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一步一朝夕 双肩日月长——江西崇义齐云山女子挑夫队的故事

2022-03-29 21:01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字号

齐云山女子挑夫队

说起挑夫,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往往是泰山、黄山、华山、三清山等国内知名景区中,健硕的男子汉们肩挑背扛、负重前行的身影。而在江西省赣州市崇义县的齐云山,也活跃着一支挑夫队伍,与众不同的是,这是一支“娘子军”。她们一步一朝夕,靠着一根扁担、一双柔肩、一双脚板,穿梭在崎岖陡峭的齐云山之巅。

近日,当记者来到崇义县思顺乡走近这支女子挑夫队时,深切地感受到她们坚韧乐观、吃苦耐劳、自强不息的巾帼力量。

齐云山女子挑夫队

勤劳 重拾扁担上云巅

齐云山,海拔2061.3米,是赣南第一高峰。它山高林密,水网纵横,山势巍峨,云雾缭绕,一年四季变幻莫测,是摄影爱好者观云海飞瀑、赏日出日落的天堂,吸引了全国各地热爱户外旅游的驴友们。

每年7月至10月,是爬齐云山的“黄金期”,游客们纷至沓来,也是女子挑夫队最忙碌的时节。今年60岁的许华英,家住紧邻齐云山的新地村,是齐云山女子挑夫队的“队长”。2015年9月开始,许华英带领村中的多名姐妹,帮助驴友把帐篷、食物等露营所需物资挑至峰顶,次日又挑回山下。

第一眼看到身材瘦小、头发花白的许华英,记者难以相信年至花甲的她竟能挑起三四十公斤的物品登上齐云山顶峰:“许阿姨,您挑得动吗?”

她呵呵笑道:“挑得动,我们以前收稻谷、扛木头、砍竹子,都是用肩挑,山里人有的是力气。”

许华英话音刚落,坐在她身旁的李所凤接过话说:“早些年我挑150多斤的东西,能走20多里山路。我还挑过100多斤的笋干到湖南去卖,一天来回要走五六十里山路。现在挑五六十斤东西上齐云山,没问题。”

都说“靠山吃山”,地处深山的新地村也不例外,村民们长年穿梭在密林中肩挑背扛,练就了一双好脚板,一身好力气。现在乡村振兴开展得红红火火,水泥路修到家门口,往日村民搬运东西常用的扁担,渐渐被摩托车、三轮车、小货车所代替。

驴友们的到来,令勤劳的许华英看到了商机,她和村中的多名姐妹重拾扁担,凭借一身好力气做起了挑夫。每公斤20元,包挑上山和挑下山,用自己的双肩赚钱,把日子越过越红火。

善良 相互照应守平安

不像国内其他名山大川建有登山步道,齐云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所谓的路,其实是一批又一批的驴友用脚踩出来的崎岖小道,坡度接近六七十度。游客徒步登顶一般需要三四个小时,而对于肩挑三四十公斤的女挑夫来说,挑到顶峰通常需要5个多小时。

“7年前,我50多岁,多年没挑担,第一次挑50多斤东西上山,走了6个小时。到了山顶,腿都迈不动,还抽筋,要不是有新招在后面给我鼓劲,我可能挑不上来。”回忆起2015年农历九月初九第一次挑东西上山的情景,许华英历历在目。

“我们都是同村人,一起干活,你帮我,我帮你,是很正常的事。”现年41岁的袁新招接过话说。

在齐云山女挑夫当中,袁新招年龄最小,体力也最好。所以,大家每次上山下山,她怕有队员掉队,通常走在最后面,以便照应。袁新招还时常会把队友的睡袋、衣物等拿过来挑,帮她们减轻重量。

齐云山气候变幻莫测,时晴时雨,有时队员挑到半山腰最险处,突然天空下雨,原本陡峭的山路变得异常湿滑。2019年8月的一天上午,女子挑夫队挑担从山上下来,半路突遇降雨,路面泥泞湿滑。走在最前面的许华英不慎滑倒在地,由于山路陡峭,眼见就要往山下滑,队友们立即放下担子,齐手将她拽住。

齐云山女子挑夫队

“那次真的好危险,还好有这帮姐妹们把我拉住,不然滑下去就麻烦了!”说起这起意外,许华英心有余悸。但她又说,“因为相互照应,多年来,大家都平平安安。”

由于干的是重体力活,家人们都希望她们放下扁担,不要太过劳累。她们却说,现在身体吃得消,又能补贴家用,所以一直坚持着。

坚韧 吃苦耐劳赢尊重

“许华英她们很能吃苦,只要游客有需要,打电话随叫随到,游客对她们的服务也很满意。”在齐云山山脚下开农家乐的袁平盛告诉记者。

让袁平盛印象深刻的是,2021年国庆长假,来齐云山游玩的游客很多,许华英她们一早从山顶挑担下来,放下担子,顾不上歇口气,到达他的农家乐,马上冲凉换洗衣服。吃完午饭又接着挑担上山,一连挑了七八天,每天光上山下山就需要9个多小时。而她们每天有说有笑,从来没听她们叫过苦。

“我背个相机都走得很吃力,她们还要挑着几十斤的担子上山下山,而且健步如飞,太厉害了!”说起齐云山女挑夫,崇义当地的摄影爱好者吴寒梅竖起了大拇指。

吴寒梅告诉记者,2015年,她爬齐云山,走到半道累得气喘吁吁。正当她想放弃返回时,遇到了许华英这群女挑夫。同为女性,看到她们身挑沉甸甸的担子,负重前行,自己倍感惭愧,顿时有了力量,便与她们一同前行,最终到达顶峰。这次偶遇,吴寒梅十分佩服这群女挑夫的韧劲。此后,她每次爬齐云山,除了记录这方秀美风光,还拍下了这群女挑夫的不少“倩影”,并和她们成了朋友。

齐云山海拔高,即使炎炎夏日,到了夜间,峰顶山风呼啸,寒气逼人。距离顶峰不远处有座闲置的石头房,虽然面积不大,但能遮风挡雨,于是成为驴友们扎营的首选地。让女子挑夫队感动的是,由于她们只有简易睡袋,驴友们都会腾出一块可睡觉的地方给她们。

“游客对我们很好,有一次我挑担上到山顶,没有胃口,吃不下东西。一名广东游客给我端来一杯开水,一名湖南游客给我泡了一桶方便面,让我特别感动。”几年前受人恩惠的一件小事,许华英至今仍记得清清楚楚。

旅游淡季,她们在家干农活;旅游旺季,她们手持扁担做挑夫。纯朴的笑容,坚定的眼神,豁达的心态,坚实的脚步,许华英和她的姐妹们,就像齐云山的青松,傲然挺立。她们忙着挑担,无暇欣赏齐云山的美丽风光,却不知自己已然成为游客眼中另一道至美的风景。

原标题:《一步一朝夕 双肩日月长——江西崇义齐云山女子挑夫队的故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