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超市菜场采购如何降低感染风险?您需要知道的7条购物锦囊

2022-03-31 19:12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应急科普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收录于话题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科普系列 104个

鉴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特性,以及菜场和超市空间相对密闭、物品进出频繁、人员流动性强等特点,菜场与超市成为目前新冠病毒传播的重点防疫场所[1],物传人及人传人的风险骤增。

主笔: 施蓉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高级实验师

内容整理:

上海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研究生在读 卢婍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诊疗方案(试行第九版)中明确了COVID-19的传播途径为:1.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2.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3.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造成感染,疫情下以上三种传播途径在菜场或超市均可能存在。

超市菜场的传染风险因素有哪些?

1.近距离接触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主要经呼吸道飞沫和接触传播,飞沫是一种大于5微米的颗粒,它在空气中会很快沉降,传播距离大概1~2米,由于菜场和超市人员密集,流动性强,采购及收银过程中工作人员与顾客,顾客与顾客之间存在近距离接触,且目前无症状感染者占比高,病情相对隐匿,不容易被发现,人传人风险较大。

2.密闭空间

新冠病毒的气溶胶传播方式限于相对密闭的空间,一旦菜场或超市出现新冠阳性病例, 感染者呼出的飞沫中粒径较大者由于重力作用很快沉降到地面,粒径较小者随即扩散形成飞沫核,悬浮在空气中。气溶胶的传播距离和范围比飞沫要大,若病毒浓度尚未及时通过通风、扩散、传输等方式得到进一步稀释的话,则人体吸入病毒被感染的风险相对较高。

3.食品包装

菜场和超市部分食品加工程序繁多。尽管监管部门已严格执行“集中监管、规范消杀、全程追溯”等工作原则。但对一些食品,尤其是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仍存在一定“物传人”的传播风险[2]。市场内的工作人员及其顾客可能存在被感染的几率。

4.物体表面

菜场和超市冷藏、冷冻柜及商品货架较多,已有研究提示新冠病毒可以在不同材质物体表面存活数小时至数天[3]。其在不同环境物体表面上稳定性排名依次为:塑料(72h) > 不锈钢 (48h)> 纸板(24h) > 铜表面(4h)。因此,物体表面可以作为SARS-CoV-2病毒的传播媒介。

市民购物如何降低新冠感染的风险?

菜场、超市新冠风险防范小贴士

1.菜场和超市相对密闭,应尽量减少出入次数,避开密集人群,选择线上或街、镇组织的社区团购所需生活必需品,采用无接触配送。

2.老年人是菜场、超市的主体,线上采购手机操作有困难,若去实体店采购,应尽量减少次数,错峰采购,一次性多采购些,存放冰箱。

3.进入菜场,超市要做好自我防护,正确佩戴口罩,遮住口鼻,与店内工作人员及顾客保持至少一米距离,切勿摘下口罩交谈。

4. 选购物品时,戴好一次性手套,避免用手直接触碰环境物体及食品外包装表面。

5. 采购完毕后,用洗手液或肥皂“七步洗手法”清洗双手,用75%酒精棉球或消毒湿巾对手及手机、钥匙等随身物品进行擦拭消毒,洗手前不触碰口、鼻、眼等部位。

6. 食物买回家后,划分潜在污染区和洁净区,弃去有可能污染的食品外包装袋,替换上干净的包装袋并储存在干净区域。

7. 工作人员需对菜场或超市门把手,称量工具等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用1%过氧化氢湿巾及消毒液进行擦拭消毒,每天2-3次;每日营业结束后,用250mg/L-500mg/L的二氧化氯消毒液对店铺地面和可能被污染的墙壁表面进行拖拭或常量喷雾器喷洒消毒,以上消毒均需在除去肉眼可见的污染后进行。

8.菜场或超市若瞬间人流量过大,管理部门需进行限流。工作人员应拿到48小时核酸阴性检测报告后才能上岗。

[1] 汤莹.论疫情防控背景下市场休市措施的适用与完善[J].中国物价,2022(03):97-100.

[2] 李洁,朱智威,张思森,郝义彬.“人物同防”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快速检测策略在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疫情防控中的应用[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22,33(02):90-93+111.DOI:10.13515/j.cnki.hnjpm.1006-8414.2022.02.004.

[3] van Doremalen Neeltje et al. Aerosol and Surface Stability of SARS-CoV-2 as Compared with SARS-CoV-1[J]. 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 2020, 382(16): 1564-1567.

版面编辑 | 薛博宇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