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赵冬梅:司马光和他的时代

2022-04-01 19:23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湃客
字号

原创 赵冬梅 生活书店 

■ 司马光

司马光所处的时代,矛盾重重,改革声浪高涨。如何解决问题、化解矛盾,让本朝长治久安,走出“朝代更替”,是那个时代的精英念兹在兹、不敢稍有遗忘的大关怀。

改革需要决心和勇气,也需要对现存状态的尊重,需要长途跋涉、长期战斗的耐力。司马光是“这一派”的改革者。

司马光是谁?

文 | 赵冬梅

砸缸的小男孩?最伟大的史学家?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派?

司马光这个名字,中国人几乎没有不知道的。那么,大家觉得司马光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人,包括我们家的小学生,我的父亲母亲、亲戚朋友、左邻右舍,还有简直“无所不知”的出租车司机;得到的典型答案,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典型答案一:砸缸救伙伴的勇敢小男孩儿。据说,司马光小时候,跟小朋友们在花园里玩,结果有个小朋友没留神,一头栽进了装满水的大缸里。当时的情形是,周围一个大人也没有,就看见那两只小脚儿在水面上蹬踹了,性命攸关啊!别的小朋友全都吓傻了。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但见司马光搬起一块大石头,三下两下就把缸砸破了。缸破了,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这就是“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个故事,还有故事里勇敢有急智、遇事不慌张的小男孩司马光,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尽人皆知。那么,这个故事是否真实?我认为应当属实,具体的历史学考证,还有砸缸的时间、地点等细节,我们后面会讲。

如果说“司马光砸缸”确有其事,那么,用“砸缸的孩子”来回答“司马光是谁”这个问题,又是否合适呢?那个砸缸救人的勇敢男孩,毫无疑问是司马光。可是,如果说司马光就只是那个勇敢的砸缸小孩儿,那至少不能说是准确的。司马光生于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卒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一共活了六十八岁,“砸缸”只是司马光童年生活的一个小插曲。它瞬间发生,传为佳话,最终成为我们民族民间记忆的一部分,故事里的司马光也成了一代又一代中国孩子的榜样——当然,那个掉进缸里的小孩儿,也顺带着成了一个安全教育的反面典型。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外人、后人可以反反复复地讲,不断强化,而司马光本人和他的父母却必须淡化甚至忘记——不然的话,司马光的人生很可能就是“神童变路人”版的了。事实上,司马光六十八年的人生岁月,“砸缸”之后,精彩无限。

司马光是一个怎样的人?典型答案一“砸缸救伙伴的勇敢小男孩儿”,正确而不全面。不说“砸缸”,不是司马光;只说“砸缸”,更不是司马光。

图|司马光砸缸

图源:wwwcoozhi.com

典型答案二: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这个“之一”不是“很多”之一,而是二者之一。中国史学素有“史界两司马”的说法,说的是中国两位最伟大的历史学家,都姓“司马”。这两位“司马”,第一位是西汉的司马迁,他写了一部《史记》,记录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三千多年的历史,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第二位“司马”就是司马光,司马光的史学成就主要体现在《资治通鉴》这部书上。

《资治通鉴》是一部煌煌二百九十四卷的史学大书,它按照时间顺序,记述了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一千三百六十二年间的历史,是一部写给帝王将相的历史教科书。南宋大儒朱熹说《资治通鉴》“伟哉,书乎!自汉以来未始有也”。①现代历史学家也从不吝惜他们对《资治通鉴》的赞美之辞,比如说它是“空前杰作”,②说“论到编纂的方法,史料的充实,考证的详细,文字的简洁,综合评论,确算它首屈一指”!③自从《资治通鉴》问世以来,各种注释之作、考据之作、延续之作、改写之作、研究之作相继出现,司马光和他的《资治通鉴》已经成为史学研究领域中一处占尽风光的园地。作为《资治通鉴》的主要编著者,司马光的史学成就之高毋庸置疑。

①[宋]朱熹《晦庵集》卷八一《跋通鉴纪事本末》。

②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自序》,《陈寅恪集》之《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三联

