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Logo
下载客户端

登录

  • +1

为菏泽后来居上贡献文旅力量

2022-04-01 09:05
来源:澎湃新闻·澎湃号·媒体
字号

 

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 刘 芸

市党代会和“两会”总结成绩客观实在,描绘蓝图鼓舞人心,重点举措精准有力,为推动菏泽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方向路径,为谱写菏泽后来居上崭新篇章提供了科学指引。特别是市委将“打造内外兼修的文明新菏泽”作为我市未来五年六大奋斗目标之一写入了市第十四次党代会报告,提出推动“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红色基因、传统文化、现代文明交相辉映”,这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对文化和旅游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市文化和旅游局将认真落实市党代会和“两会”精神,以推动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为第一要务,以迎接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为主线,以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和满意度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综合文旅、品质文旅、惠民文旅”工作理念,努力创作优秀文艺作品,努力提供优秀文化产品和优质旅游产品,奋力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实现新突破,为“谱写菏泽后来居上崭新篇章”积极贡献文旅力量。

在推动文艺创作生产繁荣发展上实现新突破。做好主题性文艺创作、演出演播、展示展览等工作。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建立健全扶持优秀剧本创作、促进剧目创作演出的长效机制。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扶持民营文艺院团发展。

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温度上实现新突破。持续推进数字图书馆、数字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数字化建设。创新实施“省市县三级联合购买文化惠民演出”“城乡书房”等文化惠民工程。在市民文化中心创新开展“盛世梨园周周演”活动。广泛开展精品群文展演、“五个大家”等群众文化活动,持续提升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指数。

在保护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上实现新突破。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开展《菏泽市文物保护条例》立法调研,持续推进定陶王墓地(王陵)M2汉墓拆解保护等重点项目,实施一批革命文物保护展示工程。持续提升非遗保护传承水平,出台《菏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行动方案》,推动非遗助力乡村振兴,广泛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持续推进非遗融入现代生产生活。

在做精文旅产业内容上实现新突破。加快《菏泽市旅游促进条例》起草。统筹推进《菏泽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1—2030年)》实施,以世界牡丹文化旅游核心区、国家黄河文化旅游带重要节点城市等目标为引领,优化完善“一个文化旅游核心区、两条精品文化旅游带、七大文化旅游集群片区”的空间布局体系,实现一核引领,两带串联,七区支撑。集中利用三年时间,聚焦短板弱项,着力开展“精品文化旅游项目建设、品牌资源开发、新业态培育、文旅数智化、旅游服务设施建设、旅游服务品质提升、品牌创树”七大攻坚行动,着力在文旅资源整合、服务品质提升等方面取得突破,进一步做精内容、提升品质。

在品牌文旅资源开发上实现新突破。深度开发“红色、黄河、牡丹、水浒、非遗、祖源”6大品牌资源,创新实施一批精品文旅项目,力争打造成为代表菏泽城市形象的六大核心IP。比如,牡丹方面,将持续坚持大众化、市场化、产业化、人文化、国际化“五化并举”,精心办好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精心提升曹州牡丹园等牡丹主题景区品质,着力加快牡丹花街、国际国花博览园等精品项目建设,围绕机场、高铁通达城市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广泛开展线上线下旅游宣传推介,进一步增强“牡丹之都 花样菏泽”吸引力。非遗方面,将树立“开发就是最好的保护”理念,推动鲁锦、木雕、羊肉汤等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打造精品非遗主题园区,推动非遗元素更好融入生产生活,努力转化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在促进新闻出版广电事业提质增效上实现新突破。提升新闻出版服务效能,深入开展全民阅读活动,持续打造“书香菏泽”品牌,优化菏泽市版权交易中心平台,提升版权服务能力。强化广播影视管理,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强化播出阵地安全,加快媒体深度融合发展。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renzheng.thepaper.cn。

    +1
    收藏
    我要举报

            扫码下载澎湃新闻客户端

            沪ICP备14003370号

            沪公网安备31010602000299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1120170006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沪B2-2017116

            © 2014-2024 上海东方报业有限公司

            反馈