有点无奈。

管理部门有啥高招

充电难,相关部门有啥高招?

记者从市发改委和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获悉,为加快推进我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破解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桩安装难问题,促进我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依据国家、省有关政策要求,我市先后出台了相关文件。其中,2021年6月14日,由市发改委牵头,住建、市消、供电等6个部门单位联合出台红头文件,下发了《关于加强和规范我市居民小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有关工作通知》。这使得充电桩安装有了政策可循。

《通知》对构建配置全市充电基础设施划出了操作性较强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到2025年底,全市计划新建各类充电站 3321 座,充电桩保有量达到 4.24万个,具备满足新增电动汽车近 11万辆充电需求的能力。就是说,到2025年,电动汽车与充电桩的配比将从目前的5.25降低到2.59,充电难的问题有望得到缓解。

“新建小区”和“既有小区”配备安装充电桩究竟该安装多少?对此问题,《通知》分别进行了“量化”的规范。自文件下发之日起,取得用地许可的新建居民小区,配建的指标是“不低于停车位15%”,其余停车位“应100%预留建设安装条件,与主体建筑同步设计、施工、验收”。

针对既有居民小区充电基础设施安装难问题,《通知》对建设流程进行了规范。比如,对具有固定车位产权人或租期一年及以上的长期承租方提出的安装申请,物业服务企业应按程序进行登记,协助现场勘查、施工,“无相关部门书面认定意见,不得以安全、电力容量不足等理由阻挠业主安装自用充电桩”。“未聘用物业服务企业的居民小区,由业委会或居委会负责以上物业服务企业承担的工作”。

新方案能否带来新突破

3月4日,我市发布《2022年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根据方案,今年全市力争新增电动汽车公共充电桩3000个以上,新增小区内部个人充电桩7000个以上。就是说,今年一年的安装任务是1万个,比前几年安装的总和多出近两倍。

细看方案,“利好”多多。自今年3月起,新建公共停车场配套建设充电基础设施比例低于15%,将不予审批建设。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对具备条件的小区,要求增加停车位,建设充电桩。同时,要求既有社会公共停车场、公共文化娱乐场所停车场、交通枢纽停车场等停车区域,也按不低于15%停车位配建比例,改建、扩建以快充为主、慢充为辅的公用充电基础设施;企业既有停车场,充电基础设施配建比例,要求原则上不低于10%;另外,支持利用符合条件的加油站、加气站、加氢站等站点,改扩建成具有充电功能的综合能源港。照此方案,到今年底,具备条件的加油站点的充电设施覆盖率将达到100%。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公共充电桩建设上,今年市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要求实现全覆盖。另外,年底前,全市4A级以上旅游景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基本实现全覆盖。

“量化后,便于考核和操作。”这是新方案的最大特点,一位媒体人说。

前不久,全国人大代表雷军提出三点建议,第一是统一快充标准。第二是重点解决老旧小区充电桩改造。第三点就是全面升级高速公路休息区的快充,尽量装大功率的快充,可以实现15分钟、20分钟充满一辆车,会对电动车的普及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记者手记:造成充电桩数量较少、充电难的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建设过程协调难度较大。充电桩建设涉及城市规划、建设用地、配电网建设改造、物业管理、居住地安装条件等诸多方面,需协调多个主管部门和相关单位。二是商业盈利模式尚未成熟。由于电动汽车数量相对较少,导致部分充电设施闲置、利用率不高,投资回报率低,企业超前大规模建设意愿不强。三是专项规划还不完善。缺乏充电设施详细布局规划、落地保障机制,城市建设等相关规划中对充电设施发展考虑不足。

电动汽车代表了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充电桩未来将成为城市能源系统的重要端口,需要城市管理者、电网和充电运营方、物业管理方、停车场管理方发挥有解思维,对标先进、创新思维、真抓实干、久久为功、形成合力,才能真正破解充电难。

原标题:《【新闻调查】“新”能源汽车,充电何时不闹“心”》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