书店,2001年,第179页。

③岑仲勉《通鉴隋唐纪比事质疑·自序》,中华书局,1964年。

这个答案怎么样?跟第一个一样,很正确,不全面。历史学家,这是今天的人按照现代职业分类标准给司马光贴上的标签。现代人职业的特点就是专业化和终身化,分工越来越细,专业领域越来越窄,而且干什么基本上就是一辈子的事儿。倘若百年之后还有人记得我,说赵冬梅是一个优秀的历史学者和历史老师,那我九泉之下肯定能笑醒过来。因为我这一辈子在公共领域基本上就只能干这一件事了,那就是学习和教授中国历史——再确切点儿说其实只是宋史,学海无涯,生命有限,能够在这个小小的领域建立“说话的自信”,已然不易。可是,如果用这个标准去评判和衡量生活在将近一千年前的宋朝人司马光,那绝对是不准确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司马光的时代所奉行的原则是“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当官,当了官还要继续学习,学者与官僚一身二任。司马光二十岁中进士,开始做官,此后一直到死,他的官僚身份从未改变,他对于学术的追求也从未停止。对于司马光这样一位学者与官僚一身二任的古代士大夫来说,治学与从政就像是一个人的思想与行动,无法分割,学术也是他“从政”的一种方式。从二十岁中进士开始,司马光在宋朝的官场上一共奋斗了四十八年。这四十八年当中,有十五年,他远离首都开封,住在洛阳,专门编修《资治通鉴》。但是,这不等于说,司马光的官僚生涯中断了十五年,更不等于说司马光就像如今大学里的历史学教授一样,在象牙塔里待了十五年,悠游世外,除了论文、专著之外就不关心其他。对于司马光来说,“得君”可以“行道”——如果皇帝接受自己的主张,那么就留在朝廷用理想改造现实;反之,则可以通过学术来传递思想、教育皇帝、影响官僚。换言之,历史写作本身是司马光表达思想、参与政治的一种方式。在司马光那里,古代历史与现实政治之间不是截然两分,而是息息相通的,过去是现在的镜子,了解过去是为了现在。事实上,这十五年之中,司马光也只是被排斥在了政治中心之外,而他的政治影响力却在慢慢积攒、不断增长之中。

图|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局部) 纵33.8厘米,横130 厘米。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第二,司马光的学问绝不止于史学,他的著作也不止《资治通鉴》一部,他的学问要比我们通常所知的广大很多。①司马光对儒家经典有着深厚的造诣,他在易学、礼学、《孝经》学和文字音韵等方面都留下了著述。他的礼学成就,得到了南宋大儒朱熹的高度评价。朱熹认为司马光的礼学在北宋的儒家中是首屈一指的,既有儒家经典的根基,又参考了当时通行的做法,具有可行性,“其中与古不甚远,是七分好”。朱熹甚至嘱咐他的学生,在编修礼典的时候,祭礼就拿司马光的《书仪》做基础,略加修改,就可以了。②司马光甚至还留下了一部诗歌鉴赏小品《续诗话》,部头很小,只有一卷,而后来学者对它也是评价颇高,说:“光德行功业冠绝一时,非斤斤于词章之末者。而品第诸诗,乃极精密。”③除此之外,司马光甚至对医学也颇有心得。照南宋人的看法,司马光“于学无所不通”,④可以说是那个时代的全才。

①清乾隆时期,纪昀(晓岚)等人奉旨修四库全书,收录司马光著作十七种,贯穿经史子集四大门类。

②《四库全书总目》卷二二,司马光《书仪》。

③《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九五,司马光《续诗话》.

④[宋]王称《东都事略》卷八七下《司马光传》;[宋]晁公武《郡斋读书志》卷四下。

因此,关于“司马光是谁”,典型答案二“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仍然是正确而不全面的。

下面,来看最后一个典型答案,典型答案三:司马光是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派领袖。中国历史上以变法著称的历史人物不少,任何一个受过教育的人都能数出几个来,比如赵武灵王、商鞅、吴起、王安石、张居正。但是,这些变法派的对立面是谁?普通人能说得上名字来的,恐怕就只有王安石的对立面——司马光了。教科书把变法派的对立面叫做“保守派”。司马光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保守派。

司马光是保守派,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人。这个答案是中学历史教科书给出的、有关司马光的标准答案。高考历史试卷上如果出现“司马光”或者“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照下边这样答,应该问题不大:宋神宗时,为了解决宋朝政府长期存在的积贫积弱的问题,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宰相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推行了一系列变法措施。神宗去世之后,他的儿子哲宗幼年即位,神宗的母亲太皇太后高氏掌权,请保守派领袖司马光还朝担任宰相。在一年零两个多月的时间内,司马光将王安石的变法措施尽数推倒,全部废除。王安石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

这个答案怎么样?如果高考这样答,谁来阅卷也不能扣你的分。因为人得守信用——教科书上边写着各种标准答案,背下来就能换来分数,这是教育体制跟学生签的合同——谁也不能违反合同。然而,教科书上写的实在不能等同于真理,在教科书、考场和分数之外,我想我们还是可以坐下来,认认真真、心平气和地讨论讨论这个问题。司马光的确反对王安石变法,这一点没有问题。那么,司马光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是不是就等于他是一个顽固守旧、抱残守缺、情愿看着国家走向衰败也不愿做任何改变的人呢?或者说,站在王安石的对立面就一定是错误的吗?反过来说,王安石变法就一定全面正确、没有任何问题吗?这些问题是可以问也应该问的,对吧?除此之外,我们甚至还可以讨论一下“保守派”的含义,“保守的”就一定是“反对变革”的吗?在激烈的变革与顽固的守旧之间,究竟有没有一条更稳妥的道路?

