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职场指北丨金三银四跳槽季,地产行业了解一下?

2022-03-31 09:06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分享生活的灵感 Voicer

“你的城池你做主”、“提成买房不是梦”,又到一年一度跳槽旺季,刷遍招聘软件,还是房地产画的饼最香。

想起我在毕业一年内认识了不少“地产人”,比如跨区租房,都能遇上同一组校园靓号的中介。一聊却发现,他们都emo了。去年“三条红线”限制开发商买地,连头部房企都萎靡衰退,影响更蔓延到上下游的各个岗位。

To be一个地产人or not to be,我请来三位95后、从事住宅类工作的好朋友,各自分享了自己与地产行业“朝”“夕”相处,同行不同命的故事。

《私人订制》

就在一个多月前的春节,亲戚聚餐修罗场,房地产表哥、表姐侃侃而谈让长辈们不亦乐乎:表哥懂城市规划、识平面图、能根据地段分析房价涨幅;说到室内设计,表姐从冬奥会主场馆设计聊到刘亚仁家里哪把设计师椅子值得入手增值……

● 《爱情万岁》

曾听闻江湖传言“房地产不谈理想只赚快钱”,日常闲聊却发现地产行业的同龄人心系大局也关注点滴,为什么会有这么不同的认识呢?当你意识到房地产一手造梦一手挣钱,或许就更理解地产年轻人面对行业下行的选择了。

地 产 狼 人 杀

地产若是狼人杀,Lee的工作就是预言家,一块地是好地还是坏地,需要他来验身份。值不值得买、能盖多少楼、做什么类型的住宅,都是他的评判标准。

他也像猎人,一次举牌就是一块地收入囊中,“早上在为10块钱的早餐纠结,下午举牌就是40亿。”

● 《了不起的盖茨比》

Lee的岗位在行话里叫“投资拓展”,投资就是去买公开拍卖的土地,拓展就是通过“各种关系”买下非公开的或者私人老板的地。

看到这,别误以为投资拓展全靠三寸不烂之舌和八两酒量,现在打圈吹瓶都少了,酒桌上商谈也要讲究专业知识。Lee的同行里也有不少一样出身建筑系的女生,不会喝酒也做到了负责人甚至更高的岗位。

“预言家”和“村民”在现实纬度也有交流。Lee在荒山野岭间勘测时,既需要记下无人机传回的每一寸地貌,也需要时刻回应农民伯伯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地价和拆迁能得几套房。

印象最深的一次,身旁的大爷家在上一块地拆迁时就赔到了八套房子,这一次的地再拍卖,大概又可以拿到十套房。入行时对此总会震惊,半年一过,Lee也习惯了。

大概算算,有地的伯伯基本都有千万以上的身价。瞬间觉得读书、工作没有意义了。

● 《房不剩房》

现在“三条红线”首先绊住了地产第一棒的投资拓展岗,贷款受限、减少公开拍卖,Lee原来的工作变成了枯燥的复盘算账。拿地期间的996没了,但朝九晚六的平淡也替代了光鲜亮丽的举牌。

掐指一算,Lee辞了职,但又顺利考上了Top2的博士继续深造。

● 《美国精神病人》

“辞职读博还是因为职业发展的考虑,我们入职前都听说‘三年项目总,五年城市总(经理)’,但是现在地产已经过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很难像前辈那样的快速成长。”

Lee部门里的“前辈”基本没有35岁以上的——他们要么被“优化”,要么靠炒房实现了提前退休。几年前,这些哥哥姐姐入职时还有“工资回收计划”,每人都得咬牙买下公司旗下的一套房。当年他们不情不愿,如今都笑逐颜开:2015年5000元/㎡买下的,2021年以30000元/㎡卖出了。

● 大名鼎鼎的流水别墅也有问题:房子里能听到哗啦啦的水声,环境潮湿还渗水,悬挑的阳台发生了明显位移

虽然从教科书上看到的流水别墅永远都住不上了,但Lee已超越了对房子停留在想象的阶段——为公司规划投资的同时,他早早催家里买了几套房,如今升值情况都还不错。

“那我走?”

人累脱发,骆驼瘦了也得掉毛,即便秋招刚进了一家准备上市的室内设计公司,Chizu还是在三个月后遇上了裁员暴击。

助理助理,爱莫能助无人理。Chizu一开始还能做些陪跑的住宅样板间项目,公司会把要落地的项目和她做的陪标项目一起拿去见甲方爸爸,走一趟竞标流程。

● 《困在时间里的父亲》

即便知道自己是在走过场,Chizu都会在陪标方案中精心设计一个公司logo,假装陪标公司真的存在。

本以为自己做得比别人细致,应该得到肯定,但职场老人眼里她做的都是无用功。浪费时间不说,如果陪标项目水得不够明显,甲方真的选了多尴尬?

● 《搏击俱乐部》

去年下半年项目逐渐少了,Chizu自己主动要活儿干,去找资料看论文,却依然只能打打杂。行业在下坡路上加速行驶,初入职场的Chizu更因为一次不慎言辞得罪上司,实现弯道超车,很快被HR叫到小房间。

业绩最低、评分最低、能力最差,HR不留情面“一最三连”,顺便告知她没有裁员赔偿。有些懵也有些赌气,没再纠缠补偿的问题,她签字走人了。

“当时就觉得离谱,明明行业也不景气,为什么都说是我的原因?早知如此,我干嘛急着掉进地产这个大坑?”