图源:http://mp.sina.com.cn/

作为一个本分的历史学者,对于典型答案三,我同意“司马光是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派”,但是对于隐藏在这个叙述之下的价值判断——“司马光是顽固守旧的”,我持严重怀疑态度。在这部书里,我会尽我所知,从历史事实出发,为司马光辩护。综上所述,我问了一个问题—“司马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得到了三种典型答案:一、砸缸救人的勇敢男孩;二、《资治通鉴》的作者——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三、王安石变法的反对派领袖。这三种答案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它们都非常简洁明快,就像是京剧舞台上的花脸人物,特征鲜明、类型突出,一目了然。它们把司马光这个历史人物进行了简单抽象,最大限度地省略了细节,突出了主题。

然而,如果我们认为这就是司马光,哪怕我们把这三种答案拼凑在一起,说“司马光小时候曾经砸缸救人;后来编著了《资治通鉴》,是个伟大的历史学家;他在政治上趋向守旧,反对王安石变法”,认为这就是历史上的司马光,也是不真实、不准确、不全面的。小学语文课本里有个故事,说图画课上,老师拿了个杨桃让同学们写生。正对着杨桃横切面的孩子画了一个五角星,同学们都笑他,说他乱画,说这不是杨桃。但是,当他们一个一个坐到那个面对着杨桃横切面的位置上时,却看见了同样的五角星。那个敢于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孩子,诚实而勇敢,值得尊重。然而,如果这个孩子从此就坚信杨桃就是五角星那样的,那他就跟摸象故事里的盲人差不多了。杨桃不是五角星形的,大象的长相也既不像扇子、柱子,也不像墙和绳子,这个道理谁都明白。对待比杨桃、比大象复杂丰富千万倍的历史人物、历史事实,更不能采取简单抽象的粗暴态度。杨桃可以画成五角星,但五角星只是从特殊角度看到的杨桃,杨桃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东西,要从各个角度看过,甚至摸过、尝过,才能知道。要想知道历史上真实的司马光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就必须回到历史本身,到史料中去,进行严谨细致的考察,还必须抛开成见,才有可能窥见真相。

宋人记忆中的司马光

关于司马光,最“靠谱”的史料应当是宋朝人的记载。那么,宋朝人记忆中的司马光是怎样一个人呢?

司马光去世之后,苏轼(1037—1101,号东坡居士)为他撰写了《行状》,也就是“人生大事记”。《行状》中有两段十分“催泪”的记载。

第一段发生在 1085 年神宗刚刚去世之后,原文如下:

神宗崩,光赴阙临。卫士见公入,皆以手加额曰:“此司马相公也!”民遮道呼曰:“公毋归洛,留相天子、活百姓!”所在数千人聚观之。

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司马光主动请求远离首都开封,远离政治中心,到洛阳居住,一心编修《资治通鉴》。到神宗去世为止,司马光已经在洛阳闲居了十五年。神宗去世之后,司马光从洛阳赶往开封奔丧。守城的禁军军人看到司马光来了,都用手摸着额头说:“这就是司马相公啊!”开封的老百姓看见司马光,奔走相告,围观的人来了好几千,路都堵上了。人们哭喊着:“大人千万不要再回洛阳了,留下来辅佐皇帝、给老百姓争一条活路吧!”

最终,司马光回到开封,担任了小皇帝哲宗的宰相。司马光的宰相生涯持续时间非常短,只有一年零两个月,便因病去世。这第二段记载的就是司马光临终前后的故事:

病革,谆谆不复自觉如梦中语,然皆朝廷天下事也。既没,其家得遗奏八纸上之,皆手札论当世要务。京师民画其像刻印鬻之,家置一本,饮食必祝焉。四方皆遣人购之京师,时画工有致富者。

意思是说,司马光病情加重,不停地喃喃自语,就像说梦话一样,可是说的都是朝廷事、天下事——没有一件是私事、家事。司马光去世之后,家人把他最后的八纸遗奏进奉给朝廷,那上面讨论的都是当世要务。开封有老百姓画了司马光的像,刻印出售。开封居民一家一幅,恭恭敬敬地供奉着,每次吃饭之前都要对像祷告。全国各地都派人到开封来买司马光的画像,有的画工甚至因此发了财。

图|司马光

图源:history.china.com

这两个片段传递的历史信息其实很复杂,这里只说其中最核心、也是最显而易见的信息,那就是,司马光深得百姓爱戴。一个什么样的官员、宰相才能得到百姓如此爱戴?生活作风简朴、工作作风严肃、讲原则而通情理,关键的关键,是他时时事事,要把老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所有这些,司马光做到了,老百姓也看到了!

这是苏轼所记载的宋朝老百姓对司马光的看法,这是口碑,是群众舆论。那么,司马光的官方评价又是怎样的呢?

司马光去世之后,大宋朝廷给他的谥号是“文正”。谥号,是古代国家对个人最简明扼要的人生评价。“文正”是一个文官所能得到的最崇高的谥号。北宋167年间,“居相位者七十二人,位执政者二百三十八人”,①宰相、副宰相级高官加起来有三百一十人,得到了“文正”谥号的只有三位,②其中之一就是司马光!“文正”为何如此难得?难就难在这个“正”字上。“文”字相比之下还是容易的,“忠信接礼”、“敏而好学”、“道德博闻”都可以称为“文”,“文”主要强调的是文官的文化修养、学术造诣。而“正”强调的是公众舆论的评价,“惟众人之所同服者正也,天下之议惟众为最公”,只有得到群众的爱戴、舆论的广泛拥护才配称作“正”。③那么,什么样的人更容易得到社会大众的交口称赞、真心佩服呢?表里如一的君子,按照最高标准践行了儒家道德的人!

①《宋史》卷二一〇《宰辅表·序》,第 5415 页。

②另外两位是王曾和范仲淹。

③[ 宋 ] 苏洵《谥法》卷一“文”,卷二“正”。

司马文正公,公认的至诚君子,百姓爱戴的好宰相,为朝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就是苏轼笔下的司马光形象。这个司马光跟我们历史教科书上那个反对王安石变法的顽固派,简直就是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可是,历史上的司马光只有一个。那么,究竟哪一个司马光才更接近历史的真实?宋朝当时人对司马光的认识就更加正确或者说准确吗?苏东坡《司马温公行状》里的司马光形象就一定比教科书里的更接近真实吗?苏东坡《题西林壁》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用苏东坡所揭示的哲理来衡量苏东坡笔下的司马光,我们完全有理由质疑苏东坡记载的真实性。作为司马光的同时代人,苏东坡、还有当时的其他记录者很可能因为利益相关或者恩怨相结,故意扭曲事实,营造了一个他们想让我们看到的司马光形象。

走近真实:本书取向和安排

说到这里,可能有些读者已经被我弄糊涂了:“你刚才说我们教科书里的司马光形象不靠谱,说要回到史料,到史料中去寻找真相。人家苏东坡的记载是史料了吧,你又说苏东坡没准儿也不靠谱。那你什么意思啊?还有靠谱的没有?我们还能不能了解一个真实的司马光?”

当然能!唯一的历史已经消失,唯一的司马光早已不在。但是,借助史料——主要是当时人的记载,我们还是有可能认识一个相对真实的司马光。只不过,要想得到真实的认识,就必须做到两点:

第一,抛开现代人的成见,如果你还是把“司马光是反对王安石变法的顽固派”这个成见堵在大门口,那拜托“洗洗睡吧”,不用听我讲了,反正听也听不进去。当然,我不能也不敢要求大家把这个成见彻底忘掉,我只希望大家把它放在旁边,当我讲到那部分的时候,请你把它跟我讲的做一个心平气和的对比,看看哪种更合情合理、接近真实。

第二,要警惕史料的记载偏向。当时人记当时事,好处是真切,问题是可能有偏向,这种偏向可能是无意的,也可能是故意的。比如儒家传统就讲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①也就是说,如果父亲偷了别人家的羊,儿子应当为他隐瞒而不是告发,反之亦然,这样做虽然看上去涉嫌窝藏犯罪,但是它符合孝道、符合家庭伦理需要,因此是正当的做法。所以,司马光的朋友、学生对司马光的记载多半会偏重于他好的一面,而他的敌人则多半会抹黑他。我们看到的史料多多少少都带有偏向。这是读史的人必须警惕的。这个提醒其实主要是说给我自己听的。我会尽量参考、比较正反两方面的意见,尽量去除史料的记载偏向,努力为大家还原一个真实的司马光。当然,也请大家监督、警惕我可能出现的个人偏向。