● 《平行母亲》,纯正西班牙风情

● 《夜以继日》,日式温馨一室户

Chizu家在她初三时装修过一次,当时看了很多富丽堂皇的样板间,各是各的一套梦境。大学她学了室内设计专业,上学时老师总强调洞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可这在跑工厂、选面料、撰写设计故事线的工作套路里,真的用不上。

更别说做方案了。前辈留下的PPT模板让“摩登东方风”、“Art Deco风”、“新潮艺术风”都有迹可循,再套上长期合作的供应商清单、筛去公司采购砍掉的高价单品、迎合甲方对“贵气”的审美坚持,软装方案几乎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 《燃烧》,用刘亚仁的话来说这叫“韩国盖茨比风”

这次初冒险,并没有让Chizu感受到应届生在职场吃香,反而觉得校园和公司仿佛两个世界,“我根本就不清楚做软装到底需要什么,我感觉我在这里更像是流水线上的一颗螺丝钉。”

设计的浪漫主义,只好被同事们放在OOTD上集中体现:“大家穿衣服比工作还卷。还好我有自知之明——我只是来挣钱的。”

隔壁组的姐姐总开导我,室内设计是个服务行业,不是象牙塔里流传的创意行业。

● 《布达佩斯大饭店》

在家做了几个月Freelancer之后,Chizu打算再试试其他方向的室内设计,比如酒店。预算高些,说不定受到的限制少些。

过几年最好软装硬装都能搞定,再买块地,给自己在山里建一座打开窗子就可以看到好大一片竹林的房子。

且 行 且 观 察

你住的房子,是由什么样的人设计的?介绍Richard的故事前,你可以回想班上那种比较可爱的学霸:自己刷题动力强劲,也乐于和大家分享解题捷径,他的眼镜不只是上课必备,也是课余文艺生活的标配。

高中成绩不错,看了梁思成与林徽因、贝聿铭、王澍的事迹又觉得建筑设计非常“有范儿”,就选择了建筑学,“也可能是因为建筑系的分数线很高,我是唯分数论语境下的弃儿啦哈哈。”

● 《发条橙》,该场景拍摄于建筑大师Norman Foster参与设计的别墅Jaffe House,Foster也设计了Apple总部园区、大英博物馆中庭等多个地标建筑

说到这里,以为他的privilege已经尽数体现了吗?Uh uh☝️,毕业前,互联网、券商、地产行业他已经都去试过,由于担心自己变成又卷又菜的“卷心菜”,他还是选择了相对熟悉的地产设计管理岗。

Richard没有选择挤在北上广深的独木桥上,而是选择到广东的二线城市换换心情。第一年公司还为他提供了酒店式公寓,包邮区男孩从此叹上靓靓早茶。

● 《夏天的故事》

二线城市➕甲方身份➕名校光环=从此躺平?谁能想到资历比学历更香、地产甲方也需要驻场乙方设计院熬夜改图,齐心协力满足监管部门对于绿化率、建筑立面管控等各项要求。

这世上果然没有真正的甲方,只有永远在路上的Brief。

住宅设计标准化产品线已经很成熟了,几乎没有设计创意。现在的市场环境下,也几乎没有请设计事务所进行实验性住宅设计的项目。

● 迷惑户型大赏

为什么看房的时候,总有些反人类的户型设计呢?像是“风筝户型”、“跑道房”?Richard坦白,并非设计师热衷解构传统户型,口袋紧才是最大的问题。

所以Richard也渐渐麻了,好比盯着一个字看久了,那个字就不像字了,现在他也很难想象一套梦寐以求的房子是什么样子,但要问租房买房有哪些注意事项,他倒可以给大家排排雷:

● 《老友记》

Tips

:能用对楼兄弟的投影仪一起看比赛,这房子就别要了,行话叫“住户间对视”问题。

:能听清楼上阿姨基金狂跌的心碎声,这房子也别要了,环境噪音和隔音都很重要。

:朝北的、一楼的房子真的不能要,而且也真的不能为肌肤锁水。

当被问及是否会留在地产行业,1998年生的Richard只是神秘笑笑:“人生这个阶段,做任何选择其实都不算晚。”

● 《郊游》

导演蔡明亮在电影《郊游》里拍过泡沫时代的地产销售,他们白天在大雨里举广告牌,晚上住废墟、混着眼泪啃高丽菜。

“传世臻藏”、“人间桃源”、“山水极墅”,地产广告画的饼与行业风雨飘摇的现状形成对比,年轻的朋友们遭到暴击也做出了选择——梦想和现实之间反复横跳多了,自然练出来踩实地面的腱子肉。

工作几乎都是一边实现理想一边养活自己,但兴趣和工资你更在乎哪个呢?换个赛道,你想做什么呢?

撰文 - Muya

原标题:《职场指北丨金三银四跳槽季,地产行业了解一下?》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