①《论语·子路第十三》,杨伯峻《论语译注》,中华书局,1980 年第 2 版,2002 年第 16 印,第 139 页。

图|《资治通鉴》[宋] 司马光 编著 中华书局出版

图源:douban.com

我为这部《司马光传》设定了三项任务:

第一,讲述一个人的成长史,揭示司马光的生命历程、政治生涯与思想变化。生命、政治和思想三大主题相互交织,理想、学术与现实相互激荡,共同构成了司马光六十八年的人生经历。他从二十岁开始官僚生涯,服事了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位皇帝,最终做到宰相,激昂过、低沉过,失意过、得意过,而忠君爱民之心始终如一。一个人做一时君子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做君子。保持表面上的温文尔雅已是不易,更何况要做到至诚至忠、表里如一?司马文正公,这“文正”二字是如何炼成的,我希望能给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第二,讲述一段激烈变革时代的思想交锋史、政治斗争史。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大家都熟悉的、司马光与王安石变法之间的缠斗。“变”并不是王安石的发明,在王安石变法开始之前很久,必须对现状有所改变,就已经成为大宋有识之士的共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司马光也有相当多的变革言论。只不过司马光想要的“变”是在维持现状基础之上的稳妥的、渐进的“变”,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在继承的基础上的改变”。而王安石的想法则要激进得多。哪一个更好,这里暂且不评判。可以肯定的是,不管是王安石,还是司马光,都可称得上是伟大的理想主义者。①他们都是理想至上的人,如果不能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如果现行政策违背自己的政治理念,那么,这两个人都可以毫不犹豫地放弃高官厚禄,情愿退隐,情愿闲置。这样的两个人,即使成为政敌,也不妨碍他们给对方以公正的评价。这样的两个人是宋朝建国近百年来宽容的政治气氛培育和造就的,随着王安石和司马光在一年之内相继陨落,这种宽容也逐渐消散,直到完全不见,最终,我们看到了北宋灭亡之前宋徽宗、蔡京时代专权独断的腐败政治。宽容消失的源头,就在王安石和司马光的最初交锋之中。呈现那段思想交锋、政治斗争的历史,揭示宽容消失的过程,是我想要做的第二件事。

①刘子健《中国转向内在》,赵冬梅译,江苏人民出版社,2002 年,第 109—110 页。

第三,讲述巨星们互动的历史,揭示司马光与同时代其他历史人物之间的关系。司马光时代的政治舞台上可以说是星光闪耀,有着“超豪华”的“演出阵容”。在司马光的故事里,有范仲淹、欧阳修、包拯,有王安石,有苏轼、苏辙兄弟,有宋神宗。是的,原来他们曾经在一起,曾经有互动。我将怀着一颗仰慕的心,跟大家一起回顾那个星光灿烂的时代。当然,在我的讲述中,司马光是毫无疑问的第一男主角,所有的故事都将围绕他展开。

本文摘自《司马光和他的时代》

赵冬梅 著

*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文章版权由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所有

微信排版:武羽柯

微信编辑:赵庆明

推荐阅读

《司马光和他的时代》

赵冬梅 著

ISBN:9787807680123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

赵冬梅: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理事。英国牛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美国斯坦福大学北大分校客座副教授,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汉学系客座教授,法国巴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客座教授。致力于宋代制度、政治文化、社会生活和历史人物传记的研究、写作与传播。曾在 《百家讲坛》 讲述寇准、司马光等历史人物。代表作有 《大宋之变,1063-1086》 《文武之间:北宋武选官研究》 《司马光和他的时代》 等。2021年出版新作 《法度与人心:帝制时期人与制度的互动》 《人间烟火:掩埋在历史里的日常与人生》。

内容简介

《司马光和他的时代》生动讲述了北宋知名学者、青年干部司马光的成长之路,揭示了那一段激烈变革时代的思想交锋史、政治斗争史,以及北宋政坛上范仲淹、欧阳修、包拯、苏轼兄弟们互动的历史。《司马光和他的时代》雅俗共赏,论证严谨,语言幽默,是迄今为止最靠谱的司马光传记。作者将引领广大读者深入探寻大宋王朝建国80年后的忧患与改革,以及大变局中德与才、修身与仕途、改革与守旧、治国与民心的激烈碰撞,充分领略这一段中国政治史上美好的时光之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阅读本书,对今人不无裨益。

原标题:《赵冬梅:司马光和他的时代》

阅读原文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